歷史上有哪些割據山西的軍閥?

隔壁老王的二兒子

山西被稱為表裡山河,形勝之地,東邊太行山、西邊呂梁山,北面沙漠,中部是富饒的汾河谷地,易守難攻,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也是許多帝王的“龍興之地”,譬如題主提到的李淵李克用等人,還有近代最為著名的閻老西兒,統治山西38年。

既然題主說了好幾個了,看來是想知道新鮮點的,這裡著重說說五代十國時期十國之一的北漢吧。



先說北漢的由來。五代十國時期,最開始北方主要是兩大割據勢力爭鬥,一個是在大梁的梁王朱溫,一個是在晉陽的晉王李克用。後來朱溫滅唐建立了後梁,再後來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建立了後唐並滅了後梁。後唐到了第四個皇帝唐清泰帝李從珂時候,猜疑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謀反,石敬瑭不得已勾結契丹滅了李從珂,當上了後晉皇帝。河東就是現在山西一帶。後晉後來到了晉出帝石重貴的時候,惹毛了契丹,耶律德光帶兵滅了後晉,並做起了中原的皇帝。但是由於政策不對頭,在中原站不住腳了,而此時的後晉的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趁機起兵稱帝,建立了後漢,契丹退走。劉知遠做了不到一年皇帝就死了,帝位傳給了兒子,是為後漢隱帝。



後漢隱帝劉承佑即位時只有十九歲,國政主要靠史弘肇、郭威、楊邠、王章等老臣宿將來決定,常常把小皇帝當孩子看,隱帝不願意當傀儡,騙殺了史弘肇、楊邠、王章等三人,並派人去殺領兵在外的郭威。郭威得知後,起兵殺回,隱帝被人殺害。

郭威起初還要裝裝樣子,表示自己迫於無奈起兵,其實無意取代後漢,於是和後漢太后商量,從宗室中另立新皇帝。最後選中了劉知遠的養子、劉崇的兒子徐州刺史劉贇。劉崇是劉知遠的堂弟,擔任中書令、太原留守。本來郭威殺回開封,劉崇就想起兵攻打郭威。但一聽說要立自己的兒子為帝,就又高興起來了。其實早有明眼人看出來郭威不過是緩兵之計,勸他發兵,他不但不聽,還殺了勸諫的人,說人家挑撥父子關係。

然而,事實很快證明了劉崇的愚蠢,劉贇被殺,郭威自立為帝,是為後周太祖。劉崇大怒,發誓為兒子報仇,並自己在太原稱帝,繼續用後漢年號,史稱北漢。北漢地盤很小,只有十二州之地,人口幾十萬而已。劉崇這個皇帝也很寒酸,自己都對大臣們說“我算什麼天子,你們又算什麼節度使啊”。北漢是五代十國唯一的一個北方割據政權,劉崇稱帝這年是951年。

再來說北漢的滅亡。北漢國小民少,如果要和後周對抗,除了依仗地勢,還必須有外援支持,劉崇拜契丹主為叔皇帝,作為後盾。

劉崇死後,北漢又經歷了三個皇帝(如下圖),直到979年,宋太宗趙光義滅亡了北漢,宣告五代十國徹底結束。北漢從951年曆四帝至979年滅亡,共29年,是十國最後一個建立,最後一個滅亡的。



北漢滅亡後,宋太宗深感太原作為幾代帝王龍興之地,隱患太大,於是藉口該城與星宿不和,放火燒了太原城,來不及撤退的老百姓燒死了不少,簡直是作孽。不過確實從此以後,在山西一帶的割據勢力就少了,也再沒出過帝王。


文綜史組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山西自古人傑地靈,地勢險要,是一塊兵家必爭之地。現在人們最熟悉的山西軍閥,莫過於統治山西三十八年的山西王閻錫山。實際上,在歷史上每逢亂世,割據山西的軍閥都不少,而且名氣都比較大:

1、丁原、呂布:這爺倆就是在幷州起的兵,而幷州就是如今的山西一帶;

2、劉聰:五胡亂華的始作俑者,他起家的左國城,也是在如今的山西;

3、李淵:在李唐還是隋末各家軍閥之一的時候,他們就是在太原騎兵,而後四處征伐定鼎中原的;

4、李克用:李克用以及他兒子的後唐,之所以一直覺得自己是李唐的正統接班人,不僅是因為他們被賜姓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佔據的地盤是山西;

5、北漢:這是五代十國最後一個政權,也是最後一個著名的割據山西的政權,這個政權沒啥名氣,主要就是出了個大名鼎鼎的楊家將。



青言論史

歷史上以山西高原全部或中北部為核心開展長期割據且並沒有統一中國或擴張至半壁江山的政權,都有哪些呢?寒鯤這次就為您簡單梳理一下。

春秋晉國(前677-前558):從晉獻公到晉悼公的霸業

西周末年,以周王為核心的統治秩序崩解,經歷了曲沃代翼的晉國,在晉獻公時代,瘋狂滅掉了汾水、涑水、澮水流域(運城、臨汾一帶)乃至黃河西岸(今韓城大荔)、黃河南岸(今三門峽)的17個諸侯國,並且使38個諸侯國臣服,生生完成了對汾河下游、中條山南北乃至於黃河西岸的完全控制,並從此成為春秋時期北方第一大國。而後,經由晉文公君臣的努力,晉國版圖又開始向上黨山地、太行山南麓、太行山東麓擴展,並與楚國一道交替主導春秋時期周天下的局面,直至卿族過盛、分解晉國。整個春秋中前期,晉國對山西高原逐步實現了完全割據,並以山西高原為核心四向擴張稱霸中原,可謂自古以來,第一個長期割據山西高原的政權。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劉淵漢國、劉琨、拓跋代國、張平、慕容西燕

西晉末年,山西高原成為內遷南匈奴、鮮卑拓跋部、羯、契胡四大族群染指的逐鹿場,在這裡先後產生了:

  1. 以汾河下游的平陽為國都並攻滅西晉兩都的劉淵漢國政權(304-318);

  2. 以汾河中游的晉陽為幷州治所併力抗劉淵十年之久的晉朝幷州刺史劉琨政權(307-317);

  3. 以盛樂(內蒙古和林格爾)為核心並染指雁北地區的拓跋部代國政權(338-376);

  4. 以汾河中游的晉陽為幷州治所並在慕容儁、姚襄、苻堅三位軍閥之間搖擺的原後趙幷州刺史張平政權(352-358);

  5. 以上黨山地的長子為國都割據除了雁北與運城之外的全部山西高原的慕容部西燕政權(384-394)

這五個政權中,劉淵漢國政權最終因平陽的兩次宮廷政變,而被定都長安的劉曜前趙所取代,漢國與前趙被史家並稱為“漢趙”;劉琨政權則最終被前趙擊潰,劉琨本人被幽州刺史段匹磾所殺;拓跋代國政權則被前秦苻堅所滅,經拓跋珪復國後,成為代魏並稱的北魏政權,最終憑藉山西高原一統北方;張平則最終在與前秦、前燕的爭衡中敗下陣來,被前燕吞併;西燕則在與北魏、後燕的爭衡中敗下陣來,被後燕吞併。

唐末前晉王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883-923)

在平定唐末黃巢之亂的過程中,擁有沙陀騎兵且能打敢戰的李克用,最終獲得了唐代中後期的強藩河東節度使之職,由此(883年)開始了他割據山西高原中北部的歷史,公元895年李克用再度入關中勤王,被賜爵晉王,從此開始了被史家稱為“前晉”的割據政權。前晉在李克用時期由於軍力被消耗在了唐末亂局中,而一直割據在山西高原中北部,直到李存勖接班後,方才趁著後梁政權的內訌走出山西,吞併河北,一統北方,並改國號為“唐”,是為“後唐”。

五代十國後期的北漢(951-979)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相繼曇花一現之後,唯有後漢在滅亡之後,由劉知遠的弟弟:劉崇在晉陽建立了一個以山西高原中部為其全部版圖的“北漢”政權,起初這個政權還希望藉著契丹鐵騎的助力實現對整個後漢版圖的恢復,奈何後周郭威、柴榮以及北宋趙匡胤都太能打,北漢便一直憋屈在了太原盆地與忻定盆地,並最終被北宋太宗趙光義所吞滅。

元末擴廓帖木兒(1368)

擴廓帖木兒也就是元末著名軍事家、政治家王保保。由於元朝的行省體制剛剛出現,並不是很成熟,再加上元末亂局需要軍政大權一把抓的方面大員,所以便誕生了許多元朝並不是很情願設置卻又不得不委以重任的元末軍閥,這些軍閥與蒙元朝廷的關係時親時疏,王保保便是在這樣的情勢下,短暫地在山西地區割據了一年。比較戲劇性的是,王保保年初入晉,是因為被蒙元朝廷所排斥,而後元大都便被明軍攻陷,王保保又被元順帝視為中流砥柱,並被元順帝命令收復大都,奈何明軍趁此機會奪取山西,結束了王保保在山西的短暫割據。

民國時期閻錫山(1912-1949)

整個山西省在民國時期的歷史自始至終都與這個晉系軍閥頭目閻錫山有著密切的關係,閻錫山自辛亥革命起便在太原領導起義,並由此成為革命後山西軍政府的頭目,自此開始了其縱貫整個民國時期的割據統治。關於閻老醯兒的事蹟,大家應該是最熟悉的,寒鯤就不囉嗦了,此處僅僅提名一下就好233


如果您有獨到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寒鯤

山西表裡河山是北方少有的有天險屏蔽,而且農業發達的地方(另一個是關中)

因此也是北方出割據政權最多的地方,但是割據政權未必能全部佔據山西,因為晉西南是屬於中原的,所以割據山西的核心是太原

1.春秋時代三晉的趙國

2.秦末楚漢戰爭的西魏王豹

3.西晉末五胡中匈奴的劉淵家族

4.實際太原對北齊高家也很重要,但是高瑋不重視以致亡國“小憐玉體玉體橫成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5.唐國公李淵

6.唐末的晉王李克用父子

7.五代十國的北漢劉家

8.身為漢人忠於蒙古的奇男子擴廓帖木兒(王保保)

9.近代最著名的晉綏軍閻錫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