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广东共青团

根植中国南方的青年价值叙事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如果没有他,

兵马俑的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发现”兵马俑第一人

你听说过赵康民么?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原秦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

曾评价他道:

“如果没有赵康民,

兵马俑的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秦始皇兵马俑

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在当今中国,它的文物价值和

经济价值无可匹敌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而赵康民作为

秦兵马俑考古发现第一人

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博物馆原馆长

可直至2018年5月16日病逝

在国内却依然鲜为人知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1974年3月下旬,在距秦始皇帝陵1500米的临潼西杨村,当地村民杨志发、杨文学、杨培彦等人组成了一支打井队,开始抗旱打井。

打到四五米深时,突然发现八个残破的陶俑,还发现了砖铺地面、铜弩机、铜箭头等。他们望向这些样式古怪、叫不出名字的“瓦片”,不知所措。后来,他们给它们起名“瓦盆爷”。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陶俑问世28天后,仍无人意识到它能与“国宝”沾边。4月25日,文物考古专家赵康民从电话中听到这个消息,他骑着自行车一路飞奔,到达了西杨村。

在打井现场,他看到井周的残俑横七竖八。一番观察后,赵康民判断,这是一座陪葬坑。他跟村民说,

这是俑!这可能是秦朝的俑!

他隐约感觉到会有重大发现,因为距村落不远的那片区域,是中国第一个封建君主秦始皇的墓地所在。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但在西阳村看到的一幕幕却让他分外心痛。

有村民把挖出的“罐子”拿回家装东西,说是放在红苕窖里能吓老鼠;

散落破碎的瓦人的手和头发卷,被小孩打着玩,扔到了麦地里;

铅砖200来块,就那样随意堆在院子里,个别老人说铅砖能泻头火,拿了几块作枕头。

200多个铜箭头,还有两个像匣子枪的铜家伙,全被卖到了废品站,换了几毛钱。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你们知不知道:

这极可能是国宝,

如果是秦朝雕像的残片,

那就千金难买。”

看到村民如此毁坏国宝

赵康民心如刀绞

他赶紧制止挖井的村民

把这些残碎的文物一点点捡起来

用卡车运回了文化馆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回到文化馆的当夜,赵康民就把全部残片分类排队,清洗茬口,有的甚至破碎如指甲盖般大小。

连续三天三夜的修补,才终于粘起两个武士俑。

武士俑身高1.78米,身穿战袍,腰间束带,腿扎行藤,足蹬方口齐头履,两臂下垂,左手五指并拢,右手半握,拇指上翘。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武士俑的发现,让赵康民当即判断:“这就秦武士俑陪葬坑,各方面都证实我的判断准确无误。”

不过当时还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破四旧”让不少文物遭到毁灭,害怕国宝被毁的赵康民,决定暂时“保守秘密”,等恰当的时机再上报。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蔺安稳最后问到:“这么重大的发现,为什么不上报?”

赵康民说道:"连我还没弄清情况,怎么上报,你千万可别给捅出去。”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不过,假满回京的蔺安稳还是把这事“捅”了出去,他写了一篇题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俑》的情况反映,交给《人民日报》内参。

这一下可炸了锅,中央领导非常重视,立即拨款、指派考古队冒着酷暑进驻工地。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当年7月,赵康民、袁仲一等人组成秦俑考古队,进入发掘现场,对一号俑坑试掘。之后,又相继发现了二号坑、三号坑。

赵康民在其《考古生涯》中的一篇自述中写道: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发掘,弥补了这个断裂文明的缺失。对于研究封建帝王的埋葬制度,秦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雕塑艺术,青铜铸造技术等方面特别珍贵。”

就这样,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战车、战马、武士、各种兵器惟妙惟肖,这座丰富的地下宝藏,一下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为中国的一张世界名片。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1987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

不仅世界各地游客络绎不绝,100多位外国元首也争相参观。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第一位参观秦兵马俑的外国领导人: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伊丽莎白女王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普京

秦兵马俑成了世界的财富,可赵康民作为第一个发现者的身份却一点都不出名。

反而是用铲子挖到第一块文物的农民杨志发,被当成兵马俑的发现者介绍给游客。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来访时

与其见面的也是杨志发

包括杨志发在内的四个农民,还被博物馆礼品店的经理请去,每月拿着300块钱的工资,专门做起图书签售。

而彼时的赵康民,却一直待在临潼区一个小得多的博物馆里。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都坚持戴着毡帽坐在他修复的兵马俑旁边,向好奇的游客们讲解。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原秦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说:

“看见不等于发现,赵康民才是鉴定和认识到兵马俑真正价值的第一人。”

秦兵马俑如果没遇到赵康民,恐怕将会遇到一场灾难。然而作为研究员,发现是职责内的事:“业内都很尊敬他。”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赵康民的英文名片:

发现、鉴定、修复、挖掘兵马俑第一人

“考古生涯四三春,

花甲又五退休归。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得金。”

这是赵康民所编著的

《考古生涯》扉页上的一段话

字里行间都透露着

这位老人对考古的深情厚谊

悄无声息,“发现”兵马俑的老人去世,没有他,这个伟大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我们始终觉得

高贵的灵魂

不喧哗,自有声

几十年流过

沉浸于考古事业的老人

对外界的这一切早已看淡

但我们真不该就这么轻易地忘记他

- THE END -

资料参考

《秦始皇兵马俑发现始末》

《考古学家赵康民:修复兵马俑第一人》

《考古学家赵康民:鉴定兵马俑价值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