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寧國稅:走在助力脫貧攻堅的路上

本微訊 雙峴鄉頁溝村康灣組,一個坐落於群山環抱中的貧困小山村,一個擁有50戶200多人的重點扶貧對象,如今在靜寧縣國家稅務局的有力幫扶和支持下,正以堅定的步伐挺進脫貧致富的陽光大道。而修建於進村道路一旁的標誌性建築——文化廣場,正是該局助力全縣脫貧攻堅事業和鄉村振興計劃的一個重要印記和標誌。

“廣場舞沒地方跳”

3月份的全國“兩會”,就“三農”問題做出重大部署,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確保到二0二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為深入檢視扶貧成效,梳理完善現階段扶貧思路、扶貧舉措,響應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該局負責人王鵬帶領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深入扶貧一線,實地調研了雙峴鄉頁溝村和姚灣村兩個幫扶村近期經濟發展情況、村容村貌以及“一戶一策”計劃執行情況。

“我們下地勞動回來,沒啥事,經常幾個人一起跳廣場舞,這樣可以豐富業餘生活。但組裡連個小廣場都沒有,在大路上跳舞,不但塵土多,還影響鄰居,我們都不好意思了。”在入戶走訪中,頁溝村康灣組一位愛跳廣場舞的婦女向扶貧工作組傾訴了自己的願望。

調研結束後,該局召開扶貧工作專題會議,修建一個小型文化娛樂廣場的幫扶舉措被提上議程。會議討論認為,此舉既可滿足村民健康的文化娛樂之需,更能豐富鄉村文化生活,將精神文明建設引向深入,收移風易俗之效。

“促成文化廣場落地”

快乾實幹一向是該局的行事風格。4月12日,該局負責人王鵬再次帶領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會同雙峴鄉黨委書記、建材公司項目經理,在頁溝村支部書記的引導下,前往康灣組就修建文化廣場事宜進行實地考察、協商溝通。幾番商討論證之後,廣場選址和規模、項目預算、施工計劃等基本敲定。

項目施工期間,該局駐村幹部李俊仁忙得不可開交。對內,他要接受縣局層面的統一部署,及時向縣局彙報項目進展、村民反響等相關情況;對外,他還要和鄉政府、村委會主動協調溝通,妥善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各式問題,更要及時檢查建材質量,督察施工過程,確保項目順利落地。

然而,他卻樂此不疲,累並快樂著。“能為村民們辦成這件實事、好事,是我職責所在,也是一份榮幸、一份榮譽,我希望在駐村期間為村民們辦成更多事情。”他這樣評價自己這段時間的辛勤付出。

“我現在可出名了,大家都說,是我那句話管用了。”那位在該局調研中,談到跳廣場舞之事的村民,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隨口一提,竟促成了組裡文化廣場的落地。

在雙峴鄉一次三級幹部會議暨脫貧攻堅工作會議上,該鄉黨委書記表示,這座新建的文化廣場將成為該組的標誌性建築,它體現了國稅局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無私付出和辛勤貢獻,彰顯了全組人民在國稅局的幫扶和支持下,正逐步走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振興之路。

“行百里者半九十”

近年來,為深入開展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該局在省市局和地方政府領導下,堅持脫真貧、真脫貧原則,通過入戶走訪、建檔立卡、實施“一戶一策”脫貧計劃、駐村蹲點、惠農政策宣傳、農技培訓、黨支部結對共建以及物質幫扶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等方式,累計捐助物資折價11萬餘元,前後共計幫助170餘戶貧困戶摘掉貧困帽子,走上致富之路。

“行百里者半九十”。該局負責人王鵬表示,“在全省上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時刻,在國稅系統上下合心合力合拍投入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我局將全力以赴、主動作為,進一步動員和凝聚各方力量,堅定扶貧目標,創新扶貧舉措,擴大扶貧成效,為全縣脫貧攻堅事業、‘鄉村振興’計劃再獻‘國稅方案’和‘國稅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