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东趁利好违规减持,事后道歉有用吗?为什么?

用户126359409

这种事情在A股市场可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题主这里所说的是新雷能的事件吧。

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事件的始末:

新雷能在6月5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第五大股东上海联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事先未披露的情况下,通过二级市场减持造成违规。上海联芯在从持500万股(占总股本的4.33%)减持到412.04万股(占比3.57%),在3月29、30日两天共计减持87.959万股。

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减持呢?淘牛邦APP注意到,新雷能在今年1月22日由于筹划重大事项进行停牌,并于3月27日发布公告并复牌。复牌公告中介绍了此次重组是从中国宝安集团手中购得永力科技52%股权,此次重组宣告成功。受此利好,新雷能股票复牌之后在3月27日、28日连续两天涨停。

然后上海联芯趁机两度减持,减持之后不仅收回了当初的投资成本,还获利435万元。根据招股书,上海联芯早在新雷能上市以前就用1780万元购得其500万股股份,这些股份直至这次减持之前分毫未动。

此次减持后,由于其继续持有的新雷能412万股(市值8700万元),这些股份显然已经全部成为上海联芯的投资收益,上海联芯正是通过这次减持将这笔投资处于不败之地,可谓意义重大。

精准减持在高点,这是明目张胆的套现吗?

对于这件事情,新雷能在公告中向股东致歉说:“上海联芯工作人员对减持承诺和证券法规理解上存在偏差,误以为只有持股比例在5%以上时才需遵守披露规定。”

这让我说什么好?一家专业的投资机构,给出这样的理由,临时工啊?道歉理由也不走心,这是忽悠谁呢?

对于这种高管违规减持的事情,监管层应该加以规范,在处罚方面要更加严厉,增加减持成本,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对于这样的理由,原不原谅又能怎么样,反正人家钱都到手了。


淘牛邦

对于上市公司股东的违规减持,这个现象一直在研究和跟踪,我的专业理解是:


一,上市公司利用利好,违规减持。


问题里面的上市公司,这样的违规减持,只是事后道歉,必然没有任何的作用和意义,这个情况就如做了坏事,再赔礼道歉。上市公司利用利好消息,进行股票的减持,就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属于内幕交易的问题,这是直接伤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建议必须要针对上市公司这样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才能杜绝其它公司出现这样的行为,也才能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二,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减持。


如果上市公司,利用内幕消息进行减持,这是不合规和不合法的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作为股东还可以通过法律要求上市公司赔偿自己的损失。当然,上市公司减持自己的股份,如果是完全遵守各项规定,这也是合理的行为,我们要给予支持和理解。


不过,如果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针对自己手中的股份进行减持,减持比例很高,则需要注意风险,说明上市公司自身都不看好自己的公司,作为小股东如何对公司有信心呢?当新股上市之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将迎来股东的减持时间点,这个时间点,作为股民要密切关注股东的减持情况,以及减持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