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地位很低?不懂歷史,亂噴皇商地位,也不看《紅樓夢》原文?

紅樓夢中,相當有爭議的人物就是薛寶釵了。除了心機重之外,最大的槽點就是出身,皇商之女,根基淺,攀附豪門種種。屢次有人說:寶釵家是皇商,商人在中國過去可能有錢但沒有地位,寶釵嫁寶玉是高攀,所以她本人也不反對。其實寶釵那麼大了,不嫁出去,還不是沒有人緊著要?薛家想靠這個女兒攀一個親戚,也就賈家這一個高枝了。寶釵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可以嫁給北靜王那種人,地位差得太多了。寶釵和黛玉其實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薛家地位很低?不懂歷史,亂噴皇商地位,也不看《紅樓夢》原文?

書中寫了一個叫傅秋芳的美女,說是才貌雙全,就是因為出身的關係,皇親貴胄不肯求配,而她哥又不甘心把她嫁給一般人,所以成了個二十三四歲還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映射的就是薛寶釵。薛家從書中根本沒有看出多有錢,家小花錢也少,其實薛家就是最先敗落的,只不過本身自己不是那麼高,也就摔得不是特別慘。為什麼薛家不嫌棄邢岫煙家窮?過去那講門當戶對,薛家在一個小院兒一家幾口住好幾年?! 你把賈家的主要人物搬到薛家看看。

薛家地位很低?不懂歷史,亂噴皇商地位,也不看《紅樓夢》原文?

但又有些細節看得出薛家應該不會這麼不堪:

第一,紅樓夢第四回說薛寶釵要進宮選公主侍讀,而選秀的條件上明確有寫“世宦名家之女”,明顯僅僅皇商是不夠的,寶釵有資格待選,家裡應該有背景?

單憑門子給賈雨村看的金陵“本地大族名宦之家”列表上有薛家,就表明薛家地位不低。雖然當時是皇商,並不代表原先就是商人出身,第四回書中提到【且說那買了英蓮打死馮淵的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書香繼世之家】,與寶釵在第四十二回說的【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裡也愛藏書】正相應和,脂批還稱【“也算”二字太謙】呢。

薛家地位很低?不懂歷史,亂噴皇商地位,也不看《紅樓夢》原文?

薛家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後,這個"紫薇舍人"的官職,同“中書舍人”,相當於是皇帝的秘書,分量可輕可重,但所任之人一定是飽學之士。書中也有說,薛家本是“書香繼世之家”,也就是薛家祖上也是讀書人,從薛寶釵的博學和素養可以看出,到薛寶釵父親這輩,還是很重視讀書的。

雖然王子騰當時領著軍職,但是據省親前鳳姐說過,她祖父曾經【單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凡有的外國人來,都是我們家養活。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我們家的】,說明王家也領過類似商務的職權。

說句實話吧,哪怕祖上是書香門第,如果後世子孫一直沒有考中科舉,也不大能拿這點出來炫耀了。賈府的爵位是榮國公寧國公立下戰功掙來的,假如沒有賈敬考中過進士,也很難說是“書香繼世”,本來賈珠有希望,可惜過世得早,接下來就看賈蘭了。

薛家地位很低?不懂歷史,亂噴皇商地位,也不看《紅樓夢》原文?

再說寶釵畢竟還能候選進宮,書上表明【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元春當初就是這樣走上貴妃之路的,即使沒選上,能有待選資格也不容易了。因為寶釵是待選之身,至少要有被淘汰的定論才能自由擇配,所以暫時沒有發嫁,而曹雪芹在年齡上一向比較模糊,黛玉進府到底是幾歲都討論了那麼多年,見怪不怪了。

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徵採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第4回) 曹雪芹已經說清楚了,參選“公主、郡主入學陪侍”的先決條件就是“仕宦名家之女”。薛寶釵既然參選,她的出身顯然是屬於“仕宦名家”,連朝廷都沒把薛家排除在“仕宦名家”之外。

薛家地位很低?不懂歷史,亂噴皇商地位,也不看《紅樓夢》原文?

說到薛家的地位,看馮淵案子就知道了。再有薛姨媽本來是王家女兒、跟王夫人是姐妹,薛家要真是根基不好,她根本不會嫁的;寶釵能夠待選才人、也說明薛家的社會地位。四府的利益和地位都是一體的,所以才會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說法。

薛姨媽不在意岫煙家境清寒,這是長輩的美德,正如賈母也對張道士說過【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的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性格兒難得好的】,我就不理解,為何用於解釋賈母支持寶黛婚姻就使得,放在薛姨媽身上就顯得突兀呢?

寶釵雖然生於富貴之家,但從不追求過分的物質享受,心態平和,這正是良好家教的體現,真要奢靡揮霍起來,那才是脫離了大家閨秀應有的品質,變成傅試家那樣的暴發戶了。秦可卿難道家境富裕?她父親送兒子到賈府上學還要【東拼西湊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兩贄見禮】。除了王夫人和鳳姐外,尤氏和邢夫人也不見得出身名門,賈府都不在乎,薛姨媽偏就得嫌人家貧寒?

薛家地位很低?不懂歷史,亂噴皇商地位,也不看《紅樓夢》原文?

第二,賈王史都有爵位,軍功赫赫,相比之下薛家只是“皇商”,似乎弱了很多,為何也能躋身四大家族?難道僅僅因為有錢?

皇商的地位,歷朝歷代也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古代“士、農、工、商”的排序固然是周代遺留下來的老傳統,但是在南宋,隨著東南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這個老傳統早就被打破了。

特別是晚明以後,士人、官員亦紛紛投入到商業活動中,商人亦崛起,大量進入士人階層(其代表就是徽商)。眾多的思想家早就不以經商為“賤業”了。

比如,南宋陸九淵的家庭“仰藥肆以生”,《朱子語類》說:“只經營衣食亦無害,陸家亦作鋪買賣。”因此,陸象山不以經營管理為恥。明代王陽明提出了“四民異業而同道”的思想,更成為明清“重商”思潮的標誌性口號。李贄在《又與焦弱侯》中說:“且商賈亦何可鄙之有?挾數萬之資,經風濤之險,受辱於官吏,忍垢與市易,辛勤萬狀,所挾者重,所得者末。”何心隱在《答客主》中把商賈提到四民的第二位,說:“商賈大於農工,士大於商賈。”

薛家地位很低?不懂歷史,亂噴皇商地位,也不看《紅樓夢》原文?

隨著以徽商為代表的南方商人集團的崛起,士與商的界限亦日益模糊。一方面是士商交往日益頻繁,如歙商江仲和“棄儒服賈,貿易吳門……重交遊,樂與士大夫款洽。姑蘇為冠蓋往來地,慕公名者恆造廬以訪。”江禹治“總司漢鹺”,“當路鉅公迄四方才智士顧與締納”。休寧商汪新賈於維揚,“既雄於貲,又以文雅游揚縉紳間,芝城姜公、金公輩名儒巨卿皆與公交歡。”一方面,士、商也角色互換。徽商“賈而好儒”,文化素養較好,並且常常通過捐貲獲得生員資格甚至官員桂冠,士商雙兼,一身二任。大量的官員亦直接介入商業,從事經商盈利活動。歷史學家吳晗說: 在地方上,原來明朝制度規定四品以上官員禁止做買賣,與民爭利,但這一條始終行不通。事實上是官愈大,作買賣愈多愈大。

……(明中葉以後)文官也經商了,並且還開設手工業工場。于慎行《谷山筆麈》記載吳中退休官僚乃至在朝者都經營商業。華亭徐階做宰相時,家中“多蓄織婦,歲計所織,與市為賈”。 不僅是官員,甚至皇帝本人也大量開設“皇店”,經商牟利: (皇店)經營各處客商販來雜貨。

一年所徵之銀,約數萬兩。除正項進御前外,餘者皆提督內臣公用,不繫祖宗額設內府衙門之數也。店有六:曰寶和,曰和遠,曰順寧,曰福德,曰福吉,曰寶延。而提督太監之廳廨,則在寶和店也,……先帝登極,逆賢(即魏忠賢)攘為提督,委掌家王朝用經理之。

薛家地位很低?不懂歷史,亂噴皇商地位,也不看《紅樓夢》原文?

實際上,曹璽、曹寅、曹顒、曹頫三代四人連續出任的“江寧織造”一職,本身也是亦官亦商,類似於現在的國家級壟斷企業,專門管理雲錦的生產並壟斷其銷售。小說中寫薛家是皇家買辦,也是亦官亦商,這一點上恰恰最接近歷史上的曹家。

因此,僅僅因為薛家是商人就斷言其地位低,純屬無知!

為什麼有人看紅樓夢不看原作,偏喜歡自己閉上眼睛YY……不喜歡寶釵不要緊,不尊重曹雪芹就不配看紅樓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