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臨死前大呼兩字,呂布聽後心寒不已,曹操聽後卻無奈感嘆

陳宮臨死前大呼兩字,呂布聽後心寒不已,曹操聽後卻無奈感嘆

瞭解三國曆史的讀者們,肯定對其中的謀士十分傾慕。“鬼才”郭嘉,千里斷孫策之必死;諸葛亮“功蓋分三國,名成八陣圖”;以及“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儒將周瑜,等等。

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位雖然智謀出眾,但名氣卻遠遠不及諸葛周瑜之流,即使他同樣是三國時期不可多得的一位軍師。歷史就是如此無情,因為站錯了隊,甚至連史書上都沒有為他著書立傳。

他曾經卻是曹操最信任的謀士,不過最終卻被曹操斬殺,臨終之時他大喊兩個字,讓呂布聽後心寒不已,曹操聽後卻淚如雨下。

陳宮臨死前大呼兩字,呂布聽後心寒不已,曹操聽後卻無奈感嘆

與演義不同,歷史上陳宮見到曹操是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左右。當時兗州刺史劉岱被青州起義的黃巾軍餘黨所殺,兗州頓時群龍無首。關鍵時刻兗州名士陳宮挺身而出,三言兩語便說服了兗州的文武官員,同意推舉曹操為兗州刺史,稱曹操為“命世之才,必寧生民”。而曹操正是憑藉著陳宮的幫助,坐上了兗州刺史的寶座,開啟了自己建功立業的第一步。

這時的陳宮可以說是曹操麾下的第一功臣!

兗州是一個名士聚集之地,曹操當上兗州刺史之後,大力推行屯田,解決人民和軍隊的糧食問題,功績卓越。可是作為兗州士族首領的邊讓卻十分看不起曹操,時不時的譏諷曹操是宦官之後,曹操毫不客氣地將邊讓給殺了,讓而同樣作為兗州名士的陳宮,卻有了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陳宮臨死前大呼兩字,呂布聽後心寒不已,曹操聽後卻無奈感嘆

面對曹操非比常人的殺伐決斷,翻臉不認人,陳宮感覺到了曹操的冷血無情。於是陳宮趁曹操外出征伐徐州的時候,內結張邈,外迎呂布,發動了兵變,奉“呂布”為主公共同驅逐曹操出兗州。不過,雖然陳宮憑藉計謀與呂布的勇武多次打敗曹操,可是曹操兵精將猛,謀士如雨,不是倉促組織的呂布與陳宮能長時間對抗的。最終曹操還是奪回了兗州。

公元198年,曹操率大軍討伐割據徐州的呂布,呂布因為不聽從陳宮“內外夾擊”曹操的計謀,最終導致下邳城破,陳宮和呂布全部都成為了曹操的俘虜。

曹操回想到昔日陳宮對自己的幫助,就想以全家老小的性命要挾陳宮歸降自己,可是陳宮卻對曹操心灰意冷,臨終之前故意大呼“明公”,以大義逼迫曹操放過自己的家人。

陳宮臨死前大呼兩字,呂布聽後心寒不已,曹操聽後卻無奈感嘆

“明公”是不能挾持別人的家小作威脅的,曹操當然也不能,只能乾笑著看陳宮從容赴死。

相信呂布聽到陳宮的這兩個字估計會心寒不已,自己不聽陳宮的進言,終究不是陳宮的“明公”。而曹操聽到這個兩個字,再聯想到兩人昔日的情誼,也該感嘆世事無常。

陳宮臨死前大呼兩字,呂布聽後心寒不已,曹操聽後卻無奈感嘆


大家覺得呂布和曹操,誰才是陳宮的“明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