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历史|故都梨园三大名妈(连载二)

上期我们谈了故都梨园第一位名妈福芝芳之母,今天要谈的第二位名妈是——尚小云之母。

戏曲历史|故都梨园三大名妈(连载二)

有人说尚小云是清初三藩尚可喜的后裔,不过等小云出世,家里已经贫无立锥,乃母靠着换肥得籽儿维生了。这个行当是北平贫苦无依妇女们的专业,每天早晚沿街吆喝,谁家有破布碎纸,玻璃瓶子,洋铁罐儿,她们都可以接受换些肥得籽儿,或是丹凤红头火柴。说到肥得籽儿,就是在内地,已经若干年没人使用了,现在年轻朋友不但没见过,可能连听都没听说过,现在梨园行管梳头桌的师傅们,如果是从内地来的,占行贴片子,大家都还用过肥得籽儿。

尚老太太就是以此糊口,等到小云长到十岁左右,长得虽然眉清目秀,可是生活越过越艰难,万般无奈,乃经人介绍,就把小云典给那王府当书童了。

戏曲历史|故都梨园三大名妈(连载二)

小云做事便捷伶俐,颇得那王府上下的欢心,可是他有个毛病,整天到晚喜欢哼哼唧唧唱个不停,那王看他是个唱戏的材料,于是把尚老太太找来,说明典价不要,把小云送到戏班学戏,问她愿意不愿意。尚老太太一琢磨,当王府书童将来不见得有什么大出息,如果在戏班垦唱红,他们母子可就有了出头之日了,不过她有个要求,就是小云身子赢弱,最好让他学武生,锻炼一下身体。

戏班的学生,本来是由教师们量才器使,决定归哪一工,现在由那王保荐指定学武生,当然照样无误,所以后来尚小云在四大名旦中武工最确实,唱《杀四门》、《竹林计》、《刺巴杰》能打能翻,唱大义务戏反串《溪皇庄》,《扒蜡庙》开打火炽勇猛,梅程他们都自愧不如,这都是尚老太太让他学武生扎下的根基。

戏曲历史|故都梨园三大名妈(连载二)

尚老太太对于那王府感恩戴德毕生不忘,她对那王跟福晋的寿诞记得最清楚,总是在生日前一个月就撺掇小云去趟那王府攒一档子堂会戏。他有新排尚未公演的戏,总是在那王府先露,而且纯粹孝敬分文不收。

尚小云琴师赵砚奎为人四海圆到,又得尚小云的支持,所以做了五六任梨园公会会长。赵砚奎一到尚家来研究唱腔或是吊嗓子,尚老太太必定出来跟赵砚奎聊聊,凡是听到同行有疾病死亡,总是解囊相助。尚小云在梨园行博得「尚五十」善名,就是只要梨园行朋友登门求助,最少是五十元出手,彼时一袋洋面三块二毛,五十元可真不菲了。尚老太太常说:「咱们当年穷苦无依,知道穷人的苦处,现在托老天爷的福,有碗舒心饭吃,只要力之所及,就应当多帮帮贫苦人的忙。」所以尚老太太故后,身后哀乐比起谭鑫塔出殡的风光,也未遑多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