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飛行員馬一超:“三棲殺手”是怎樣煉成的

來源中國軍網

90后飞行员马一超:“三栖杀手”是怎样炼成的

飛行訓練前,馬一超(右)與戰友互相鼓勵加油。

“三棲殺手”馬一超:我要飛過山和大海

5月下旬某日晚9時許,機場上空群星璀璨,與地上的一盞盞跑道燈遙相輝映,把這初夏的夜色渲染得安詳而美麗。轟鳴聲中,一架剛剛執行完遠海警巡任務的戰鷹緩緩滑入停機位,引擎熄滅,機場內恢復寧靜,90後飛行員馬一超利索地爬出座艙,走向一旁的大巴車。登車前,他忍不住抬頭遠望,一眼就找到了北斗七星的位置,那斗柄此刻正清晰的指向他剛剛飛回的方向——那是大海!

退場的大巴車上,馬一超忍不住哼起了自己“篡改”的《平凡之路》:“我想要飛過山和大海……”飛行後的疲憊並沒有遮住馬一超心中的喜悅。事實上,這天的飛行並不平凡——這是馬一超所駕駛的該型轟炸機第一次執行這樣的遠海警巡任務,而他也是執行這次任務中最年輕的飛行員。

說起馬一超,得先從他的綽號“三棲殺手”開始……

90后飞行员马一超:“三栖杀手”是怎样炼成的

馬一超認真操縱飛機。

一棲曰之“少女殺手”——馬一超身高一米八有餘,身型健美,白淨的臉上一雙濃眉大眼炯炯有神,尤其那高挺的鼻樑,更勾勒出一幅俊朗。戰友們都說馬一超有一身俠客氣,這或許與他的性格有關,這位在新疆長大的山東小夥,兼具山東人的爽朗和西部漢子的瀟灑。永遠挺直的腰板,走路虎虎生風,舉手投足間透著青春的朝氣,更重要的,還會吹奏一手好竹笛,真有點令狐沖的味道。這樣的帥哥自然會受到女孩們的青睞,一聲“少女殺手”不為過!

戲劇的是,馬一超的妻子恰是一位古琴愛好者,他們在一家古琴店相遇相識,大家笑稱這對夫妻剛好合奏一曲《高山》遇《流水》。

這第二棲更有分量,謂之“陸戰殺手”。2008年,馬一超帶著兒時的從軍夢考取了裝甲兵工程學院,成為了一名陸軍學員。大學四年,馬一超勤學苦練,學科成績門門優秀,順利開上了“陸戰之王”坦克馳騁校場,成為眾多熱血青年羨慕不已的“陸戰殺手”。

但一心向往沙場亮劍的馬一超卻在畢業時做出一個同學無法理解的決定——報名參加空軍招飛,並以優異的身心素質和學習成績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放棄近在眼前的坦克排長不幹,不僅要經歷兩年嚴酷的飛行學習,更要面對極為苛刻的全程淘汰,一旦停飛,只能選擇成為空軍地勤人員,毫無機會再駕駛心愛的坦克。

談及這一抉擇,馬一超提起大學讀過的《制空權》和多個戰爭案例:“在現代戰場,奪取制空權是至關重要的,飛機比坦克有著更大的戰略作用,我想把我的戰鬥力練到最強。”

90后飞行员马一超:“三栖杀手”是怎样炼成的

馬一超認真檢查調整裝具,即將準備起飛。

比陸地更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寬廣的是心靈。有道是“心有多遠,路才能走多遠”,帶著這份雄心壯志,馬一超於2014年順利通過航校的重重考驗,成為一名轟炸機飛行員,終於煉成夢寐以求的“空中殺手”。

在“三棲殺手”的筆筒裡,插著一支他所在大隊自制的金屬書籤,上面印著隊魂“進擊、進取、進攻”。馬一超解釋:“轟炸機是戰略進攻武器,作為轟炸機飛行員,必須永遠保持進擊的精神面貌、進取的工作狀態和進攻的戰鬥姿態。”

正是這樣,畢業到航空兵團後,馬一超沒有片刻停下前進的步伐,練好打仗本領是他唯一的追求。打開他的書櫃,上百本航空理論書籍都被標註滿滿,有些頁碼已找不到寫字的空白,還被細心的貼上了小紙條。而且,他不僅把自己所操縱的武器理論研究得透徹深入,他還努力學習其他軍兵種武器,乃至外軍空戰歷史和武器知識。“轟炸機是要前出進攻作戰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馬一超言必談打仗。

90后飞行员马一超:“三栖杀手”是怎样炼成的

馬一超(右)虛心向教官請教飛行問題。

此話不虛,每個走進馬一超宿舍的人,都會被牆上懸掛的幾幅中國周邊地區的地圖所吸引。每幅地圖上都貼滿了各種顏色的便籤紙,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寫著該地區相關信息。還有大隊走廊上懸掛的幾十幅世界各國空軍典型戰例,任挑一個,馬一超都能一口氣介紹完所用武器、戰術戰法、毀傷效果,等等。對他來說,研究對手的習慣已然形成“肌肉記憶”。

研究對手是為了戰勝對手,而戰勝對手的前提是超越自己。馬一超把每一次空中飛行都當成了和自己的戰鬥,飛一次就力求突破一層。帶教過馬一超的教官無不稱讚他“是對自己要求最嚴格的學員”,每次飛行結束後,他都會詳細記錄飛行中的所有細節,對照飛參數據,以幾倍于飛行的時間進行復盤檢查,纏著教官對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口令進行分析。即便是教官表揚做得好的環節,馬一超也一定會問:“如果想更好,該怎麼做?”短短四年,他個人記錄的飛行心得本就達滿滿10本。

憑著這股韌勁,馬一超的飛行技術突飛猛進,在團裡同批飛行員中,第一個完成新員改裝,第一個提升中隊長,第一個進入新機改裝並在短短一個月內完成改裝課目。但,他並沒有滿足。

90后飞行员马一超:“三栖杀手”是怎样炼成的

夜晚,馬一超在燈下自學飛行理論知識。

去年開始,該團開始準備遠海警巡任務,團黨委出於培養鍛鍊年輕戰鬥力的考慮,決定篩選個別優秀年輕飛行人員加入任務機組。聽到這個消息,馬一超瞬間點燃“小宇宙”,他立志:“能夠飛出陸地、飛向大海,才是真正的雄鷹。”

於是,他開始像一塊始終乾涸的海綿,更加瘋狂的學習理論知識、打磨飛行技術,並利用點滴時間背記遠海飛行中可能用到的航空英語,甚至睡夢中都會蹦出幾句有關飛行的夢話。有志者事竟成,馬一超各項素能均達到任務要求,尤其是他對遠海飛行的航線研究、特情預想準備,已不亞於一個機長水平,受到了團領導的高度肯定,順利加入了任務機組……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是馬一超抄寫在筆記本首頁的詩句。是夜,回到宿舍的他,立即開始總結飛行心得,這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寫得更多更久。午夜時分,馬一超合上本子,正準備睡覺,突然想起了什麼,重新打開補上了一句話,其中6個字力透紙背——飛得遠,打得贏。

90后飞行员马一超:“三栖杀手”是怎样炼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