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下兩顆原子彈後,如果日本仍不投降,美國會繼續扔原子彈嗎?

健啖客

對此“大正”認為日本本土遭受到美國兩顆原子彈的打擊後(1945年),仍然硬著頭皮不投降的話,美國短時期是不會繼續扔原子彈了。因為當時原子彈成本製造高昂,耗時時間也比較長,技術還不是想象的那麼成熟,而且當時只一共製造了三顆原子彈,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本土進行核試驗,另外兩個原子彈全部投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

其實美國向日本投原子彈,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減少美國士兵的傷亡。隨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節節勝利,亞洲戰場也進入戰略反攻期,但美國反攻日本的過程中,越是離日本本土越近的戰役,打的越殘酷。

特別是美日的硫磺島戰役,一個僅僅20平方公里的小島,美國軍隊為了攻下小島,獲得的戰爭勝利,竟然付出了近7000人陣亡,20000多人受傷的代價,代價簡直是太大了。如果以後的戰爭都是這樣打的話,美國政府肯定會遭受到美國國內巨大的壓力,畢竟美國的人命值錢,美國政府原則是多花錢,少死人。所以才加速研製原子彈這種大殺器的步伐,趕緊逼迫日本人投降。

原子彈可是美國花費20億美元,耗時三年,十數萬工程師、科學家參與研發的一個超級工程,造一顆原子彈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向日本扔過原子彈後,美國直到第二年才陸陸續續造了幾顆原子彈,所以說即使日本中彈不投降的話,美國短時期也沒有原子彈再扔向日本了,即使心裡還有那個想法。

不過,被原子彈打擊過的日本即使不投降也沒有幾天好日子了,因為當時大勢已去,日本人也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日本肯定會被原子彈威力震撼的失去了再繼續戰鬥下來的決心,離日本整體敗亡也稍微晚一點罷了。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


大正看世界

美國不用原子彈,憑藉美軍的實力,依然可以打敗日本,但美國最終還是決定使用原子彈,根本原因在於,單憑實力戰勝日本的代價實在是太大。

1945年5月,納粹德國滅亡,盟國把主要的精力開始全面集中於日本法西斯。雖然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推進,對日本步步緊逼,但是,每前進一步的代價都是非常巨大的。1944年底,美國海軍陸戰隊經過浴血苦戰,付出重大的代價,攻陷塞班島。在這場戰役之後,日陸、海軍傷亡4.1萬餘人,被俘近2000人,而美軍傷亡1.6萬餘人。1945年2月,盟軍又發動了硫磺島戰役,在付出6871人陣亡、21865人受傷的沉重代價後,美軍才佔領了硫磺島。1945年4月,盟軍發動沖繩戰役,盟軍付出傷亡7萬餘人的代價,才取得勝利。此時,美軍已經制訂了在日本九州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在關東登陸的“奧林匹克”行動計劃。在硫磺島和沖繩戰役結束後,使得美軍對日軍的抵抗能力和己方可能的傷亡重新做出評估。美軍方估計,盟軍方面傷亡在100萬人以上,才能在日本島登陸、作戰直至獲勝,但這是盟軍難以承受的。


與此同時,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還不死心,抱著“一億玉碎”的心理,號召所有國民都投入到最後阻擊美軍進攻日本本土的戰爭中。這些軍國主義分子叫囂,日本如果被美軍佔領,國家將不復存在。國民與其做亡國奴,不如寧為玉碎地戰死。這樣,對美軍而言,其無疑加大在日本登陸作戰的難度。

因此,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小男孩”,三天後,美軍又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胖子”。在廣島,7 萬 4 千人失去了生命,7 萬 5 千人身負創傷。在長崎,約4萬人直接死於胖子的原爆,約2萬5千人受傷。這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最終,日本法西斯宣佈投降。


國家人文歷史

不會再投了。

美國那時候已經沒有原子彈了,到第4枚原子彈生產出來已經是1947年了。

當年美國一共製造了4枚原子彈,3枚投到日本,還有一枚在本土進行了核試驗。

當廣島和長崎的核彈爆炸後,美國已經沒有能力再投原子彈了。


當年原子彈所使用的核材料鈾-235核和鈈-239需要進行富集才可以裝填到原子彈中,曼哈頓計劃中核彈的材料只裝備了四枚原子彈,其中有三枚鈾彈和一枚鈈彈。

直至1946年年底美國才又儲備了3枚原子彈的核材料進行原子彈裝配,在1947年3月又裝填好了三枚原子彈,其中一枚送到了英國,使英國在核試驗成功前就成為了有核國家。

按照當年核爆日本的計劃中,投三枚核彈打擊日本“全體玉碎”的決心。廣島和長崎的核彈爆炸就已經取得了效果。但如果日本不投降的話,戰爭會繼續。但主體就是盟軍登陸日本的作戰計劃了。

當年還有一個蘇聯方面的計劃,要用重型轟炸機投擲巨型炸彈引爆富士山,這個計劃也由日本的投降而沒有得以實施。


因此如果日本不投降的話,那麼日本將受到更加慘重的打擊。


至於第三枚原子彈。

當年在長崎投彈的時候 一共投擲了兩枚原子彈,其中一枚爆炸,就是大家熟知的胖子,另外一枚偏離了目標,在目標外兩公里位置上落地。後被日本發現,但日本對這枚原子彈開展進行研究的同時日本已經宣佈投降,再繼續研究這枚原子彈就已經失去了意義。後來這枚原子彈輾轉被蘇聯獲得,也就成了蘇聯1949年爆炸的“南瓜”的原型。日本此舉讓蘇聯研製成功原子彈的進度一下子提前了20年,也間接促成了冷戰的格局形成。


軍武數據庫

當時反正就這倆原子彈,要是還不投降,美國人是沒有原子彈了。等新的生產出來還要有一段時間。在這個窗口期,日本人會發現原來美國人這個大殺器一共才兩個。他們會進而變得異常憤怒。對美軍常規火力的恐懼感也會因為有原子彈的替代而減弱。那麼,接下來日軍會繼續和美國人大戰。當時日本國內已經將所有拿得起武器的男女組織了起來。國內的民眾會更加緊張的訓練,準備隨時應戰到來的敵人。

美國人這時候就騎虎難下了。繼續打,對方比以前還拼命。不打了,跟日本人認慫,丟不起這個人。所以,最終美國會在新的原子彈造出來之前對日本加大轟炸力度,以期望降低日本人的抵抗意志。

這樣一來,日本的城市將會遭到美軍的毀滅性攻擊。在此之前,東京轟炸造成的破壞並不亞於原子彈攻擊。1945年3月9日,美軍334架B-29轟炸機對東京市區展開地毯式轟炸,當時飛機攜帶的是燃燒炸彈,每架飛機可以造成6000多平方米的燒傷面積。300多架轟炸機共造成10萬人死亡,摧毀40多平方公里城區,並且有100多萬人無家可歸。可以說,300多架轟炸機造成的損失不亞於一枚原子彈。

所以,假如投下原子彈後日本人繼續抵抗,我認為美軍會繼續使用轟炸機群對日本城市進行打擊。而且隨著美軍的持續推進,日本國的一些小島會被佔領。美軍可以利用這些小島為基地對日本進行轟炸。這樣一來成本就會小的多,可以加大轟炸力度。到時候,為了威懾日本,很可能會組織上萬架飛機的龐大機群來對所有日本重要城市進行同時打擊。

所以,以當時美國的國力,僅靠轟炸就能讓日本人承受無數核彈般的攻擊!我想,看到美國這麼強大,還沒等新的核彈製造出來,日本就會投降了。


遊者走天下

當時的戰場形勢,日本已經沒有機會翻盤了。但是瘋狂的軍國主義者開始叫囂“一億玉碎”計劃,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讓所有的日本人拒不投降,全部戰死。

美國從

塞班島和硫磺島戰役之中,就已經發現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瘋狂,如果登陸日本本土,會造成上百萬的美軍傷亡,所以必須採取一定的手段,迅速讓日本人投降。

美國當時生產了三顆原子彈,實驗一顆,扔給了日本兩顆。

其實如果還想扔,再等一等,生產出來了,當然可以接著來。

不過最可能的情況是,先對日本進行海上封鎖,然後接著實施著名的“李梅火攻”。

雖然“李梅火攻”沒有原子彈轟炸著名,但是它所造成的傷害,卻是十分巨大的。

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少將被任命為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他在2月23日派出了174架B-29轟炸機,使用凝固汽油彈轟炸東京,當天的轟炸把東京2.56平方千米的地方全部焚燬。

1945年3月9日,美軍又派出了334架B-29轟炸機從馬里亞納群島出發,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彈轟炸東京,334架轟炸機,投下了超過2000噸燃燒彈,持續兩個小時轟炸

這次空襲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震驚和傷害,當晚東京有約10萬日本人被燒死,另有10萬人被燒傷。東京63%的商業區和20%的工業區被夷為平地。之後日本政府花了25天才把燒焦的屍體清理完畢。

這還不夠,美軍緊接著又派出317架B-29轟炸機轟炸名古屋,3月13日,300架B-29轟炸機來到了大阪,用超過1700噸燃燒彈把大阪市區燒完了

從此之後,美軍不停的轟炸日本,從大城市到小城市,到1945年7月的時候,已經用了10萬噸炸彈。

所以,如果兩顆原子彈之後,日本拒不投降,那麼“李梅大轟炸”一定還會繼續,就美軍那毫不吝嗇彈藥的作風,用不了多久日本就會被燒完的。


七追風

肯定會繼續丟的。會一直丟到日本投降為止。

二戰時期的世界各國,對核武器的認知並不充分。

在二戰時期,由於世界科學技術水平比較落後,因此幾乎世界上絕大部分人並不懂得原子彈的工作原理,對於核武器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並不清楚,也不知道這種武器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因此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核武器只不過是一種威力更大的炸彈罷了。事實上當時哪怕是美國,對這種核武器的放射性對人類究竟有多嚴重的傷害,也不是很清楚的,所以美國在投放核武器的時候,基本上還是把這個東西當做一個超級炸彈來使用。

既然是炸彈,那麼使用它的時候,自然就是按照軍事方式來使用,有多少投多少,投到日本投降為止。

二戰時期的世界各國,對於核武器的反人類性質並沒有道義上的普遍共識。

說句老實話,當時的世界,除了美國製造出了核武器,其他絕大多數國家估計連核武器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都不清楚,自然就意識不到這種武器對於人類的毀滅性的傷害,所以禁止核武器使用還不是全世界各國普遍意義上的共識。

由於沒有道義上的約束,美國人對於核武器的使用,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心理上的負擔,改用還是要用。

二戰時期對日本使用核武器是美國當時最“經濟”的軍事行動

美國的本質就是商人,做什麼事情都希望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因此在面對日本時,一邊是無法估算的軍隊人員的損失,一邊近乎於無損的投放原子彈。隨便拉個人都會選擇到底是那邊。

而且二戰時期,世界各國打的都是總體戰,拼的是全體國民的一切,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軍隊和民眾之間的區別,那麼消滅敵人自然是怎麼有效怎麼來,絕對不會考慮什麼普通民眾的生命保障。要不然美國也不會對日本本土事實“飢餓作戰”,餓死超過一千萬的普通日本人了。

相對於這麼多餓死的日本人,被原子彈轟炸死亡的人口,連一個零頭都沒有達到。

綜上所述,當時的美軍在日本頭上丟原子彈,是完全符合當時的戰爭規則的。這也進一步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性及毀滅性。相對於殘酷的戰爭,原子彈造成的傷害都已經不算是最大的戰爭傷害了。


落下m

美國在日本長崎和廣島投擲的兩顆原子彈爆炸之後,已經沒有庫存的原子彈了。

直到1945年年初,日本國內的極右翼勢力仍然在政壇佔據主導地位。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已經使整個民族變得瘋狂,一億玉碎這種想法不只是日本陸軍部的打算,而是全體日本國民的意願。在歐洲,德軍的全面潰敗儘管讓日本政府看到了自己的末日,但是仍然不希望無條件投降,仍然在為爭取更為有利的談判條件進行著在中國大陸戰事的拖延。太平洋戰爭失敗後,日本已經失去了主動出擊的能力。但是,日本通過全民武裝,準備在本土對抗即將在九州等地登陸的盟軍,即使全體玉碎也在所不惜。

盟軍曾經想過派出地面部隊進行登陸戰,但是蘇聯紅軍在攻克柏林過程中死亡30萬人的慘重代價讓他們放棄了已經制定好的登陸計劃。美國人明白,如果真的實施奧林匹亞計劃和花冠計劃,盟軍將為此至少付出150萬士兵犧牲的慘重代價。但是蘇聯紅軍在東線戰場的迅速推進,暴露出蘇聯有可能對日本本土進行佔領的意圖。因此,盟軍必須儘快完成對日本本土的佔領,才能保證掌握美英等國在亞洲的利益以及為將來可能出現的美蘇對抗構築橋頭堡。這種情況下,選擇投放新研發出來的原子彈進行核威懾是最好的選擇。

美國選擇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投放原子彈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展示中等城市的核爆效果對日本進行核威懾,敦促日本儘快投降。因此沒有選擇人口更多、戰略地位更重要的東京、大阪等大城市。按照美國方面的設想,如果日本在廣島和長崎的核爆之後仍然不投降的話,美國將啟動生產新核彈計劃。屆時,將對日本進行更大範圍的核彈攻擊。

在美國的核威懾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徒步說史

我想不會了,原因是二戰前,美國只造出了四顆原子彈:第一顆是“小東西”,是用來做試爆的;第二顆是“小男孩”,就是投到廣島那枚;第三顆則是“胖子”,投到了日本長崎;至於第四顆,叫做“瘦子”,它是一種槍式鈈原子彈,但是後來發現它很難用於鈈彈,所以沒有研製成功。


因此,如果美國投了兩顆原子彈,日本仍不投降,美國是不會再投了,只能是進行登陸作戰,不過二戰結束時間恐怕要推遲一兩個月。不過有沒有原子彈,日本最終也會投降,原子彈的投放,只是為了加速日本投降的時間。

1945年5月9日,德國投降後,剩下的就是日本了,因為在雅爾塔會議上,蘇聯已經承諾在德國投降三個月後進行對日作戰,也就是說蘇聯要在8月9號前後出兵日本。本來為了讓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美國同意了蘇聯開出的一切苛刻條件,只不過天算不如人算,戰爭發展的如此迅速,德國投降,日本也快堅持不下去了,至於蘇聯出不出兵已經無關大局,一旦蘇聯登陸日本,則就是摘桃子,對美國來說,他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於是美國先下手為強,在廣島和長崎投放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對美國投降。



所以說,投了原子彈,日本還不投降,也不過推遲幾個月,不過那樣的話,日本就損失慘重了,日本不會做賠本的買賣。因此原子彈並不是迫使日本投降的決定因素,而是推動日本投降進程的因素。


青史回聲

不會,因為美國沒有多餘的原子彈,曼哈頓計劃全部的原子彈已經被消耗完。日本當時也並不是鐵板一塊堅持抵抗,他們只是拖延時間寄希望於蘇聯的斡旋。但如果假設日本繼續頑抗,更多的原子彈落到他們頭上也不是不可能。

1945年的日本,國內遭遇盟軍輪番轟炸,已經是滿目瘡痍,國民生產受到嚴重的遏制。這個時候的日本政府實際早已不堪忍受戰爭的泥潭,又看到德國的下場,所以很希望抽身其中。

但日本人並不想無條件投降並撤軍,他們的思維仍然停留在戰前那種“國聯”斡旋的政治情態裡。且他們的大陸政策,對已經吃進去的東北殖民地無法割捨,乃至出現了“將王室和軍民送入大陸建立新日本國,放棄本島也無所謂”的想法。

這顯然是天方夜譚,可謂死到臨頭還妄想犧牲中國利益。

與此同時,杜魯門政府對蘇聯紅軍“恰到好處”的快速進擊,感到非常的緊張。兩個超級大國的雛形此時已經開始為爭霸世界而瓜分勢力範圍。為了敦促日本儘快投降,以停止蘇聯對東亞的過多幹預,杜魯門政府早就下定決心在日本實戰試驗曼哈頓計劃的成果——原子彈。

《波茨坦公告》對日發佈以後,日本不出預料拒絕了關於無條件投降的命令,並且企圖通過其它方式謀求“體面的結束戰爭”的方法。很快,8月6日,日本便遭受了原子彈“小男孩”的襲擊。約9萬人化為灰燼。

這個戰果,令參與整個計劃的美國人都覺得一時心塞。但他們顯然低估了小鬼子的無恥。

日本遭受原子彈襲擊後,不僅沒有對《波茨坦公告》有所鬆動,反而一面對盟軍宣稱“正在與蘇聯商討斡旋終戰事宜”,一面封鎖原子彈轟炸消息,並加緊國內備戰,大搞“一億人玉碎”的戰爭動員。

杜魯門政府顯然很看重蘇聯的態度,他們通過日本事件對蘇聯進行試探,蘇聯的回應是:“日本沒有停止戰爭行為,我方將繼續進攻。”,隨後,蘇聯對日宣戰,並於8月9日上午發起攻擊。

美國政府立馬在當天中午引爆了第二顆核彈“胖子”。它不僅是為了敦促日本政府快快的投降,也是對蘇聯作出一個姿態——我有強力的武器,你好自為之吧。

日本在遭遇連續兩顆原子彈轟炸後,很清醒的認識到了形勢,從而“爽快”的投降。

從政治上來說,美國在丟第一顆核彈之前,日本就已經打定了投降的念頭,只是他們寄希望於時間的拖延和更大的變數。美國在東京投下的燃燒彈殺傷數字遠遠超過核彈,無論日本扛不扛,美國還有更多的手段對付日本,只是這需要時間,以及士兵的生命。

當日本把時間拖延到極限時,等待他們的仍然是無條件投降。他們找錯了籌碼,不識時務,在美蘇激動的瓜分戰中成為祭品。

這個時候美國其實沒有第三顆原子彈了。當然還有種論調是美國在長崎丟下的實際是兩顆核彈,但先前一顆名為“瘦子”的核彈沒有爆炸,戰後失蹤。被日本秘密交易給了蘇聯。

上圖就是所謂的“瘦子”

其實這個說法雖然很多,但信史並沒有採納,目前公開歷史上仍然是丟下兩顆原子彈。而且根據美國公佈的當時資料,他們的確只有三顆原子彈,其中MK-1型 “小男孩”扔在了廣島,MK-3型 “胖子”扔在了長崎,所謂的瘦子應該是曼哈頓計劃中的槍法鈈核彈試驗彈,因為技術論證和同位素問題無法槍法起爆,最後被取消項目。

歸納一下美國當時的原子彈:

MK-3 “小玩意兒” The Gadget 鈈彈 內爆式原子彈 用於第一顆原子彈試驗

MK-1“小男孩”Little Boy 鈾彈 槍式原子彈 轟炸了廣島

“瘦子” Thin Man 鈈彈 槍式原子彈 沒有被採用

MK-3A“胖子”Fat Man 鈈彈 內爆式原子彈 轟炸了長崎

“小玩意兒”在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引爆成功,為此,杜魯門將波茨坦的會議推遲了兩週——為了提高美國的會議話語權。但可能為了保險起見,美國在試驗成功後仍然隱瞞了消息,謊稱這是軍火庫爆炸。

波茨坦公告發布後,日本人的態度促使美國對其進行了人類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場實戰核戰。當時杜魯門說:去扔掉那顆大炸彈吧,現在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了。

為了打好這一出政治牌,“胖子”幾天後也被扔了出去。美國手中此時已經再也沒有一顆多出來的的核彈了,但連續兩顆核彈的爆炸讓誰也不敢對“美帝還有沒有更多原子彈”造成質疑。

1950年,志願軍抗美援朝,美國曾經發布了“使用核武器轟炸志願軍”的話語,甚至還有轟炸中朝邊境,製造“核輻射隔離帶”的計劃。但中國人在毛主席的帶領下,硬是頂住了美國的核訛詐,現在想來,也是冷汗直流。

根據一些資料,截止1949年,美國生產了100多枚MK3型原子彈,朝鮮戰爭明顯又加快了美帝生產原子彈的速度,到1953年,他們又生產了650枚MK4型核彈,可謂是喪心病狂。如果按照這個速度,日本不投降的話,等待他們的原子彈只多不少,美國無非也只需要一點時間罷了。

王司徒始終相信一句話——原子彈下無冤魂,你覺得呢?


王司徒老百科

這是因為的核武器研製工程,也就是所謂的曼哈頓計劃剛剛得以成功,它在這首次核武器研製計劃中也僅僅製造了三顆原子彈,當然這三顆也應該算是試驗品。美國將其中的一顆用於試驗,並證實了原理和製造的成功。而另外的兩顆分別命名為“胖子”和“小男孩”,然後將其中的“胖子”投放到了廣島,而將“小男孩”投放到了長崎,以通過實戰進行作戰性能的檢驗,當然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是美國在當時僅僅是為了研製,也僅僅製造了這三顆實驗用的試驗品原子彈,而且這三顆試驗品已經投放完畢。也就是先試爆了一顆原子彈,然後又先後向日本投放了另外兩顆原子彈,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證實了原子彈的巨大作戰效能。

按著常理來說,美國本該繼續向日本投放原子彈,以原子彈的巨大破壞力和殺傷性能向日本施壓。可是美國當初只製造了這三顆,而且全都用完了,也便不能再繼續向日本投放原子彈了。美國的手裡已經不再有貨,也就不可能再繼續出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