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跑步的流行本質反映了大眾對於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對於初級跑者而言,擺脫久坐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是他們的主要目標,對於進階跑者而言,不斷提升能力,實現PB則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當然,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運動,飲食也很重要,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正確的行為模式,巧合的是,金字塔模式無論對於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都適用,什麼是金字塔模式呢?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一、最適合大眾的運動模式——金字塔模式

所謂運動模式是指大眾遵循怎樣的方式去運動,能夠將運動帶來的健康效益最大化。這個模式就是金字塔模式。塔基的活動,比如步行、家務活動等要儘可能多,塔身是體育鍛煉,意味著每週要拿出專門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其中有氧運動比如跑步、游泳、騎行要達到每週3-5次,而力量性運動或者柔韌性運動比如瑜伽每週要參加2-3次,而塔尖看電視、玩遊戲等靜坐活動,這類活動應當儘可能減少。運動金字塔就是要鼓勵人們既要花整塊時間鍛鍊身體,也要增加零散的、點點滴滴的“微運動”,同時減少靜坐時間。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為什麼金字塔模式是最佳的運動模式,這跟目前我們人類的生活方式有關。這是一個自動化、信息化的時代,人們無論是工作中的活動,還是日常交通出行、家庭生中的活動都大為減少,再加上缺乏鍛鍊,使得人們每天活動量明顯減少,久坐不動成為人們最主要的行為特徵。

事實上,大量科學研究無不一致的證明,久坐不動與多數慢性疾病的發生都密切相關,而這些疾病正是目前導致人類死亡、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

  • 久坐不動導致肥胖症;
  • 久坐不動使得冠心病發生風險增加;
  • 久坐不動使得高血壓發生風險增加;
  • 久坐不動使得糖尿病發生風險增加;
  • 久坐不動的人更容易發生下背痛;
  • 久坐不動使得部分類型癌症的發生風險增加,這裡所說的癌症主要包括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等;
  • 久坐不動使得骨、關節、肌肉更容易退化,大大降低了人體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連續久坐能容忍的最長時間是多少?這方面不同學者尚有爭議,有人認為不超過45分鐘,有人認為不超過1小時,也有人認為不超過2小時。較為權威的是美國糖尿病學會發布的 2016 版指南中就明確指出:所有人都應該減少久坐時間,特別是避免久坐超過 90 分鐘。也就是說,每坐下90分鐘,你就應該起身活動一下,哪怕活動量不大,也比一直久坐幾個小時好。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當然,從最佳健康的角度而言,最有利健康的日常生活工作模式就是:

第一、減少連續久坐,連續久坐做多1.5小時;

第二、如果避免不了久坐,最多久坐1.5小時後起來活動或者走動5分鐘;

第三、無論是否久坐,每週積累150分鐘中等強度活動或者75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同時每週還需要進行2次力量訓練;

一方面,堅持鍛鍊有益健康毋庸置疑,另一方面,避免久坐可以最大程度減少久坐帶來的危害,這樣一加一減,就能最大限度給健康帶來益處。

二、最適合大眾的飲食結構——金字塔模式

膳食金字塔可能最被大眾熟知。事實上,它是美國農業部(USDA)於1992年正式發佈的,目前已經成為健康膳食指導的經典建議。同樣的道理,塔基的食物攝入量最多,而塔頂的食物應當有意識地減少攝入。

  • 膳食金字塔第一層:谷薯類及雜豆250-400克,水1500ml-1700ml。谷薯類要注意多吃粗糧,少吃細糧。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0%以上。
  • 膳食金字塔第二層:蔬菜類300-500克,水果類200-350克。
  • 膳食金字塔第三層:畜禽類40-75克,魚蝦類40-75克,蛋類40-50克。
  • 膳食金字塔第四層:奶製品類300克,豆類及堅果25克以上。
  • 膳食金字塔第五層:油25-30克,鹽<6克,糖50克。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三、大眾的跑步能力構成——金字塔模式

對於大眾跑者而言,跑步能力的構成呈現的也是金字塔模式,下一層為上一層提供基礎,沒有紮實的下一層就無法為上一層的進步提供支撐。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位於塔基的就是體能,這裡的體能主要是指耐力和力量素質,跑步是一項耐力運動,耐力將從根本上決定你的跑步能力,耐力經過訓練將得到有效提高,同時跑者不要忽視力量素質,足夠的肌肉力量可以提高跑步經濟性,降低受傷概率;

位於第二層的就是跑步技術,也就是跑者理解的跑姿,人類天生會跑是沒錯,但跑姿是否理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合理的跑姿可以減少能耗,節約能量,減輕地面衝擊力,提高跑步效率;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跑步技術之上,就是跑步戰術,這裡主要指的是馬拉松戰術,對於跑者而言,馬拉松戰術包括比賽的目標設定、配速策略、賽前飲食和生活策略、補給策略、應對天氣變化的策略等等,這些戰術是需要學習和經驗積累的,不懂這些戰術,很有可能讓你精心準備的馬拉松功虧一簣;

最塔尖的就是心理層面,對於跑步而言就是意志力,跑步是一項相對比較單調枯燥的運動,能堅持跑步的人都是意志力比較堅強的人,同時跑步本身也可以鍛鍊人的意志力,沒有一個堅強的心,你很難成為一名嚴肅跑者。

四、提升跑步能力的最佳模式——金字塔模式

想要更高效的進行馬拉松備戰或者體能跑步能力,除了積累必要的跑量,金字塔訓練是最佳模式,所謂金字塔訓練就是要把不同配速的訓練有機組合,輕鬆跑位於塔基,表明其是訓練的主體,但是不能只有輕鬆跑,再往上是馬拉松配速跑、抗乳酸跑、間歇跑和衝刺跑,速度越快的訓練,佔的跑量越少,但不可或缺,不同速度的跑法合理安排,就可以全面發展人的機能能力,從而幫助你真正高效地備賽。因此,金字塔訓練的本質是在備賽訓練中,合理安排不同配速的訓練,那麼究竟怎麼練呢?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1、輕鬆跑

也即俗稱的LSD訓練,其往往安排在馬拉松備賽階段的初期,目的是為打下良好的有氧基礎,並提升疲勞恢復能力,為後期更高強度的訓練奠定基礎。輕鬆跑位於金字塔的底部,表示其佔總跑量的比例最大,為整個備賽打下基礎,記住,一定要讓自己學會先慢下來,現在的慢是為了將來的快。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2、馬拉松配速跑

馬拉松配速跑是另外一種形式的LSD跑,但強度更高,顧名思義,就是以預計的馬拉松比賽配速進行訓練,從而掌握比賽節奏,樹立信心,從而增強比賽時的自信。該種跑法位於金字塔第二層,佔總跑量的比例僅次於輕鬆跑,常用於賽前3-4周的訓練。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3、抗乳酸跑

抗乳酸跑顧名思義主要訓練身體對抗乳酸的能力,當我們跑步時一旦提升配速,往往很快就會陷入疲勞,這主要是由於乳酸堆積引起的,因此,想要真正提升能力,你必須進行一定的抗乳酸跑訓練,從而提升身體對抗乳酸和耐受乳酸的能力,該種跑法位於金字塔的中間。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4、間歇跑

大名鼎鼎的間歇跑位於金字塔的上層,表明其強度較大。因此,間歇跑的跑量也相對較小,通過這種較短時間、較大強度、但跑量較少的訓練,可以很好的刺激心肺系統,幫助你突破瓶頸,有效提升耐力。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5、衝刺跑

衝刺跑是強度最大的一種跑法,因此位於塔尖,跑馬拉松為什麼也要進行衝刺跑訓練?它可以提升爆發力,從而有利於跑步經濟性的提高,快跑是為了更輕鬆地慢跑。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五種跑法強度時間基本要求

五、我們為什麼要跑步——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他把人的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通俗理解: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它需要則顯得不那麼重要。此時人的意識幾乎全被飢餓所佔據,所有能量都被用來獲取食物。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吃,其它什麼都不重要。只有當人從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來時,才可能出現更高級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無論是跑步還是健康生活,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

衣食無憂、安居樂業的我們當然已經完全達到了生理和安全需求,人們必然就會追求哪些更高層次的需求,通過跑步認識更多人滿足了人們的社交需求,成為一名受人仰慕的嚴肅跑者也滿足了人們的尊重需求。當然,完成一場99%的人都無法想象的馬拉松,或者在馬拉松比賽中不斷實現PB,更是充分體現了跑者對於自我成就、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用一句常說的話就是“馬拉松都跑下來了,還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呢”。正是在不斷挑戰自我,實現個人更高價值的過程中,跑者把跑步視作生命的重要意義,自然就能跑步融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六、總結

無論是大眾健身、還是健康飲食,無論是科學跑步,還是提升跑步能力,其金字塔模式都是最適合大眾的最佳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