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瓷器之粉彩

粉彩創始於康熙後期,當時質量不高,數量不大,與名重一時的五彩相比,顯不出更多的優勢。而雍正粉彩無論在造型、胎釉及彩繪方面均得到空前發展。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八桃圖天球瓶

雍正瓷器之粉彩

局部圖案

雍正瓷器之粉彩

底部

“玻璃白”粉是粉彩中的基本色,雍正時用法有二:其一,“分水淡洗法”,即在白瓷釉面上勾出輪廓線條,再用“玻璃白”打底,上面施以各種彩料後,再用乾淨毛筆將彩料細細地洗染成所需的濃淡不同的色彩,從而形成陰陽明暗的藝術效果。此種手法常用在描繪花卉上,花朵顏色由裡到外,從花心到花瓣逐漸淺淡,將中國畫中的渲染手法表現的淋漓盡致。人物衣褶及飛鳥山水也常採用此法。其二是將“玻璃白”直接摻入彩料中進行“粉化”。可使一些色料變淺,紅變成粉紅,綠變成淡綠,藍變成淺藍。對同一種色料加入不同份量的玻璃白,可得到一系列深淺不同的色調。北京故宮收藏粉彩蟠桃瓶淡雅柔美,六桃白中透紅,鮮嫩可愛,令人垂涎。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六桃紋天球瓶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人物紋梅瓶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花蝶直口瓶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鏤空蓋盒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墨彩山水人物圖筆筒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墨彩山水人物圖筆筒

粉彩是由琺琅彩衍生而成,所以製造工藝與琺琅相似。粉彩是在700度的彩爐中燒成,比五彩的燒製溫度稍低,控制起來較易。但粉彩和琺琅彩還是有區別的,二者化學成份與質感都不盡相同,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九鵪紋天球瓶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牡丹紋盤口瓶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紅蝠綬帶紋碗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蝶紋碗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花蝶紋折腰碗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過枝花卉紋大盤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仕女圖盤

雍正瓷器之粉彩

局部

雍正粉彩還有一些在各種色地上彩繪器物,常見的有珊瑚地、墨地、淡綠地等多種, 別緻新穎,各有千秋。但雍正粉彩最成功的還是在白瓷胎上彩繪 。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珊瑚紅地粉彩牡丹紋貫耳瓶

雍正瓷器之粉彩

底部

雍正瓷器之粉彩

雍正 粉彩東青釉折枝花蝶紋尊

雍正瓷器之粉彩

底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