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聽說青島馬上要開上合峰會了,全城張燈結綵,都在準備迎接勝利的大會,為了不給青島添亂,我等開完會再發青島的調研報告,先發上海的。)

前段時間我去上海調研,在上海遠郊和內環中環外環跑了一圈,發現上海樓市已從遠郊二手房開始降價,幅度在10%左右,接著是外環成交價已下降,中環今年的溢價空間加大,目前只剩下內環保持穩定,連環套式的滲透降價已開始。

而這正是上海2016年10月第二次政策調控後,來之不易的調控效果。

對購房者來說,幸運的是,上海還有很多潛在的新房供應量沒有上市。

上海房協報告稱,據企業統計,2017年上海約有 172個項目達到了預售條件但沒領到預售證,今年預計還有25個項目可以達到預售標準,這樣市場就會形成一個190個左右的項目,約1000萬平方米體量,6000億元貨值的“堰塞湖”。

新房的大量供應,預計還將繼續給二手房價格帶來下調的壓力,在新房限價下,購房者有機會挑選到好房子,相對二手房性價比更高的房子了。

1

市場行情

先從遠郊瞭解上海樓市,包括新房和二手房市場。

1、松江新城

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跟中介瞭解到,2016年10月最高峰時,保利西子灣59平米要賣300萬,現在只要250萬,降了50萬。周邊小區單價降了三千左右,均價從4.4萬降到4.1萬/平米,主要是之前漲的太多了。

萊頓小城,86平米,放盤價299萬,業主也是急著換房,想買三房,別人150平米放盤480萬,所以他也低於市場價賣,連環降價

附近的新盤,有個信達藍尊,4.4萬/平米,跟二手房加上稅費比沒有差價,戶型也不好,90平米的2+1小三房是使用率太低了,上海的房子使用率都不高,聽銷售說去年一期賣4.56萬/平米,今年因為限價還降了1560元。

就在綠地薔薇九里別墅西側有個地王項目,合景泰富的合景天悅,2016年7月拿的地,樓面地價就到了4.15萬/平米,溢價率51.28%,項目現在已經封頂了,但一直沒有開盤,據中介透露,開發商想開高價,但政府不批,而且現在市場的行情下,說實話也賣不到五六萬,開發商是死死套住了。

松江新城新盤很少,這裡開發五六年,配套也比較成熟了,因為距離市區較遠,所以市場調整時,往往會成為降價的急先鋒。

2、青浦新城

看了第一個新盤,東渡悅來城,現在小高層賣4.3萬/平米,據我瞭解,下一批高層因為限價會降價,預計賣3.8萬-4萬,最多可降5000元一平米,降幅也是超過10%,所以剛需不要著急,完全可以等降價的房子出來。

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跟銷售瞭解到,東渡悅來城的購房者,一部分是養老需求,賣掉市區小房子買這裡的,壓力小,120平米為主,第二部分90後,都是父母出首付,80多平米為主,第三部分80後置換,主要是虹橋商務區上班族的外溢需求,因為虹橋過來第一站虹橋機場價格都在七八萬,第二站徐涇板塊都是大戶型,比如仁恆西郊,價格也到了六萬,一般剛需買不起,如果不願意買老破舊,那隻能往西走,而且這兩個片區都是大戶型為主,不是剛需產品。青浦坐17號線地鐵到虹橋站,大概是10站,32分鐘,在上海這是可以接受的時間距離。

青浦的價格2016年以前還只要兩萬多,比如首創禧悅,2015年開盤2.3萬/平米,但到2016突然就漲到3.8萬,青浦現在還處於開發當中,配套明顯不完善,價格就已經與松江開發五六年的價格齊平了,應該說相比之下,比松江偏高了點。

青浦老城區的二手房三萬出頭,甚至還有兩萬多的九十年的房源,新房次新房跟老破舊永遠會存在六七折的差距,這種調整期,一定要記得把劣質資產置換掉。

接著看的第二個新盤,融信伯爵,價格4-4.4萬/平米帶精裝

這個盤是4月21號開盤的,總共就開了101套,50套89小三房賣完了,現在只剩123平米的大戶型沒賣掉,以首次置業的剛需為主,父母幫忙出首付,改善型群體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置換不了,自己的二手房賣不出去,所以想買新房也買不了。

銷售說購房群體中主要是長寧區過來買的人特別多,而青浦本地人成交的少,因為本地人都是想置換,但賣不掉,二手房沒人接盤。而徐匯二手房成交量高,周邊沒有動遷房安置房,賣掉後就容易置換。

現在上海首套房還可以做9.5折,一個月放款,這是全國唯一一個城市,銀行貸款如此寬鬆的。

青浦新城,未來的想象力,除了東面靠主城區的輻射,西面主要靠樂高旅遊業,遊樂場帶動旅遊產業,吸引人流。目前周邊主要是新盤多,沒有二手房。

3、嘉定新城

看的第一個盤,路勁上海派,三期只剩下130平米的大戶型了 ,3.2萬帶精裝,帶中央空調和地暖,最早一期2014年10月,賣1.5萬/平米,漲的不算離譜。首套四大行可以打9折,二套上浮10%。

小區的二手房鏈家掛價3.4萬/平米,不過現在這行情,估計也不好成交。

據銷售介紹,購房者在徐家彙、閔行上班的買的多,坐地鐵11號線出行,到徐家彙坐地鐵是50分鐘,還有德國人買的也比較多。

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周邊以汽車產業,機械組裝為主,配套暫時一般倒沒關係,主要的問題是周邊高壓線很多。小區屬於安亭鎮,去年萬科在博園路拿了塊地,地價到了2.5萬/平米,所以房價三萬出頭也是有地價在支撐著。

第二個盤,信義嘉婷,95平米,3.8萬帶精裝,我們是週六去踩盤的,看房的人也不多,可以感受到行情還是比較冷淡的,還有中介在門口拉客,讓我們去看另一個樓盤——十一街區。

信義嘉婷購房群體中,年輕人居多,置換的也比較多,有嘉定老城過來買的,嘉定本地人有錢,因為動遷房多,他們都不願意貸款,購買力還是比較強,還有買不起普陀的外溢需求,周邊沒有地鐵,需要開車出行。2015年五六月當時開盤價是2萬,也差不多翻倍了。

嘉定老城區次新房東潤舒婷,90平米,賣340萬,單價3.78萬,上海的遠郊新房二手房相比都沒有什麼明顯的價差。

第三個盤,十一街區,3.8-4.2萬/平米,都是小戶型,最大89平米,剛需盤。有購房者說,項目走到地鐵口要20分鐘。現場人氣比較旺,主要靠中介帶人,小戶型本應該是最好賣的,都沒有賣完,可見市場的認可度不是很高。

上海的5個新城只去了3個,另外的2個南橋和南匯沒時間跑了。

4、寶山區

本來是去看萬科啟宸,不過第二天才開放售樓處,只能跟銷售員聊聊周邊的情況。

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如上圖所示,萬科,卓越、招商、雍和府,四個項目的地都不便宜,尤其是雍和府位置不如萬科,但地價更高,壓力很大,招商主城項目進展很慢,和萬科拿地價都差不多是2萬,雲麓之城對外報價是3.93萬,一直沒有開盤。

據銷售透露,招商雍和府開盤160套,售價3.85萬/平米,聯排5萬,當天開盤實際上只賣了幾套,因為定價太高了,成了地產圈的反面教材, 閔行區萬科公園大道1月份開盤,賣4.7萬/平米,去化率也達到了85%。外環內的保利熙悅今年3月開盤才賣5.1萬/平米,雍和府這麼偏遠的地方賣到將近四萬,城區內誰會來買?所以對雍和府的衝擊很大。這個價格買雍和府的也只有寶山本地人,因為附近沒有什麼商品房,拆遷房品質不高,都是想置換。

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這個地段到寶山區政府開車20公里,再開車12公里就到蘇州太倉了,現在沒有通地鐵,到南京西路開車30公里,上班確實是偏遠了點,賣近四萬,難怪沒人買賬啊。

5、內環

由於時間原因,內環、中環、外環沒有去踩新房,主要跟中介瞭解二手房市場,畢竟上海已經是存量房市場,二手房完全能夠說明市場走向。

“信義房屋”王曙光剛賣了一套馬當路附近的公寓,120平米,小區只有兩棟,1995年的樓梯房,屬於典型的老破大,半年之前掛牌795萬元,沒人要,一個月就降到750萬,有人看但沒人要,最後645萬成交,比掛牌價足足少了150萬,如果沒人買,現在還得降價。

在市場瘋狂時,老破大漲起來慢,而在市場低迷期,老破大跌起來比誰都快,屬於典型的垃圾股。關鍵是太難賣了,小王說要找到人接盤真的要靠運氣。

老破小也很難賣,馬當路附近的西凌新村,1992年的房子,67平米,放盤價430萬,單價6.4萬/平米,沒人要。

淡水灣花園,鏈家上業主都掛十一二萬有什麼用,有人掛9萬多也沒有人買,中介推了兩個月賣不掉都不推了。

新天地附近,豪宅片區,地段稀缺,保值增值,有錢人住的地方,07年以來一直很穩定,不會受大環境影響,因為業主不缺錢,錢賣了不知道幹嘛,現在錢也出不去 ,所以達不到心裡預期就不會賣,掛牌的也不多。

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最有代表性的小區翠湖天地,成交均價在13-14萬之間。但翠湖天地2011年就賣到六七萬了,起點高,升值幅度不如普宅,也不如中環,但在調整期,地段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越是中心,價格越穩定。從2016年底到現在,兩年了,一直維持這個價格,同時期,其他區域的次新房至少漲幅都在30%以上了,但翠湖天地因為起點高反而沒漲。

另外,翠湖天地的成交量非常大,一般來說,幾千萬的豪宅成交量成交一套不容易,這麼高端的樓盤換手率也這麼高很意外,中介們根據跟業主們有限的接觸猜測,有可能是洗錢,還有一個原因,因為現在外匯管制,有錢人的資金也出不去,只能在國內買房,原有業主追求更高端的豪宅,或者套現出國,而現有的買家買豪宅保值增值。

6、中環

中環以古北為代表,傳統的豪宅片區,跟中介瞭解到,價格還是比較穩定,買家也都是改善型群體為主,學區房居多,而賣家也是置換到更好的片區,買新房,誰都知道,現在是賣掉二手換新房的好時機,買家看跌情緒比較濃,光看不買,而換房的一般也會先賣再買。

御翠豪庭,2008年單價2-3萬/平米,2015年小戶型就漲至6-7萬,大戶型5萬多,現在均價10萬/平米,成交價保持平穩。

據中介說,二手房市場比較低迷,去年古北附近的房子一般還價20萬,今年至少可以砍價三五十萬以上,降價空間更大了點,因為就算新房二手房沒有價差,同樣的價格,購房者也寧願買新房,小區更新,品質更高。比如前灘海景一號,才八萬多的價格,相比新豪宅,古北現在都算不上豪宅了,價格還更貴,當然沒人買賬。

“兩房1200萬,低於市價價幾十萬,買家聽了都沒什麼感覺,除非能低幾百萬,現在買家都轉到新房市場了,所以中介也在大力代理新房,二手房成交太少,做起來沒意思,我們也會推薦客戶買新房。”古北的一家中介人員跟我坦白說了實話。“古北片區都是十多年的房齡了,有錢人為什麼要改善到這裡,買這裡純粹是為了買學區,區重點學位,小房子,一房兩房反而好賣,首套剛需父母資助的成交也有。”

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據信義房屋統計,整個古北板塊,4月份才成交23套,300萬以下佔比達到43%。

附近的老公房這一輪雖然也漲了 ,但升值幅度跑輸次新房,漲幅大概60%,樓齡老,貸款貸不了30年。

中介說,古北目前滿2不滿5的房子放盤挺多,因為中環的房子漲幅大,業主賺的多,所以選擇高位套現,很多人當時買來就是投資。

7、外環

北新涇附近,靠近虹橋機場,二手房次新房價格10萬,別墅7萬,西郊寶成,7.5萬。老公房,九幾年的樓梯房,五萬多,跟鏈家瞭解到,砍價空間大了,成交量也降了,掛牌量增多,因為沒有買家消化,要低於市場價5-10%才能賣掉。從2016年下半年一直延續到現在差不多狀況,一個月一個門店才成交兩三套。

新涇苑,1998年,老公房,6層跟2層最少差40萬。70平米,均價6萬,掛牌420萬,最後可能400成交。有個業主在松江開廠的,掛牌1400萬沒人要,去年急用錢,最後1250萬成交。但不急用的就不會急降價,這種筍盤很快就成交了。

8、浦東新區

陸家嘴板塊,看起來這麼高大上的地方,我沒想到卻是屌絲聚集地,小戶型和總價500萬以下的成交明顯佔據主流。500萬以下的房子佔八九成,90平米以下佔比也是九成,說明大家只能買的起總價低的小房子了,購買力越來越不足了。2016年11月,90平米以下的佔比只有66%。

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不過就價格來說,我發現陸家嘴現在的價格跟2016年12月份相比,其實還是漲了的,比如梅園三街坊當時的成交均價是8.7萬/平米,今年4月的成交均價是11.3萬/平米,世貿濱江那時是6.7萬/平米,今年4月是8.6萬/平米,一年半的時間,都漲了30%。

2

降價的邏輯

上海樓市比深圳晚漲半年,但跟深圳的調控節奏是保持一致的,我跑一圈下來總結髮現,調控效果有些相似的地方。

上海最開始領跌是從遠郊開始,包括松江,青浦,嘉定,寶山等外圍的二手房,邏輯就是,改善型群體需要置換,賣掉遠郊的房子,置換到離市區更近的地方,然後是外環的房子賣掉換中環,中環的人賣掉換內環,由遠到近,一環套一環。

(下圖是從網上找的今年1月上海新房房價地圖)

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當很多人都要拋售遠郊的房子時,誰去接盤?遠郊本地人購買力有限,通常是買不起市區房子的人,首次置業的,郊區急於賣房的人多,而買的人又少,所以郊區供大於求,最先降價。

而促使遠郊降價的導火索,就是政府調控,首先是限購,要麼有上海戶口,要麼有5年社保,導致滿足條件的剛需少了,然後是限貸,影響改善型需求,很多人必須要賣掉房子才有資金買房,賣不掉就買不了,連環套,而且賣掉了你有過貸款記錄再買房普宅首付要5成,非普7成,壓力也很大。最後是限價,新房限價,特別是高端豪宅市場,存在價格差,將很多需求從二手房市場引入了新房市場,二手房降了,遠郊的新房反過來也不得不降,相互作用的過程。

2017年,上海新房預售證被卡的很嚴,供應量很少,高端市場需求被壓抑,富人找不到好房子,今年3月份之後,上海突然集中發放了好幾個豪宅的預售證。比如大寧金茂府、信達泰禾上海院子、保利翡麗甲第等8個項目。

上海新樓盤現在都需要排隊拿預售證,高低價搭配,才能控制好均價平穩,這個跟深圳是一個方法,深圳的可以讓你開,但同一個樓盤,有可能不能同時網籤,高價的房子要搭配遠郊的低價房才能網籤。

綠城的人告訴我,一般新盤需要排隊半年才能拿到銷售許可證。

新房限價後,市區新房與二手房一般存在2萬左右的價差,關鍵是位置好,很多位於上海的核心區域,結果可想而知,很快就銷售一空。

融創的人跟我說,融創濱江壹號院,今年4月份開盤,單價10萬,225套,409個號,一次性付款,開盤就售罄了。

這個現象跟深圳一樣,豪宅中籤率低的跟股市裡打新股一樣,幾千萬一套的房子跟買白菜似的,只能說一線城市中,聚集的有錢人太多了。其實北京也是如此,普宅跌,豪宅卻逆勢上漲。市場上不缺房子,卻缺好房子,尤其是核心區的豪宅,賣一個少一個,在政府送來的福利下,看得見的價差,買到就賺到。

所以上海現在的情況是,市區的中高端樓盤賣的好,萬眾矚目,遠郊的普通盤大部分日子難過,門庭冷落。

我跟房企交流,基本上都認為是因為市區價差大,反而凸顯出了高性價比,本身中高端客戶群體需求大,房票珍貴下,大家會咬牙往上跳一跳,改善型需求從二手房向新房市場轉移,而遠郊幾乎沒什麼價差,性價比不高,又依賴於剛需群體,但剛需青黃不接,有限的剛需寧可買市區二手房,也不買遠郊新房。

北上深有個共同的特徵,為了控制房價穩定,豪宅限價較為嚴格,但普宅反而沒有明顯的價差,所以結果就是富人得了便宜,而剛需承受著市場價,這怎麼能不加大貧富差距呢?畢竟價值三千萬的豪宅,現在讓利兩千萬賣給上班族,普通人依然夠不著,但富人轉手就多賺了一千萬。

我拿2016年上海成交數據做了個對比,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現在500萬以下的成交佔比在上升,800-2000萬的成交量明顯減少了,但富人買豪宅反而漲了,這跟我在北京深圳看到的情況一樣,也就是兩極分化,富人越富,窮人越窮,中間階層已經透支非常嚴重。800萬就是一個檻,80後這波人基本上改善完成了,剩下沒有改的大部分也改不起了,所以短期二手房價想要再上一個臺階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現在富人都在等著新房撿便宜。

3

新房帶來的壓力

大家都關心上海現在降價降到位了沒,什麼時候買房合適?

二手房市場是這樣,新房供給量大的時候,二手房成交就縮減,新房少了,二手房成交量就增加了,兩者此消彼長。所以我們先來看下決定上海新房供給的土地供應計劃。

“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上海新增各類住房170萬套,要比“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增加60%左右。為此,住房用地供應預計供應5500公頃,比“十二五”期間增加近20%,平均每年供應超過一千公頃。其中商品住房用地2000公頃,租賃住房用地1700公頃,保障性住房用地1800公頃。

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其中商品住房的45萬套,相比十二五是基本持平的,只是租賃房保障房大幅增加了。

45萬套,平均每年9萬套,但2016年上海商品住房新增供應是6.87萬套,2017年新增供應只有3.4萬套,同比直接腰斬,所以如果想要完成45萬套的供給計劃,那2018-2020就要供應34.7萬套,平均每年供應11.6萬套。

今年的供給量也沒跟上,第一太平洋戴維斯的數據,一季度,商品住宅供給量只有67萬平方米,如果按照這個進度下去,45萬套又完不成,你們上海的業內人士跟我說,上海以前就很少完成過土地供應計劃的好嗎,所以不要太認真

看看近兩年的土地出讓,2017年雖然比2016年增長了,但總量依然沒多少,而且增加的主要是保障房用地,商品房用地是大幅減少的。2017年住宅用地供應613公頃,比上年增加16%。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483公頃,比上年增加114%,佔全市住房用地供應 79%,商品住房用地供應130公頃,佔全市住房用地供應21%,比上年減少57%。跟計劃平均每年超過一公頃比又差了一大截。

相比2016年地王頻出,2017年上海的土拍市場確實是降溫了,樓面地價平均降了1萬塊。

因為政府為了調控市場,對房企拿地也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比如規定房企拿地必須是自有資金,還要綜合評判房企的實力,還要求房企自持一定比例物業,中小戶型佔比要達到六七成等等,這些規定對房企的資金實力是個很大的考驗,基本上讓小房企淘汰出局,只有大房企還能玩一玩,但也沒那麼衝動了。

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而最突出的特點是,2017年賣的最多的是租賃房用地,而且基本上是上海國企拿的,上海正在大力推進長租公寓的發展,優先保障租賃房用地。但我認為,租賃房和商品房是兩個沒有競爭的市場,短期可以補充,但長期替代不了,畢竟丈母孃也不希望女兒一輩子在出租屋裡住。所以對於這個45萬套和170萬套的中期計劃,也不要抱有過多的期待。

我為什麼要先跟大家講這個十三五規劃,意義在於說明上海的中長期,我還是看好上海,雖然很多人說上海已經老齡化很嚴重了,活力不足了,金融中心已經被北京搶走了,各種理由不看好上海,但它始終是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上海,是長三角的中心,是江浙資本首選的去處,不要過度悲觀錯失了良機,因為每一次調整期,都是你入市的好時機。

所以我們重點還是把握當前的市場,看短期會不會供大於求。

必須承認,跟北京一樣,上海的調控力度很大,短期內看不到任何放鬆的跡象,房住不炒的中央指導精神,會很好的落實下去。

根據上海房協的報告,2017年上海對預售證發放的嚴格管理,直接造成了上海市場成交量的大幅下降。這對房企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上海的大部分房企2017年都沒有完成預定的銷售目標,而且嚴控預售證讓市場累計了大量未上市樓盤。

上海房協報告稱,據企業統計,2017年上海約有 172個項目達到了預售條件但沒領到預售證,今年預計還有25個項目可以達到預售標準,這樣市場就會形成一個190個左右的項目,約1000萬平方米體量,6000億元貨值的“堰塞湖”。

目前預售證發放還沒有明顯的放鬆,一位負責青浦區的房企人士告訴我,他知道的青浦能售的就有8個項目壓著不發預售證。

但總要上市的,不可能一直不賣,所以終究會形成供應,預計今年就會逐漸加大入市量。

而需求方面,上文也說了,限購導致剛需減少,限貸使一般的改善型需求壓力也很大,所以整體上總量還是會在低位運行,只能說會隨著供給量的增加,而相應的增加需求量,但不可能有一個大的爆發。

這麼多的貨值,首先對郊區的二手房是個不小的衝擊,因為購房者會有預期,會繼續觀望,未來有新房可選擇,為什麼要買二手房呢?

其次是外環的二手房,然後是中環,二手房的調整估計還沒有到位,議價空間還會加大。內環因為地段優勢,而且近兩年來內環的豪宅價格比較穩定,已經處於橫盤狀態,所以是最堅挺的。

我們看下這幾年上海二手房的成交套數:

萬字上海樓市調研報告:一篇大雄文 說清楚2018年上海樓市走向

09年井噴後,2010-2012年三年保持低量,2013年放量成交31.6萬套後,2014年又下降,成交19.63萬套,2015年再度井噴,成交36萬套,2016年成交36萬套,2017年一下萎縮成交14.77萬套。

今年1-5月,上海二手住宅累計成交約6.6萬套,同比下降5.9%。我做個預測,2018年上海的二手房成交量也不會超過15萬套。因為下半年的新房估計比上半年還要多,只要有新房賣,買家就會轉向新房市場。

當下的市場,肯定是新房優先,因為有政府限價,對購房者來說,是個難得的時機,市區內只要與二手房存在價差的樓盤,我認為可以放心買,不要猶豫不決,特別是上海現在首套房貸利率還有折扣,這個在全國已是孤例了。

郊區,新房供給量大,可以不急於一時,多挑挑,沒有價差的樓盤暫時不要考慮了,好貨在後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