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通橋抗戰,因意外槍決1名商人,挽救了昆明,改變了二戰局勢

在歷史上,有很多不經意的突發事件,往往改變了歷史的走向,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像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提出的“蝴蝶效應”一樣。

一戰時期,一個英國士兵,曾將槍口對準毫無反抗之力的希特勒,卻沒有扣下扳指,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這位士兵因一念之差,改變了二戰歷史,希特勒奉他為救命恩人

惠通橋抗戰,因意外槍決1名商人,挽救了昆明,改變了二戰局勢

而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也曾有一個類似事件,一個商人,意外被槍決,而因槍決他的槍聲,改變了戰局,拯救了昆明,乃至改變了二戰形勢。

故事就發生在緬甸公路、怒江峽谷上的惠通橋上。

惠通橋抗戰,因意外槍決1名商人,挽救了昆明,改變了二戰局勢

作家蕭乾曾說,中國有千百條公路、數不清的橋樑,然而沒有哪一條像滇緬公路,也沒有一座像惠通橋那樣足以載入史冊。

惠通橋是西南絲路的要塞,民國時期,洶湧怒江之上的唯一一座橋。

惠通橋抗戰,因意外槍決1名商人,挽救了昆明,改變了二戰局勢

1942年,日軍在緬甸仰光大勝之後,一路沿著滇緬公路前進,期間雖遭到國軍第五軍200師戴安瀾部隊的阻攔,但依然直逼我雲南境內怒江上的惠通橋西岸。按照日軍的計劃,渡過怒江,佔領昆明,奪取重慶。

惠通橋抗戰,因意外槍決1名商人,挽救了昆明,改變了二戰局勢

日軍的計劃昭然於天下,重慶國軍政府很是驚慌。因為如果真的如日軍所計劃,渡過怒江,不超過10天可到達昆明,威脅重慶。惠通橋成為昆明乃至重慶的“生命橋”。

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炸燬惠通橋,是唯一的選擇,然而,惠通橋,是怒江上唯一一座橋,不僅是日軍進攻昆明的唯一通道,也是也是我眾多軍民撤退的生命通道。這使國民政府處於兩難境地。不到日軍攻橋時決不炸橋,成為高層共識。

惠通橋抗戰,因意外槍決1名商人,挽救了昆明,改變了二戰局勢

國民政府難,日軍亦難。強攻惠通橋必然會引發中國守軍炸橋。因此日軍採取化妝隱蔽暗渡佔領橋東以控制全橋的方案。這又給中國守軍啟動炸橋帶來巨大困難,敵暗我明,惠通橋的防守情況十分危急。

5月5日上午,日軍潛伏部隊抵達惠通橋西岸,伺機做好奪橋的準備,而此時,守橋國軍士兵無一人察覺。可以說,日軍已佔據了先機。

惠通橋抗戰,因意外槍決1名商人,挽救了昆明,改變了二戰局勢

然而,歷史總是在不經意間開了個玩笑。惠通橋的東岸來了一輛卡車,想過逆行江,遭到了守軍的阻止。車主商人據稱是有來頭的,不服從指揮還威脅守軍,守軍當眾給了他2個耳光。眼看過去無望,商人只能掉頭返回,然而可能因緊張,掉頭時與另個卡車相撞,在大橋上造成了堵塞。

惠通橋抗戰,因意外槍決1名商人,挽救了昆明,改變了二戰局勢

因為是特殊時刻,日軍隨時來襲,守軍不願耽擱,決定將卡車推下江。但車主死活不同意了,哭鬧起來。守軍也非善輩,立馬以妨礙軍務罪將其拉到江邊一通亂槍打死。

令所有人想不到,這一通槍聲,改變了歷史。埋伏在對岸,準備佔領惠通橋的日軍,聽到槍聲後,以為暴露了,立馬起來開槍射擊,強行奪橋。守軍也是一時驚醒,原來日軍已在面前。因日軍火力太猛,大橋已無法守住。於是點起預先埋伏好的炸藥,一舉炸燬了惠通大橋。

惠通橋抗戰,因意外槍決1名商人,挽救了昆明,改變了二戰局勢

沒了惠通大橋,日軍想度過汛期的怒江,難於登天,曾試圖架設浮橋,但遭到了中國軍隊的阻擊。只好形成了兩岸對峙的狀態,而這一守,就是2年。

惠通橋抗戰,因意外槍決1名商人,挽救了昆明,一個商人之死,意外的阻止了日軍的偷襲惠通大橋的計劃,炸燬了大橋,阻止了日軍的渡江前進。真可謂歷史的巨大巧合,這位商人要是在天之靈,知道自己的死亡,有這麼大貢獻,恐怕也安息了。

惠通橋抗戰,因意外槍決1名商人,挽救了昆明,改變了二戰局勢

為什麼說,惠通大橋的防守,具有極大歷史影響?

1944年9月松山戰役時,排長萬雲鵬發現一個日軍菸嘴,上面刻有一首中文詩:“長驅一路怒江邊,沿道三軍戮五千。遺恨惠通橋爆破,移長蛇怒髮沖天。”反映了日軍56師團被堵在惠通橋西岸的沮喪心情。

戰後,歷史學家才真正懂得惠通橋戰役的歷史意義。因為如日軍渡過怒江後進軍昆明,中國難有有力的抵抗。日軍佔領昆明後,可經下關取西昌,成都指日可下,重慶難保。

惠通橋抗戰,因意外槍決1名商人,挽救了昆明,改變了二戰局勢

這樣,整個二戰的形勢極有可能就不是現有史書所記載的情況了,改變了二戰局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