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吧,西方人這樣看待《易經》

智慧《易經》的西方解讀

《易經》被譽為“六經之首”,是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馮友蘭曾說,“《周易》不僅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更是世界的,不僅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更是未來的。

在西方,《易經》也早已聲名遠揚,早期由傳教士帶回傳播,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已極為風靡。

沒想到吧,西方人這樣看待《易經》

對於這本書,中國的評價主要有三個關鍵詞

▷ 大道之源

▷ 群經之首

▷ 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

正如國學大師、新儒家開山祖師熊十力所言“:中國一切學術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寶藏。”

可以說,周易對中國有著全方位而深遠的影響。但是由於傳播過程中的種種偏見和片面認知,中國民間多認為,《易經》是一部算命的書。現代人對《周易》的最大印象也是“算命”!即:八字算命、看相、測名等,極為降低了《易經》這部書籍的精神地位。

而西方讀者則認為,它是助人思考的“智慧之書”。

那麼,西方人究竟是如何看待《易經》的呢?

沒想到吧,西方人這樣看待《易經》

在1703年的法國皇家科學院備忘錄上,萊布尼茨發表了《二進制運算的解釋》,所用的例子裡,便有伏羲先天八卦圖和0——7八個數字的二進制表示的對應。

這曾在18世紀初的歐洲知識界引起轟動,1705年甚至有人撰文稱:“中國人失去了六爻的真正意義,一位歐洲天才為他們重新發現了這一知識。”

萊布尼茨將二進制看作“宇宙語言”,但他的二進制系統卻無法與後天八卦圖建立聯繫,他只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八卦圖的內涵遠非二進制數系可以完全模擬。

萊布尼茨二進制的偉大意義,則被現代飛躍式發展的計算機科學和互聯網絡所證實——它們的信息處理和傳輸,運用的正是二進制表示和算法。

《易經》不僅對數學史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科學界也享譽盛名。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對《易經》的評價非常高,他從科學角度評價這本書:“西方科學家做出的成績,有不少被中國古代科學家早就做出來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學家自幼學習《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學家們不曾掌握的一把打開宇宙迷宮之門的金鑰匙。”

在哲學領域有著非凡貢獻的唯心主義哲學的代表——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從哲學的角度評價《易經》,認為其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他說:“就人類心靈所創造的圖形和形象來找出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這是一種崇高的事業。”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吸收西方物質文明,而同時其國內易學演講所等組織活動亦更加積極,而且還有易學講義與月刊等書刊之流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韓復國,用伏羲氏八卦的四正卦(幹、坤、坎、離)做國旗的標誌,其意義尤為深遠,這對於他們的立國精神、文教、禮俗乃至

於奮發圖強的思想行動,都具重大影響與作用。

國外著名的心理學家曾這樣讚譽《易經》:

《易經》的精神對某些人,可能明亮如白晝;對另外一些人,則晞微如晨光;對於第三者而言,也許就黝暗如黑夜。不喜歡它,最好就不要去用它;對它如有排斥的心理,則大可不必要從中靈求真理。

總的來說,外國人對於讀《易經》的好處有以下幾點概括

▷ 提升自身修養

▷ 淨化心靈

▷ 轉換思路

▷ 解決難題

為了探索神秘而實用價值較高的《易經》

【言職課堂】推出《易經的源與流》課程

從易經的成書過程,從中醫、五行相剋等易經的精髓進行多角度講解介紹,發散拓展易經的發展和應用,幫助學習者理解易經的起源與發展,培養學習者的文化素養,思維方式。

沒想到吧,西方人這樣看待《易經》

進入言職課堂

國學易經淵源等你來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