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為何還這樣對孩子?原來要做好真的很難

文:悅琪


對兩個孩子要公平對待。卻在大寶拿起小寶的玩具時告訴大寶:這是妹妹的,不是你的。也許我沒有看到她失落的神情。


孩子在家不聽話,不能用“再不聽話我告訴老師了!”之類的話。卻每次控制不住時都會說出這句話。收穫的是孩子的恐懼和大吵大鬧,以及......該怎樣淘氣還怎樣淘氣。

不能對孩子大吼。卻控制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每次對孩子大吼。結果是越吼越皮。

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為何還這樣對孩子?原來要做好真的很難

再生氣也不能對孩子說我不要你了之類的話。卻在生氣時把孩子關在了門外,任孩子大哭,她當時肯定特別害怕吧。

不能打罵孩子。卻忍不住用了惡劣的語言罵孩子,甚至忍不住動手打了她。她的心裡肯定特難受吧。

孩子要求講故事的時候,有時候因為忙被我拒絕了。

說好的每天講故事,可有時候忙小寶的事經常忘記。

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為何還這樣對孩子?原來要做好真的很難

孩子問話要及時互動回答,可語氣裡卻多了一份不耐煩。

看著她在家瘋鬧,心裡會冒出“怎麼今天不上學”這樣的話。

育兒知識都懂,可卻還是忍不住做錯了。她也是個孩子,我怎麼這樣對她!

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為何還這樣對孩子?原來要做好真的很難

道理和實戰真的不一樣,要做好很難。凡是都貴在堅持,我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作用不是嗎?

努力做得更好,努力改正錯誤的,我在路上,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