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喝粥胜补药,这几种粥要常喝

粥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经长时间熬制,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方便消化吸收,而且能补脾养胃、去除身体污浊生清。“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春时宜食粥,有三方:

一曰地黄粥,以补虚。二曰防风粥,以去四肢风。三曰紫苏粥,能扩张毛细血管。”除以上三款粥以外,还可常食扁豆红枣粥、山药粥、栗子桂圆粥等

春天喝粥胜补药,这几种粥要常喝

山药粥

传统医学认为春季应当养肝,春季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而粥是以谷物加大量水或高汤熬煮,谷物中所含的淀粉得到充分的糊化,营养成分都溶在水中,胃肠可充分消化吸收,粥中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些健脾胃、助消化的食物或药物,其功效更能借着粥来发挥,进而起到很好的补益脾胃的作用。

地黄粥

原料:鲜地黄,白蜜、粳米、酥油各适量。

春天喝粥胜补药,这几种粥要常喝

地黄粥

制作方法:地黄洗净捣汁,每500克汁加入白蜜120克,熬成膏状收贮,封好,每次用10克。将粳米约50克煮粥,粥熟时加入地黄膏10克,酥油少许。于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保健功效:滋阴,养血,润肺。适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咯血,阴伤便秘等症。如为补肾肺用,可在粥中放入熟羊肾,切碎同食;如在粥中加花椒、姜则有温中祛寒、回阳通脉之效。

防风粥

原料:防风12克,葱白2克,粳米60克。

春天喝粥胜补药,这几种粥要常喝

防风粥

制作方法:将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成稀粥,加入防风药液(提前煮好)、葱白(洗净切碎),大火稍煮,调味即可食用。

保健功效:辛温解表,祛风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重者,症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周身酸痛等。因其能发表、祛风除湿,可用于老人周身骨节疼痛、头痛目眩等症。调味宜清淡。食用此粥时忌食油腻、生冷。风湿热痹症者不宜食用。

紫苏粥

原料:紫苏叶6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春天喝粥胜补药,这几种粥要常喝

紫苏粥

制作方法:沙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紫苏叶,煮沸1分钟,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另行烧水,加入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再加入紫苏叶液和红糖,搅匀即成。

保健功效:紫苏叶有散寒解表等功效,能扩张毛细血管,刺激汗液分泌而发汗,其浸液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苏叶与粳米同煮,有和胃、散寒作用。适于体弱者、偶感风寒者。

我国粥文化渊源流长。从黄帝始发明粥开始,喝粥在我国延续积累了几千年,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粥逐步由食用慢慢发展成为药食两用之品。我国南北方都有吃粥的习惯,多种多样的粥,既体现了百姓日常的生活智慧,又体现了养生智慧。

《粥疗歌》

清代养生学家曹慈山先生撰写的《粥疗歌》,朗朗上口、保健养生知识丰富,抄录如下,与大家一起学习。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若要皮肤好,大米煮红枣;

气短体虚弱,粥里加山药; 心虚气不中,桂圆煨米粥;

要治口臭症,荔枝粥除根; 清退高热症,煮粥加芦根;

血压高头昏,胡萝卜粥灵; 防治脚气病,米糖煮粥饮;

肠胃缓泻症,胡桃米粥炖; 头昏多汗症,煮粥加薏仁;

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歌中个别食材与我们现在食材略有差异,请大家认真研读、对症食用,袪除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图片源于网络

1、王志华,李彦知,杨建宇.杨建宇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赏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J〕 2012 03

2、王安兰.春季防病喝“三粥”山东食吕科技〔J〕2003年第4期

3、温信子.粥膳本草经--中国粥膳养疗速查手册.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M〕2007 07

作者信息:张光成 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