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怎么又被平均了?了解一下“平均数”

最近,在进行一项关于居民收入、消费支出和有关心理的课题研究。

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包括:一方面要收集各地官方统计数据,一方面还要进行样本调查。在今日头条和悟空问答中,涉及这个主题的问题有不少,同样被列入了资料收集的范围,比如:

  • 如果在余额宝存30万,每天靠利息能生存下去吗?

  • 500万存银行,只靠利息能生活吗?

  • 有200万现金,有没有可能在不工作只理财的情况下使得下半辈子无忧?

  • 在中国身价多少才能衣食无忧,实现财务自由?

  • 在哈尔滨,月薪6000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在哈尔滨家庭月收入16万是什么感觉?

  • 青岛市2017年平均工资会是5199元,还是5318元?

  • 青岛生活成本每月多少钱?

  • 济宁有多少百分比的人能月收入能达到6500以上?

收入怎么又被平均了?了解一下“平均数”

先不说研究进程和结论怎么样,单是在数据收集整理和样本调查过程中,就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值得再开一个课题进行研究,那就是所谓的“被平均”现象。而且,被平均现象体现在不同的两个方向上,看似非常矛盾。

一个方向是,当提到官方统计的收入数据时,有大量的网民抱怨被富豪们平均了,说统计数据高了;

收入怎么又被平均了?了解一下“平均数”

另一个方向是,当提到官方统计的消费支出数据时,又有大量的网民认为也被平均了,说统计数据低了。

收入怎么又被平均了?了解一下“平均数”

而且,去网上搜一搜,被平均是一个被吐槽的高频词,在涉及人均收入、人均存款、人均居住面积等等方面,存在较普遍的对官方统计数据的不理解、不信任。

我们在这里不想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到底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如何,已及与统计技术有关的细节怎样。我们现在只是把统计中的“平均数”常识告诉大家,由大家决定是否进行一些必须要的认识上的调整。

在统计学中,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个基本概念。下面我们结合一组数据进行解释说明。

假设有兄弟七人,2017年的收入分别为30万、9万、8万、7万、6万、6万、4万。

接下来很简单,平均数就是把7个数加起来除以个数,计算一下就是10万。

中位数是指把一组数据按照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以后,居于中间位置的数据。这个例子中我们已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好了顺序,很简单就可以找到中位数是7万。

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数据。这个例子中6万元出现了两次,是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么众数就是6万。

收入怎么又被平均了?了解一下“平均数”

举这个一个小小的例子,大家就可以感受一下。如果作为官方统计数据,说这七个兄弟的平均年收入是10万,这兄弟七个会怎样感受?估计低于10万的兄弟6个都得说被平均了。

事实就是这么回事,平均数受到极端数值的影响,导致多数人感受不真实。而对于中位数和众数,由于是排序和统计个数的原因,比如本例中的7万和6万,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所以,下一次遇到被平均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我们是处于排序中的什么位置?是不是众数?而不能一味地吐槽。

收入怎么又被平均了?了解一下“平均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