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太高還是房企保守?四月以來北京土地頻頻流拍

土地流拍案例增加

剛剛過去的4月份,全國多地土地流拍。除北京外,“五一”前杭州臨安兩宗土地流拍,成為杭州今年首次土地流拍。而在5月8號,成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出讓兩宗商用地塊,一宗262畝商用地宣告流拍。

土地流拍的原因是什麼?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第一個原因是嚴厲的限購,住房按揭的條件非常嚴格,住宅貸款的基準利率也在上升,而且審核也從嚴,導致了購買力在下降。第二個原因,這些流標的土地,基本上在偏遠郊區,屬性比較複雜,在整個資金面收緊的情況下,相對而言質量不是很好、屬性不是很好的土地,流標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

地價太高還是房企保守?四月以來北京土地頻頻流拍

房地產商向房屋運營商轉變

這也說明:房地產行業開始轉向理性,拿地、賣房,賺鉅額差價的時代已經過去。政府出臺各項政策鼓勵房屋租賃市場發展,房地產商向房屋運營商轉變,也成為行業新趨勢,一些房地產商開始增加自己持有項目的比例。

但作為全國首個企業自持租賃住房項目,萬科翡翠書院在開啟預租時,90平方米“月房租1.5萬元起”“十年租金180萬元起”的價位,還是引起了熱議,大部分租房族認為價格太貴、不親民。而在房地產業內人士看來,即使這個價位,還是覺得不掙錢。

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雲峰說,業內看好長租公寓項目,但目前盈利有困難,“業內還沒有看到做長租公寓掙錢的情況。”

回報率低導致長租公寓不掙錢

長租公寓為什麼不掙錢?主要就是回報率低。比如北京,年租金****率甚至僅百分之一多一點。張大偉認為,企業自持住房模式是一個階段性產物,未來很可能會消失。

張大偉分析指出,拿地的時候,部分房企認為當時的政策不會嚴格執行,政策有寬鬆的可能性,可以以租代售。但是在後來的市場發展過程中,也出現過一些企業變相以租代售,被政府叫停,體現了北京市政府對於樓市調控的堅決性。這樣來看,這一批土地,核心代表就是四宗百分之百自持的土地項目,現在來看肯定是虧損,只是虧損多少的問題。自持是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階段性的產物。目前,國家又供應了一些集體型用地,在土地出讓的時候就設計為租賃房土地,地價比較便宜。

房地產業期待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產品

推進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是國際通行的做法,有助於盤活住房租賃存量資產。陳雲峰說,房地產業現在對此寄予厚望。開發商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拿到一部分資金。業內對資產證券化千呼萬喚,但現在只是破冰,大規模的推開還是一件難事,值得政策面和行業更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