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之死祕聞——幕後策劃中,有一個人是太監,但並不是高力士

馬嵬之變

入相,沒有了那個能幹又奸詐的李林甫;

出將,沒有了那個能幹又忠誠的王忠嗣。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

安史之亂帶來的衝擊是空前的,不僅僅是東都洛陽,首都長安的失陷,還有朝野內外政治軍事勢力的徹底重新洗牌。這種洗牌,對於大唐王朝的千秋基業來說是一種苦澀和無奈,然而對於憋屈已久的太子李亨來講,卻帶來了一個壯大自己的機遇。

太子身邊,有一個貼身太監,叫做李輔國。我們翻閱史書的時候發現,很多時候太子李亨對太監李輔國有一種盲從的態度。李亨對於李輔國的倚重與信任,是讓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件事情。

楊貴妃之死秘聞——幕後策劃中,有一個人是太監,但並不是高力士

李輔國劇照

而事實上,從小得不到父母溫暖的李亨,只是一個受到原生家庭影響很大的普通人。

人的家庭,可以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原生家庭,也就是自己父母和自己本人組成的家庭;作為原生家庭的兒女,長大成人找到配偶結婚,另行組建的家庭,就叫做新生家庭。原型家庭對於一個自然人的性格養成影響極大,來自於童年時期原生家庭的過度高壓,過度溺愛,過度保護,都會對於一個人性格的養成,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李亨的性格是非常典型的,受到原生家庭影響很大的那種類型。李亨從小,對於周圍的一切就抱有一種懷疑和不安。從小離開親生母親生活,從小不被皇帝父親喜歡;長大之後幾十年如一日做一個弱勢的太子,生活在奸相李林甫,楊國忠的陰影和打壓之中。正因為如此,李亨不信任親人,不信任朝中的大臣,不信任邊疆的軍頭。轉而,他只信任他身邊的如同李輔國一樣的太監,這些看上去沒有任何威脅,而又失去了性別的人。

李輔國是一個心機很深的人,也是一個手段狠辣的人,他在早於安史之亂的很多年裡,就刻意經營自己在京城的關係網,在朝廷上下積累了相當的人脈,比如龍武大將軍(中央警衛團團長)陳玄禮就是其中一個。

陳玄禮是李隆基的貼身近臣,也是負責皇帝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之所以有如此特殊的地位,是因為早在四十多年前誅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的政變中,年輕的陳玄禮就隨同同樣年輕的李隆基立下大功。應該這樣講,唐玄宗和陳玄禮是一起摸爬滾打長大的發小,從青年到老年,兩個人一起經歷了宮廷政治鬥爭中的刀光劍影,又一起經歷瞭如日中天的大唐繁華景象。在長安城破前夕,唐玄宗倉皇出逃,西去四川,這個時候陪在皇帝身邊的,就是玄宗的發小陳玄禮。

楊貴妃之死秘聞——幕後策劃中,有一個人是太監,但並不是高力士

王璐瑤版楊貴妃

關於這一段歷史,歷代有很多爭議,但我們採信一種更加符合常理的說法。那就是太子李亨,太監李輔國,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在這個期間是進行了密謀的。換句話講,導致楊貴妃之死的馬嵬之變不是偶然的士兵譁變,而是被壓抑多年的太子的一次強勢反彈。當然這種反彈並不是單純的政變,而是在安史之亂的大背景下,李亨目睹唐玄宗任用奸相,寵愛楊貴妃而最終誤國誤民的一種正義之舉。政變的目的,一是除掉楊氏兄妹,二是為自己接下來的接班上臺製造輿論。

楊貴妃之死秘聞——幕後策劃中,有一個人是太監,但並不是高力士

林芳兵版楊貴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