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窮不走親,富不回鄉”, 現在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很多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都是幾千年的生活經驗積累下來的。其中一些,即便放到如今,也仍是很有道理,比如這句“窮不走親,富不回鄉”。

農村老話“窮不走親,富不回鄉”, 現在還有道理嗎?

這句話字面意思比較簡單,就是說人窮就要少走親戚,富裕發達了少回家鄉。那麼,為啥要這樣說呢?

首先來看下“窮不走親”。在現實中,跟這個意思相近的,就是同學會。畢業後同學聚會,最積極組織、參與的,一般都是畢業後混得比較好的。而混得不好的,“窮”的,很多就不參加。走親戚也是一樣道理。家裡窮的人,去別人家走親戚,會處處被人看不起。有的人,明知道你的情況,還會故意當眾問你的工作、收入、房子、車子等等問題,彷彿就是故意等著你出洋相。尤其是跟有錢的親戚同到一家走親戚時,能明顯感覺到自己和他得到的待遇不一樣。

農村老話“窮不走親,富不回鄉”, 現在還有道理嗎?

到了現在,很多人還是覺得“窮不走親”說得很有道理。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們認為,就是因為“窮”,才要多走動,跟著別人學習,為自己以後的發展增加人脈和助力。

哪個說法更有道理呢?這個也不好說,只能說看個人吧。

“富不回鄉”,猛一聽,跟有個成語“衣錦還鄉”是矛盾著的。衣錦還鄉是說,發達了就趕快風風光光地回老家,在鄉親們面前漲漲臉。但其實,衣錦還鄉之後呢?意味著連綿不斷的麻煩。

農村老話“窮不走親,富不回鄉”, 現在還有道理嗎?

比如說農民歌手大衣哥,成名後每年收入百萬,但依然像普通農民一樣住在農村老房子裡,還自己下地幹活。掙錢多了,對於村子裡,他自掏腰包給村民修路、建學校等等。但一些村民,覺得大衣哥有錢,紛紛找他借錢。還有人稱,借了大衣哥的錢,就不打算還了,就因為他有錢不差這點。

借錢的多了,大衣哥也受不了啊,於是便和村民出現了很多矛盾。

大衣哥的例子,就是對“富不回鄉”的很好解讀。一些農村有錢人,就因為掙了些錢,村裡凡是有點事,都要他們出錢出力。

對於這句“窮不走親,富不回鄉”,你有什麼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