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违约”,火药桶在奔跑,违约潮何时又能缓和?

“排队违约”,火药桶在奔跑,违约潮何时又能缓和?

银行同业反馈,前期出台的众多的监管文件已经开始影响到业务!如果说17年是预期监管,其实业务还是可以,那么18年则是指标监管,业务做不了了。监管要求银行给明确压降规模的时间节奏,而且这个节奏甚至快于银行理财资产到期的节奏。

对于最大的金主银行来说,目前存量业务平稳落地的难度较大,新增更是无从谈起,对非标融资慎之又慎,业务空间基本管死了!奈何?

违约事件屡屡爆发,行业有句笑话叫“排队违约”,火药桶在奔跑,违约潮何时又能缓和?

(一)奔跑中的火药桶

1.1历史进程中的城投

今天对于持有15耒阳债和15耒阳城投债的投资人而言,应该是比较艰难的一天。

早盘市场传出关于耒阳市财政资金紧张、拖欠在职公职人员工资的传闻

后,各群顿时热血沸腾,近期信用市场过于沉寂,利率走势过于平淡,桃色八卦已经不足以刺激金融民工的欲望,吃瓜群众需要新的事件刺激肾上腺素。

各路监管已经在各项文件上把城投枪毙了好几次,然而这么多年来,眼看着过剩产能被点射、民企被扫射,城投债券像有金身护体,稳而不倒,笑看风云。

信评主管们先后经历云南、内蒙、东北、江苏、湖南、贵州、天津、甘肃等多省份关于平台债券的风险冲击,先后亲自毙掉县级、市级甚至省级多个城投债券,然而18年来随着民企风险的无序放大,恍惚间他们觉得还是城投和国企稳。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看看各家的持仓,80%以上是各类城投债。城投的存在是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历史产物,这个问题一日不解决,城投会有一直存在的必要。

对此上峰心知肚明,市场也知道上峰心知肚明,上峰也知道市场知道上峰心知肚明。

所以才有卖方老司机说“城投债券下半年有望迎来较好的配置时机”。

不过对于15年以后发行的、法律上要跟地方政府信用关系切割的弱资质城投债而言,其估值的波动恐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然而存量规模过大,“开正门”、“堵偏门”赶不上债务到期的速度。

迫于终身追责压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压力,各地政府都不愿意打破刚兑先从自家开始。现在是“面子比里子重要,先捂一个是一个”

以前我们还可以靠非标、靠资管、靠融资租赁,现在窗户都关上了,还能兜得住吗?

下午收盘的时候,收到一个债销老司机的信息,“XX地级市城投PPN项目,预计6月发行,费用可谈”,不知道这个“费用”是啥意思。

1.2房地产这个大胖子

近期公布的五月份房企销售排行榜以及百城土地成交数据,销售数据继续靓丽,土地成交依旧火爆。看股票的卖方老司机说,销售和拿地继续向龙头集中,继续看好地产龙头。

可是说好的限购限售,说好的资金紧张呢,怎么销售这么棒,拿地这么猛?

这轮销售火爆还主要是二三四线的贡献,棚改的货币化安置和一二线限购导致的外溢效应,是地产销售依旧相对较好的主要原因。那么是否存在需求透支的情况呢,如果货币化安置消退后,三四线又该何去何从,毕竟部分三四线房价的涨幅已经严重超过区域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而区域经济活力不足以吸引新的人口流入,房屋的销售和房价的涨幅没有坚实的支撑。

近期也跟布局三四线的几个房企做了交流,他们内部也在研究三四线需求透支后的对策,当务之急的对策就是加快周转,不留存货,跟政策和需求消退赛跑。

当然他们加快周转却又有另外不得已的苦衷。资管新规下,表外资金回表,非标逐步减少,而受制于多项因素,表内信贷额度有限,债市风险偏好规避,发债难于上青天,境外发债杯水车薪,表内贷款看企业规模看排名,所以大家拼命做规模,规模即是江湖地位,有了规模才能入得了资方的法眼,君不见融创、泰禾、阳光城这么拼命,不就是为了保住规模,保住筹资的门槛么。

“排队违约”,火药桶在奔跑,违约潮何时又能缓和?

就像骑自行车,太快了容易车毁人亡,太慢了容易被别人反超挤出赛场,如何把握平衡并保持速度是一门技术活。然而绷得太紧,时间长了就容易出事情。碧桂园的内部文件引的市场一片哗然,而南京万达茂分公司总经理的跳楼传闻,不知道有没有给热衷于快周转、追求KPI的房企老板们一点警示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其对民生的影响、对土地财政的贡献、对金融体系的辐射、对上下游行业的拉动,远高于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所以这么多年,尽管政府N轮调控,房价还是顽强的上涨,房企还是顽强的做大

相比于枯燥无味的制造业,除了摸不透的政策调控(其实这些年房企也摸透了),房地产行业的商业模式一直稳健,以至于某位信托老司机从不做房地产后,再回过头来看,还是房地产行业最踏实,看得见的房子,看得见的货值,房地产信托硬的像块砖

要不然融创不会前赴后继的介入佳兆业、雨润、绿城等多个同行的困境重组,一句话,这个行业太特么的赚钱了,毕竟没有哪个行业经历多年调控依然可以承受10%以上的融资成本。

看着债市对于民营房企的一致性规避,看着房企排行榜上不断刷新的销售额和土地成交的火爆,到底是债市老司机过于谨慎,还是房企老板们过于乐观?

二毛说,也只有房地产行业能够容纳那么多AAA的民企,今年对于很多负债端稳定,而风险识别能力优秀、抗风险能力强的机构而言,是值得收获的一年。

1.3狂欢的过剩产能

五月中旬的时候,偶遇一位在XN水泥工作的师兄。闲谈中问起今年水泥行业的盈利情况,胖胖的师兄略带羞涩的说的“今年我们行业的利润要争取做到历史新高”,行业上一次历史利润新高还在温相四万亿时期的2011年。

大家可以看下自2010年以来水泥价格月度走势图,如果今年价格不明显回落的话,水泥行业盈利争取创历史新高的勃勃雄心,是有八成把握能够实现的。

现在再将钢铁、煤炭和水泥等行业为过剩产能不知道还合适不合适,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过剩产能行业竟然有如此多的盈利。

钢厂的毛利能够做到1000元附近,并且持续很久,水泥厂的利润创历史新高,煤价飙升逼得电厂联名上书以及发改委多次喊话。真是旧三年,新三年,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2018年在众多传统行业中,日子过得最为舒服的应该是这些所谓过剩产能行业。前期的自然去产能叠加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关停,行业产能出清已经达到较好水平,在需求不差的背景下,供给端的小幅收紧,即令价格大幅增长。

当年亚泰、冀东和北方水泥因为联合锁窑,被发改委发垄断局处于巨额罚款,原因是涉嫌经营者垄断。如今打着环保的名义,冬季的错峰生产已经延续到夏季,价格不好的时候,在行业协会感召下,大家坐下来对策就有了,以前叫限产保价,现在叫环保关停。

水泥的下游各省混凝土协会多次上书,电煤的大户已经联名写信给发改委,只有钢材的大户地产和基建可以默默承受。不知道南方水泥有没有后悔当初非要切入账款混乱的商混领域。

依靠停产限产就可以拉升价格,还谈什么降本增效、技术改进,幸好是水泥同质性强,没有太强技术含量,圆珠笔芯恐怕我们还是造不出来吧。

那些国企笑的合不拢嘴,钢铁的资产负债表已经开始修复,煤炭因为历史负担重修复比较缓慢,水泥行业除了依靠并购起家的中国建材,全行业杠杆几乎没有压力。

对于过剩产能信用风险的担忧,早已不是今年信用市场的主话题。

1.4脆弱的新能源

过于依赖政策的行业和企业,最终会被政策所反噬。多年前的华锐风电、超日、赛维、天威到最近的凯迪生态。风电、光伏和生物质发电,这些新能源企业,前期依靠政策补贴春风,玩着概念,故事讲得风生水起,然而一旦政策风吹草动,立马各个露出原形,一副死给你看。

近期光伏新政的横空出世,打得行业猝不及防。有大佬联名上书,有大佬急上投名状,有股票连续跌停,有债券被抛售。

行业一片迷茫和悲观景象,政策的多变,预期的不稳定,行业分析师们一定很崩溃。

11~12年光伏行业的惨状尚历历在目,如今强势的政策收缩,行业内企业又将何去何从。

这些年随着国内装机容量的扩大,厂商又开始大肆扩张产能,下游的组件明显过剩,而且还面临欧美双反的威胁;而依托于产业链,做光伏电站BT和BOT的企业,其垫资运营模式也面临资金链考验

倒卖路条倒卖批文的赚钱了,这次又是哪些企业会先倒下呢?哦,已经有倒下的了,海润光伏!

(二)违约潮何时缓和

违约潮何时能缓和?违约是近期市场最关注的问题。当然,市场还是有分歧,有些机构认为违约已经到了要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了,所以希望政策出来缓和一下;有些机构则认为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华创证券资管部屈庆老师认为:

(1)金融去杠杆的目的是为了宏观去杠杆,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违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如果不出现违约,那么教科书要重新写了。而且如果宏观去杠杆要持续2-3年的话,违约事件也可能贯穿其中。

(2)违约的不仅仅是民企,也包括国企。只要是过去几年过度融资的机构,盈利又非常不好的机构,都面临再融资收紧导致的违约风险。当然,由于民企的融资渠道一直是比国企差的,所以民企违约风险也就更大一点,这个特点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3)后期的违约风险如何演化?市场具有惯性,如果政府不出台相关政策来缓和企业的融资压力(现在就是融资渠道荒),叠加后期还有更多的企业融资到期,那么违约潮可能还会持续甚至更大。屈庆老师认为在经济和就业都比较平稳,政府也意识到违约是宏观去杠杆的应有之义进而具有一定容忍度的背景下,暂时不会出台什么缓和融资压力的政策(即使有,银行愿不愿配合也是个问题,也会滞后),所以

违约潮还会加剧。至于什么时候,政府会出手,我们只能跟踪,无法预测。

(4)后期需要更关注房地产行业和城投平台。虽然房地产市场现在很火爆,但房企负债率高,后期到期的债务压力大。而且现在房价处于高位,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泡沫是非常严重的,未来一旦开始下跌,对房企的影响就很大了。结构上也分化严重,毕竟现在地价高了很多,没有实力的房企根本就拿不到地,那么现在房地产看似火爆的行情和他们也没什么关系。城投平台的风险就更明显了,这里不再多说。

综合而言,违约潮暂时缓和不了,何时缓和,我也不知道,只能跟踪,做事后的确认而不是提前介入。惟愿踏实做事的企业能平稳的渡过违约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