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藍印普洱茶身世探討:究竟是邊境茶,還是1984年前勐海茶廠出品

​一直到今天,水藍印七子餅茶的身世,還是一個具有爭論性的話題。在90 年代前後,這批茶第一次出現在香港時,對於身世的問題,就有一些故事了。

今天,我們就由國家高級評茶師、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櫃魯文鋒老師來和我們講講水藍印七子餅這款茶的故事!

水藍印普洱茶身世探討:究竟是邊境茶,還是1984年前勐海茶廠出品

▲水藍印七子餅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歷年收藏了百年宋聘號、1952年甲級紅印、50年代無紙紅印、88青餅等珍品老茶,堪稱名副其實的“普洱藏家”!

如果以當時擁有這批茶的香港茶商的說法:水藍印七子餅大約是早期的勐海茶廠生產的茶品,有“美術字”內飛,而且從茶青特殊的苦底來判斷,與福祿貢茶相類似,所以應該是鳳山一帶的茶青。

至於倉儲處有二:香港與泰國的曼谷。

水藍印普洱茶身世探討:究竟是邊境茶,還是1984年前勐海茶廠出品

▲內票與內飛

如果根據實際茶品來看,水藍印七子餅的筒包方式有兩種,一為鐵絲捆綁,一為竹篾捆綁。

水藍印普洱茶身世探討:究竟是邊境茶,還是1984年前勐海茶廠出品

▲竹篾捆綁的一筒水藍印

餅身特殊,重量為400 克,單一茶青,茶青較細嫩,餅模正圓;包裝紙的紙質為十字網紋棉紙,油墨的印刷技術較差,少部分字體印刷不清楚,或筆劃的粗細不一致;字體遇水容易泅開,所以油墨屬於水溶性。

拆開包裝紙時要小心,因為茶餅容易散開。

水藍印普洱茶身世探討:究竟是邊境茶,還是1984年前勐海茶廠出品

▲水藍印七子餅

爭議性的話題,就從上一段的描述開始。

首先有茶人指出,七子餅的重量鮮有400 克的,而且沒有見過勐海茶廠的七子餅有這種包裝紙、印刷方式,以及餅模;此外茶湯表現的性質也與一般七子餅不類似;而且餅身容易散開,除了如7532七子餅這種以嫩尖為主的茶品外,散茶重新壓制比較容易造成這種現象。

更直接地,還有茶人指出有一款泰國的鴻泰昌餅茶,不論包裝紙、印刷油墨、餅模、茶青配方等方面,都與水藍印七子餅不謀而合。因此一段時間,水藍印七子餅忽然被歸入“邊境茶”的行列,身價也一落幹丈。

水藍印普洱茶身世探討:究竟是邊境茶,還是1984年前勐海茶廠出品

▲鴻泰昌餅茶

為了這個惱人的問題,當年,鄧時海教授品飲比較了將近十種鴻泰昌系列的茶品,可是意外地並沒有發現任何一片鴻泰昌的餅茶,有類似水藍印七子餅的口感。

而且如果以鴻泰昌餅茶的標準來看,那麼水藍印七子餅就是相當優質的 “鴻泰昌餅茶”了。

此外鳳山的福祿貢茶,以及後來的天信號餅茶,都保有“苦底”的傳承脈絡。

因此,在《普洱壺藝》雜誌的第七期,就有茶人刊載了一篇文章,從各個角度論述水藍印七子餅這款“年份三十年以上”的“鳳山茶將會從番王蛻變成不亞於易武 正山的雲南勇士”,而那些“視水藍印為邊境茶者,是喝茶不廣、立論武斷。”

水藍印普洱茶身世探討:究竟是邊境茶,還是1984年前勐海茶廠出品

▲“普洱藏家”掌櫃魯文鋒珍藏·97水藍印

於是水藍印七子餅的故事,就如同一段競爭劇烈的拔河賽繩索,在吶喊嘶聲下緊繃在對立的兩造之中,成劍拔弩張之勢。為了化解這個局勢,鄧時海教授在2004年的夏天,帶著水藍印七子餅去拜訪了前鄒廠長和盧副廠長。

老茶人看茶不理會包裝與內飛的,只見兩位前輩將茶端近鼻端深吸一口氣,而後仔細端詳餅茶的正面、背面、側面,從實際茶葉上傳遞出來的信息中,得到一個結論:“在我們的任內(1984-1997)沒有生產過這片 茶。”

水藍印普洱茶身世探討:究竟是邊境茶,還是1984年前勐海茶廠出品

▲“普洱藏家”掌櫃魯文鋒珍藏·97水藍印條索

水藍印七子餅是20世紀80 年代末左右的邊境茶,還是1984 年以前勐海茶廠生產的茶品?使用泰國或北越的散茶壓制,還是滇西鳳慶一帶的茶青?

在普洱茶的信息逐漸透明化的今天,相信不久就會有更清楚的答案。

水藍印普洱茶身世探討:究竟是邊境茶,還是1984年前勐海茶廠出品

▲“普洱藏家”掌櫃魯文鋒珍藏·97水藍印茶湯

然而,對於一款茶品的好壞,只看茶區和年份嗎?身為愛茶人的您,如果實際品飲了水藍印七子餅,如果也喜愛了茶湯特殊風味的表現,那麼上面許許多多的爭議,對您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