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和4S扯皮,但买车为什么不能直接去工厂?

不想和4S扯皮,但买车为什么不能直接去工厂?

上周逛了个论坛,看到有个人问了个比较有意思的贴子:“买车为什么不能直接工厂?”,这倒是个蛮有意思的问题。

不想和4S扯皮,但买车为什么不能直接去工厂?

去工厂买车,说到底就是汽车直销。现在最有名汽车直销应该就属特斯拉了,但在特斯拉之前,福特早在1956年就尝试过汽车直销的办法,但最终美国汽车市场还是采用了目前最流行的分销体制,美国随后也在《联邦汽车经销商特许法》中明确两种体制的法律意义,严格区分开来保护经销商。

不想和4S扯皮,但买车为什么不能直接去工厂?

目前国内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生产厂严格来说应该叫汽车组装厂,完全在工厂内生产的汽车部件一般只有汽车车身、发动机和其他少数部件。即使只是负责拼装工作,汽车工厂依然需要大量的厂房、人力及无数的设备来保证正常运营。如果说,在工厂的内再增加一个区域专门用来售卖汽车部门和区域呢?理论上来说,这没有什么难度,无非就是建一个房子、安排几个人。

但实际上工厂直销问题还真不少。别的不说,汽车工厂位置一般都比较偏远,顾客到到店不就十分方便。没有了遍布各地的经销商网络,买车也将成为一大难题。除此以外,如果采用工厂直销的方式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将面临资金压力,目前现有的经销商渠道可以帮助汽车工厂第一时间回笼资金(因为经销商都是全款向工厂提车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用多久就能全款售出,所以厂商的资金压力很小。但承受资金风险的经销商的日子就没这好过了,从工厂全款提车后如果没能及时售出,时间一长造成库存车积压。过高的购车优惠把经销商的卖车利润吞噬,完不成厂商定期的销量指标也拿不到销售返点,对于资金实力薄弱的经销商来说就极易造成资金断链,前一段时间比亚迪退网事件就是这样造成的。

除了资金压力,建成一个成熟且有效覆盖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网络其难度不亚于建厂造车,而且后期的维护成本也是一笔极大的投入。同时经销商不但需要承担汽车销售的重任,同时也是售后的窗口,如果产品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经销商可以做为炮灰挡住气势汹汹的车主。另外强龙难压地头蛇,熟悉当地人脉关系的经销商也可以帮助汽车工厂少掉一大堆麻烦事。

汽车厂商和汽车经销商之间分工明确,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很明显,对于这种分销体制对于工厂和经销商来说是一个双赢的事情。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层层的溢价自然增加了购车成本。省去中间经销商的做法的确在其他快销品上经常出现,但在汽车上也仅特斯拉少数几家采用。

特斯拉这种销售模式被证明是成功的,它可以给到消费者理论上最低的汽车售价,透明的价格帮助消费者省去在与经销商讨价还价的时间,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汽车本身之上。特斯拉这种商业运营模式和苹果极为相似却与传统汽车行业有很大的不同,特斯拉主要通过售卖汽车、配件和充电来赚取利润。但在车辆维修保养上,电动车可获取的利润不多,所以采用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会让合作的经销商赚不到钱。所以特斯拉这种新能源车企更适合采用直销的方式,而国内也有不少新能源车企会效仿这种销售模式,车和家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特斯拉之外,还有电商在网上销售汽车,但这本质上还是分销的经销商模式,只是用网络的噱头包装了一下。直营和分销各有优势,分销的方式牵涉到不同经销商集团,集团企业间为了利益互相竞争,对市场有益。但经销商过于追逐利益难免需要牺牲消费者权益,这也是这种方式最受诟病的地方。直销的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价格透明,但如果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很容易产生市场垄断的情况,苹果就是个例子。

目前国内传统汽车几乎都采用经销商代理的分销式,虽然在售后上已经冒出不少品牌连锁打破了4S店垄断的局面,但在售前的格局很难被彻底颠覆。直销的模式虽然无法撼动整个市场,但至少会引导汽车价格的合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