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越和王菊殊途同歸

楊超越和王菊殊途同歸

《創造101》優於《偶像練習生》之處在於兩個“靈魂人物”,一個是楊超越,一個是王菊。與標準範式下養成的精緻偶像相比,《創造101》通過兩個“短板”明顯的另類偶像,給普通網民一次重新定義偶像的機會,這是其它節目都沒能get到的新高度。

這檔偶像養成綜藝的高明,還在於將楊超越和王菊塑造為顏值和才華對立的兩個極端,當選楊超越還是選王菊,成了衡量觀眾審美的標準,這場PK註定會成為一場網絡狂歡,如同當年我們“迷戀”春哥的那段時光。

不過正如李宇春的爆紅奇蹟,最開始源於一群網民集體無意識的惡趣味,楊超越和王菊的反轉,或許也是充分利用了惡趣味背後反主流的心態。

楊超越和王菊實際是一類人

最近咪蒙diss楊超越,難得將原來的三觀搬正了一回,卻遭受不少網友圍攻和取關,想來也頗為諷刺。當然,咪蒙為噴而噴、還打著“正義”的旗號確實不值得同情,但批評楊超越的核心邏輯被其一群粉絲歪解,還是有些讓人不明覺厲。

在楊超越和王菊呈正反兩向發展之後,喜歡楊超越是不是低俗、是不是審美倒退,成了一個新的話題。

其實偏愛某種顏值或者性格本就無所謂低俗和審美倒退,但如果只用所謂顏值和可愛來判定他人優劣或者決定本人喜好,則是一種相對低幼的辨別力。更進一步,不顧其它因素、無視合理規則,將這種喜好推向一個不合常理的位置,在審美結果上造成一種錯位偏差,實在無法逃脫審美倒退的嫌疑。

更何況diss楊超越不單是因為審美問題,而是憑藉審美優勢自持“我弱我有理”的邏輯,令更多人正常的努力都成了一種笑話。家境不好、受教育水平低,這些本該成為比賽弱點的因素,在這套邏輯之下倒變成了“加分項”,被稱之為對楊超越最合理的解讀,這難道正常嗎?

最關鍵的是,楊超越的實力弱得如此明顯,卻獲得了與之不符的讚美和名次,這種不合常理實際上是顛覆了傳統認知的成功法則,更是對其他人的不公。

不論是王菊還是楊超越,其實本質上都出現了審美結果上的錯位偏差。而且偏差極大,在某種程度上,都可以看作是審美的倒退。

追根究底,王菊和楊超越都是一類人。當“陶淵明”們高喊著“楊超越能做第二,為什麼王菊不能”的質疑,孰不知當王菊登上了第二,現在的她和楊超越有何不同?都是受外界非理性追捧而被推上了不合適位置,處於錯位偏差中的人。

不過兩者的最大區別在於,王菊其實只是打破女團對於長相要求的規則,跟楊超越“創造”的顛覆性比起來簡直差了多個等級。所以楊超越的話題性必然更具爭議,而王菊則是滿滿的正能量。畢竟,“女團創始人”或者路人們,通常長得好看的少,但自認有才華不需要門檻。因此很容易同理心王菊,這也難怪全網pick王菊、而全民diss楊超越了。

當然,這種錯位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韓國從練習生中挑選的偶像,大多各項能力都是頂尖,但長期同質化的偶像標準反而令觀眾越發審美疲勞,由此唱跳俱佳的新人沒有足夠的人氣,就很難繼續走下去。韓國經紀公司也意識到這一問題,才做出《Produce 101》這樣的節目,將選擇權交給觀眾、用人氣決定出道位。

這時候,全能型選手反而不如單項能力極致的人更令觀眾印象深刻,而後者也更容易塑造人設標籤。這一規則延續到現在的《創造101》,出現了楊超越和王菊,這兩人的成功之處在於,比楊超越漂亮的還比她努力卻失敗了,比王菊好看的卻沒有她努力的被打倒了,在短板成了一個標籤後,長板就會被放大到極致。

而支持兩個人,都是對現有普世價值的一種赤裸裸的嘲諷甚至是惡趣味。

一定要組團的話,我覺得楊超越和王菊兩個人就可以了。名字我都想好了,叫菊楊姐妹。我保證如果節目組按照我的這個想法,她們兩個的組合一定會大火。

支持者們愛的不是王菊和楊超越,而是惡趣味

如果說楊超越的火爆和爭議,是由自己性格反差引致,那王菊熱度迅速攀升,更像是網友解構人物、尋求新意的一場自嗨。

當王菊如同“病毒”一般席捲了整個互聯網世界,自嗨逐漸演變成一次精神狂歡,如同十幾年前的春哥、李毅大帝到龐麥郎和高飛大師,互聯網式造星引爆了又一個熱點。

但歸根結底這還是屬於網友的因為無聊和不滿而誕生的惡趣味“作祟”。

一開始王菊的形象在節目中就自帶招黑體質,身材豐腴、皮膚黝黑,與傳統女團的定位很不吻合,所以最早一群自稱粉絲的人之所以關注王菊,更偏向一種惡意的調侃。尤其是因頂替3unshine成員Abby參賽,她略顯誇張的表情和舞臺風格,被網友嘲諷“地獄空蕩蕩,王菊在土創”。

雖然隨後自黑的率直和對女性獨立的認知,使得王菊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人設徹底樹立起來,可被出乎意料地冠上“審美提升”的文化符號,令網友順其自然地找到了瓦解權威的正當理由,這種傳播效應也已經超出了為偶像聲援的界定。

正如一位網友所言,“當你處在整個環境中都在說投票給王菊的時候,你根本沒有辦法反抗。”

對於一檔依靠人氣決定出道的節目來講,王菊固然受益於這樣聲勢浩大的關注度,只是,一旦這場精神狂歡漸漸沉寂,被捧到高處的她可能要遭遇不小的打擊。

王菊引起的這次狂歡,看似表面上是為其正了名,實際上更多網民參與其中,一方面是跟風標榜自己不是審美低俗的人。而另一方面多少帶著一些惡趣味情緒助陣這場非常規比賽,希望自己選出的偶像成為逆反心理的代表,只可惜這種反抗更像是網民剩餘精神力的無聊宣洩。因此,他們在乎的不是王菊本人,而是背後的文化符號。

與之對立的楊超越,其實背後也潛藏著網友的另一種惡趣味,更準確的說是調侃成功規則的惡趣味。沒有實力、只會哭但就是能討觀眾歡心又怎麼樣?長得漂亮不用努力也能得第二又怎麼樣?成功背後不是沒有捷徑,只是大眾不認可罷了。

不得不說,節目組將楊超越和王菊塑造成兩種價值觀的對立,僅靠這一直觀的衝突,就能夠帶來源源不斷的話題度和關注度,對《創造101》而言,這已經成功了,但能否維持活躍度則變成一種考驗。

大眾審美從未提升過

相比娛樂圈傳統的成名之路,互聯網造星往往不合常規,越是違反常理、非主流意識的事物越能病毒式傳播,由此引起的大規模狂歡往往最初萌生於無聊的惡趣味調侃,像春哥、曾哥、鳳姐、賈君鵬、龐麥郎等皆是如此。

十幾年前,一個李宇春的娛樂生產力,不僅刺激了超女、湖南衛視、品牌商等多個利益相關方效益暴增,更關鍵的是奠定了現在粉絲經濟的基礎,但如果一開始沒有惡搞春哥的潮流興起,被黑出感情的李宇春可能未必會在成為冠軍後一飛沖天。很多人在那年超女過後開始欣賞中性之美,認為這是社會審美提升的一個節點,但這個節點卻根源於惡趣味的文化狂歡。

時至今日,欣賞王菊也被認為是審美再次升級的印證,可同樣地,一開始王菊也被黑得體無完膚。為什麼每次的審美升級都要先始於一次惡趣味宣洩?又或者說這種建立在惡趣味病毒式傳播之後的審美轉變,真的是升級嗎?

或許不是,這只不過是大眾情感轉變後被冠以新審美的標準。

但不可否認的是,大眾化的惡趣味確實是互聯網造星最迅速、最產生娛樂價值的方式。就像王菊和楊超越,他們給《創造101》和自身帶來的經濟效應,短期內,比有實力成為冠軍的孟美岐更大。而在這兩者中間,沒什麼實力的楊超越甚至比王菊更具商業價值。

因為被符號化的王菊,在短暫的無意識狂歡後,比如得到了大眾期待的名次之後,失去話題點,隨著圍觀的人都散了,其人氣可能會驟然下降。而討厭或者喜歡楊超越的人,背後都因投注了感情而相對持久,喜歡可能會更加喜歡,討厭也會更討厭,一旦其進入女團,這兩種感情都會轉化為爭議和人氣。

當然,王菊也不可能被放棄,這樣一個吸引流量、觀眾緣相當不錯的標籤式人物,對經紀公司而言更容易包裝。但是節目的最終目的畢竟是出道女團,如果王菊當選,所謂被重新定義的女團,可能不得不圍繞王菊打造,如此一來,整個組合或許要承擔更多額外的風險。

從這個角度看,為了同時將楊超越和王菊的商業價值最大化,我們可以預測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就是楊超越進入女團進而出道,而王菊則設置為“1”、單獨出道。既然整個節目都在打破規則,這未嘗不可,屆時《創造101》的這波收視率估計又能翻一番了。不過若是完全由人氣公平決定,這一切就成了妄議。

處在爭議中的楊超越和王菊,現在或許光環加身,但說到底也只不過娛樂大眾罷了,如何持續走下去還要有更多的運氣。不論是批評還是爭議,都是需要面對的,正如娛樂圈那句名言: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最後,希望孟美岐加油,筆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