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友摘牌,500個體經銷商攜不健康標籤奔赴IPO征程

有友摘牌,500個體經銷商攜不健康標籤奔赴IPO征程

近日,有友食品(831377)公告稱,根據公司戰略發展規劃,經慎重考慮,擬申請終止公司股票掛牌。

摘牌清理三類股東

有友食品表示,擬於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10個轉讓日內,向新三板提交終止掛牌申請,具體終止掛牌時間以新三板批准的時間為準。

有友食品已經開始就申請終止掛牌相關事宜與公司股東進行溝通與協商,並採取有效措施保證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有效的保護。

為保護異議股東的合法權益,有友食品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鹿有忠承諾將對異議股東持有的公司股份進行回購,回購價格不低於異議股東取得公司股份時的成本價格,具體價格以雙方協商確定為準。

有友食品是2014年11月20日掛牌新三板,後接受東北證券輔導,擬A股上市,2015年12月16日,證監會受理了有友食品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IPO)的申請。

根據規定,有友食品於2015年12月16日起在新三板暫停轉讓,目前公司暫停轉讓事項,仍處於持續狀態,停牌前,有友食品報收12.27元。

不過,有友食品在新三板交易時間還是有約一年時間,尤其是有友食品2015年2月17日變更為做市交易,由於有友食品業績好,且為做市轉讓,大量投資者買入,有友食品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公司股東總數達到401人,較有友食品掛牌新三板時的股東數24人,大增1570%,持有1000股(1手)的小股東多達74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三類股東,有友食品股東中,有18名私募投資基金或者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共持有54.9萬股,佔有友食品總股本的0.24%,最多的持有15萬股,最少的只有1000股。包括德駿新三板2期基金、深圳保騰豐享基金等。

產品單一 銷量不及後起之輩

2014年至2017年,有友食品實現營業收入8.80億元、7.52億元、8.27億元、9.90億元。同期,淨利潤1.19億元、1.09億元、1.22億元、1.90億元。

同時,有友食品產品線中,泡椒鳳爪一枝獨大的現象十分突出。

2014年至2017年,泡椒鳳爪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45億元、5.75億元、6.30億元、7.83億元,分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73.56%、76.63%、76.27%、79.13%,佔比已近八成並呈現上升趨勢。

招股書顯示,有友食品的產品線中,除了主導產品泡椒鳳爪外,還有滷香火雞翅、豆乾、花生、竹筍等。

數據顯示,豆乾、竹筍等銷量逐年下滑。

當時六個核桃IPO被否很大部分原因便是產品過於單一。

同時,銷售區域也集中在西南地區,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西南地區收入佔比分別為67.68%、68.31%、65.75%和63.97%。

目前在“泡椒鳳爪”市場,已經有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百草味等“跨界”而來。據淘寶顯示,目前泡椒鳳爪品類中,良品鋪子銷量第一、三隻松鼠第二、有友食品僅為第三。

而且在排名前三的產品中,良品鋪子的260g包裝售價28.9元,三隻松鼠的280g包裝售價21.9元,有友的428g包裝售價29.9元,有友食品的泡椒鳳爪單價最低。

經銷商超95% 大客戶為個體經銷商

同時,有友食品個體戶經銷商數據不規範或是此次IPO絆腳石。

截至目前,公司採用以經銷商為主(佔比超過95%)、直銷渠道為輔的銷售模式,分佈在全國的經銷商超過700家。

不過,數量眾多的經銷商多以小規模經銷商為主。按照銷售額劃分,報告期,年銷售額在50萬元的經銷商分別為510家、483家、467家、558家,佔經銷商總數的64.23%、63.55%、61.29%、72.75%。

一般情況下,年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的經銷商多以個體戶為主。對於公司經銷商性質,招股書並未詳細披露。

報告期內,有友食品的第一大客戶為扎基西路金鑼合鑫商行——一家個體工商戶,2010年開始與有友食品合作。

此外,報告期內出現在前五名單中共有9個客戶,其中4家為個體戶。

從前五大客戶中個體戶經銷商頻現可以想見,有友食品的經銷商中,個體戶經銷商或佔主流。

面對個體戶經商,有友食品與之的貨物、資金往來,難免存在不規範、數據不真實等問題。其中,資金結算,個體戶經營者、親屬甚至是第三方等通過銀行付款的現象不會少見。

相比同類上市企業 弊端頻現

近年來,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閒暇時間的增多,不斷催生休閒健康食品行業變革,尤其是人口結構轉變帶來的80 後、90 後消費主力對顏值、品味和營養的追求推動休閒健康食品向健康化、高端化、品牌化以及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

食品產業研究員朱丹蓬曾表示:“有友食品被貼上了不健康的標籤,市場以三四線城市為核心,加之產品可創新空間有限。未來市場購買力跟不上產能釋放。”消費升級的情況下,產品上升空間不大。

有友摘牌,500個體經銷商攜不健康標籤奔赴IPO征程

2014年至2017年6月,有友食品的研發費用支出在營收中的比重分別為0.17%、0.15%、0.34%、0.29%,遠不及好想你(002582)、洽洽食品(603517)、煌上煌(002695)。

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期間,有友食品在線上的直銷模式毛利率分別達到了43.87%、50.78%、50.93%以及51.43%,而同期的經銷模式毛利率僅為28.85%、31.92%、32.27%以及35.89%。毛利率差異最高可達到15%。

與同行相比,有友食品的產品毛利率也較低。

造成有友食品毛利率低、產品定價低的主要原因還是公司的營銷策略問題。

報告期內,有友食品的銷售費用比例分別為8.33%、10.68%、10.38%以及7.74%,而同行業的絕味食品的銷售費用比率達到9.19%、8.61%、8.11%以及11.84%,洽洽食品更是高達13.24%、13.07%、12.83%以及13.76%。有友食品的銷售費用遠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這也驗證了一點:有友食品的產品特色並不顯著,產品自身定價的溢價能力並不高。這也是有友食品達不到絕味食品、洽洽食品等國內連鎖品牌市場地位的主要原因。

(部分內容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一條財經、界面新聞、長江商報、重慶商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