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與斯大林關係如何?

芳緋文學

列寧與斯大林是統帥與元帥的關係。列寧去世前指定的接班人並不是斯大林。然而,斯大林的篡位雖然受到很多人的攻擊和反對,他卻在德軍強大攻勢,大舉入侵時力挽狂瀾毫不畏懼,堅定不移的戰勝了德國,同時也在戰後建立起國際社會主義陣營。應該說,如果沒有斯大林,德國有可能真的打敗蘇聯。日本也會從東邊進攻蘇聯,並佔領蘇聯遠東地區。這就是事物的相對性。


歷山耕夫569

列寧和斯大林的關係俄國人都沒有定論,我們中國人只能隔岸觀火,瞭解個大概。日慕鄉關主要關注中國歷史,就結合史料從中國歷史的觀點說說看法。

蘇共當時實行的是領導幹部終身制,列寧和斯大林的關係類似於皇帝和太子,但是這個太子和中國傳統的太子有明顯差別。

首先:列寧並沒有明確立太子,在他死後誰繼位也沒有明確,當時有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斯大林三駕馬車的說法,說明列寧還是很懂權力鬥爭之道的,把權力分散互相制衡,避免自己身體不好的時候被架空。除此以外,還有托洛茨基這個勁敵。這種做法類似於康熙晚年,讓幾個兒子各展才能,採用養蠱的方式,一來內鬥可以避免一家獨大,二來讓大家各展才華,有能者居之。但不幸的是自1922年列寧的健康狀況開始惡化,連續中風導致他身體癱瘓,喪失了語言能力,也逐漸喪失了對權力的掌控,各路人馬藉機瘋狂奪權,斯大林無疑是其中最為強勁的一匹駿馬。列寧欣賞他的能力,卻又忌諱他的手段,大家想想,兩人的關係能好嗎?趙廣義為了皇位親哥哥都幹掉,列寧和斯大林呢?

第二:列寧對斯大林一直抱有極強的警惕心理。大凡皇帝對可以威脅自己皇位的人都不待見,縱然是親生兒子也不例外,權力只屬於孤家寡人。嘉靖皇帝就信奉:二龍不能相見,所以十幾年不見兒子,三代時期流傳的禪讓,不過是後人文人包裝出來的,人性的自私註定在缺乏強有力制度保障的前提下禪讓無法變為現實。1922年列寧和斯大林在民族自治和外貿管制方面發生分歧,斯大林提出的制度被列寧完全否定,這可以看做是列寧彰顯權力的一種手段,也可以看做是列寧對斯大林不滿意的一種表現,他對外說出:斯大林很粗暴,考慮不再讓他擔任總書記這樣的話。但已經掌控權力的斯大林卻極度不耐煩,他甚至在電話中對列寧老婆斯普魯卡婭破口大罵,什麼:就因為和列寧上一個廁所就的尊重她,和列寧睡了就懂列寧主義等等粗話都出來了。這些話讓列寧極度反感,但他已經無力改變局面,縱然他留下三封信件,卻已經改變不了局面。

第三:斯大林這樣的人,和誰關係都不會好。中國曆代君主很難找到一個斯大林式的人物,堅定、冷酷,剛猛霸道卻又充滿能量,這樣的人只能自己做老大,對於下屬採取了極度野蠻無情的大清洗,推而廣之,他能對他的領導有好印象?或者是內心裡能去服從?服從不過是攫取權力的權宜之計,一旦掌握了權力,領導就是他的絆腳石。所以縱然後世有很多美化的文章,事實可以偽造,人性是千古不變的。就像列寧死後斯大林對斯普魯卡婭說的那樣:你再胡說八道,我就宣佈你不是列寧的老婆。

日光之下,再無新事,我們研究歷史不是為了講故事,而是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從往事中找到今事的解決辦法,科技會改變一切,文明向前發展,但人性幾千年卻變化不大,中國外國俱是如此。



日慕鄉關



斯大林和列林的關係很微妙,很難說的清楚,其實國內有一對很好的參照,就是蔣介石和孫中山的關係。


蔣介石繼承了孫中山在國民黨內的領導權,也尊孫中山一聲國父,但是在政治實踐上,卻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甚至徹底廢除了孫中山聯俄聯共的基本政治方針。打壓農工、展開清黨運動,屠殺革命人士。




孫中山個性溫和,思想民主,喜歡在討論中形成決策,尊重革命同志。蔣介石行伍出身,態度粗暴蠻橫,比較獨裁,對同志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列林跟孫中山一樣,個性溫和,充滿革命理想,對待同志比較開明。斯大林跟蔣介石有得一拼,性格粗暴蠻橫,比較獨斷專行。政治手段比較毒辣。而且其對列林的尊重也是形式大於實質。

兩人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是在上司未完全做好政治安排悴然離世之後通過強硬的政治手腕奪權了權利。都跟上司的老婆關係不和。斯大林曾大罵列林老婆甚至威脅不承認克魯普斯卡婭是列林老婆。蔣介石也因為宋慶齡親共而授意新聞媒體質疑宋慶齡和孫中山的關係甚至動了對宋慶齡的殺機。



謝金澎

列寧和斯大林的關係其實很微妙的,我們對蘇聯的印象,有時候第一個想到的人不是創始者列寧,而是斯大林。列寧雖然看中斯大林的才能,但是對他的粗暴性格和鐵腕手段很是反感。


擁有最高權力的人都是孤獨的,都缺少值得信賴的人,列寧也一樣。列寧在晚年對於繼承人並沒有明確安排,當時流傳著三駕馬車並行的說法,而斯大林就是三駕馬車之一,由此可見,斯大林並不是列寧指定的接班人。而列寧這種做法也十分值得肯定,當然了,這是對於一個統治者來說。有了三駕馬車,而且是並行,就會相互競爭,相互掣肘,等到列寧晚年身體不行的時候也可以掌握權力。

斯大林和列寧在很多政策上有不同的看法,甚至產生矛盾。比如,成立蘇聯的問題,斯大林提出“自治化”,但是列寧堅決反對,認為“自治化”違揹你不會等,然而面對身體每況愈下的列寧斯大林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主張,而是利用政治手段打壓反對自己政策的政敵。除此之外,在經濟領域斯大林和列寧也有很多分歧。



多年的相處,列寧早就能夠看出斯大林的為人。像斯大林這種鐵腕政治家,是冷酷卻又有著無限精力的。在蘇共十大期間,列寧就曾經這樣對人說過斯大林,“這個廚師只會做辣菜”,可見列寧對斯大林的性格早就瞭如指掌。列寧把斯大林看透了,但是他知人善任,還是一再任用斯大林,畢竟,斯大林的能力是有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兩人的關係逐漸走向破裂。從“絕交信”事件就可見一斑,斯大林曾經因為政見不合把火氣發到列寧妻子克魯普斯卡婭的身上,並且在電話裡粗魯地謾罵,列寧知道後給斯大林寫了絕交信,然而斯大林並沒有怎麼在乎,當然了,此時的斯大林已經掌權了。


潁州小史官

列寧和斯大林都是世界性的名人,彼此之間也格外熟悉。他們從一開始的私交甚篤,到最後的徹底決裂,其實和兩人的性格關係頗大。

列寧是一代偉人,斯大林僅僅是一個領導者。

列寧受過很好的教育,在西方留學期間,他曾經深入研究過哲學,哲學中常用到的辯證之法,早已刻入骨髓,張口即來。

此外,列寧對俄國曆史乃至世界歷史有過很深入的瞭解,能夠從現實出發,反思社會上存在的弊端,從古人身上尋求解決的辦法。同時能夠大膽的發揚新思想,勇於革新。

再者,列寧人格魅力極高,是個縱橫絕倫的領袖家和領導者。他從不以武力征服別人,而是從理論上去說服別人,對待同志親切友善,工作之中從不摻雜個人恩怨。

最後,列寧為了革命的成功,從不缺乏為實現目標所必須採用的鐵血手腕。這在十月革命之後的一黨專政和內戰中都有體現,此處不再贅述。


反觀斯大林,出身貧困,受教育程度不高,這是出身,誰也改變不了。這點不做評價,只是論述。

此外,因其狹隘怪癖的個性,讓很多和他一塊公事的同志對他的評價都不是很高。

列寧就曾經當著其他人的面,說斯大林就是“一個只會做辣菜的格魯吉亞廚師",用以形容斯大林狂躁的性格。

斯大林在哲學思維和對現實的理解程度上遠不及列寧來的深刻,卻在個人的強力意志上要遠超列寧。

斯大林表面看來沉默寡言,低調張揚,其實精明殘忍,異常冷靜。

做事幹淨利落,絕不拖泥帶水,這也是最終能夠掌控蘇工政權的主要原因。

毫無疑問,斯大林是當世少有的領導者,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八字形容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再合適不過。

作為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導師,列寧在瞭解了人民的痛苦之後,能夠放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轉為與民休息的經濟政策,這點實屬難能可貴。

反觀斯大林,在強制集體化失敗後,不僅不反思失敗的原因,反而操起屠刀,大肆肅殺反對階級,損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性格上的差異,決定了兩人在政治風格上的差異,也預示著兩人截然相反的結局。


從親密無間到劍拔弩張

1920年以後,列寧的病情逐漸的加重,很多工作上的事情已經無法做到事必躬親。這時候的斯大林,逐漸顯露出了對權力和地位的覬覦之心。

尤其是在斯大林主張推行的“蘇聯自治化”,由於違反了民族平等的原則,受到了列寧的強烈反對。

這讓斯大林大為惱火,於是大力的打擊那些反對自己主張的派系,這就是著名的“格魯吉亞事件”。

在十大上,列寧特意批評斯大林“這個廚師只會做辣菜”。

這只是兩人矛盾的一個小插曲,一直到了1922年。

這一年,蘇工中央全會通過集體表決,決定“放鬆外貿壟斷”。這是斯大林一直以來力主推行的方案,這與列寧意見相左。

決策之後,一直沒有通知列寧。列寧一直被矇在鼓裡,直到1923年3月,才由列寧的妻子克魯普茨卡婭轉達給列寧本人。

氣急敗壞的列寧,給斯大林發了一封信,是要“做出誠懇的道歉還是斷絕關係”。

絕交

後來列寧曾經口述了一封信《給大會代表的信》。信中對包括斯大林在內的主要領導人提出了點評。其中對斯大林單獨提出了處理意見。

那就是認為斯大林此人官僚主義嚴重,權力慾望無法控制,建議將斯大林換掉。

不久之後,列寧病情加重,口不能言,身體承受著無法忍受的痛苦。

據說為了減輕痛苦,列寧曾經向斯大林提出要毒藥的要求,可惜被斯大林拒絕。

這封信被提交給政治局的時候,列寧早已病逝三個月,再也沒有人可以約束他的野心和慾望了。


奇點歷史

親密戰友,生死與共的同志加兄弟,無產階級革命導師與繼承發揚光大的關係。列寧是開拓者:他奠定了世界上第一個馬克思共產主義實踐的國家~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簡稱蘇聯。列寧是社會主義理論奠基人。斯大林是列寧的學生並戰友,他領導蘇聯人民團結齊心,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幹涉,鎮覆蘇聯的各種陰謀,打敗了希特賴德國法西斯對蘇聯的野蠻入侵,建立了與美國,英國平起平坐的強大蘇聯。支持幫助中國共產黨帶領億萬勞苦大眾,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曾經的蘇聯,是令世界各國人民仰望,企盼地社會主義繁榮昌盛、令帝國主義為之膽寒的強大國家!


前鋒35

列寧和斯大林,好比是前者是一代偉人,後者是一代領導人,雖然都是人中龍鳳,但斯大林遠不如列寧,作為列寧各項政策的執行者,斯大林也越來越讓列寧憎惡。

列寧開創的社會主義革命嘗試,是開天闢地的,沒有前人的經驗可參考,列寧也一直在革命的道路上摸索和實踐,他常年旅居西方,受過良好的教育,善於邏輯思維和雄辯,他堅持用民主手段集思廣益,用理論去說服人,而不是強制別人接受他的觀念。能隨時根據現實情況去靈活改變自己的政策,比如新經濟政策的實行。

而斯大林出身貧苦,文化程度不高,對事物的觀察也不夠深入,尤其是理論修養和哲學思維上,斯大林差列寧很遠,他更習慣於用政治強權去實現他的觀點和決策,當然這種鐵腕也是斯大林成功的因素,但卻與人類文明的主流發展方向背道而馳。隨著權力的強化,斯大林索性搞起了個人集權,他領導下的蘇聯,更像是封建政治的現代翻版,雖然貌似強大,卻體制僵化,最終埋下了蘇聯解體的禍根。

列寧能及時摒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改用新經濟政策,與民休息。而斯大林在強制集體化遭到挫折後,不思考如何轉向。而是搞起了肅反運動,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這也是蘇聯在二戰初期節節失敗的因素之一。

在列寧重病期間,斯大林逐漸掌控了蘇共的實權,他的諸多行為遭到了列寧的反對,列寧給斯大林寫了絕交信,並提出議案給蘇聯蘇維埃,要求撤銷斯大林的職務。不過此時蘇共早就被斯大林絕對控制,列寧的權力早就被架空了,列寧可以說是在鬱悶和憂愁中去世。

列寧去世前,遺願是遺體運回家鄉安葬,斯大林為了鞏固自己權力的合法性和基礎,開始神話列寧,並保存了他的遺體,列寧的遺孀向斯大林抗議,斯大林冷冷一句:再鬧,你就不再是領袖的遺孀身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