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為何劉邦殺韓信的時候,張良沒有阻止?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被古往今來的人臣奉為經典,是作臣子作重要的哲學之一。不過,這殺功臣的“傳統”,說起來好像是劉邦為開創者,到了朱元璋這裡發揚光大,達到頂峰。

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為何劉邦殺韓信的時候,張良沒有阻止?

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為何劉邦殺韓信的時候,張良沒有阻止?

回到文章主題,劉邦殺韓信的時候,張良為什麼聽之任之?他如果出手阻止,劉邦大概率會聽他的。我們先來看看韓信都立了哪些功:

漢二年,韓信主動請纓,帶兵在北方開闢了第二戰場,連下趙國和齊國,為以後諸侯合圍項羽埋下伏筆;在楚漢戰爭僵持不下的時候,韓信作為最強大第三方勢力,可以左右戰局的情況下,加入了劉邦陣營,直接導致了項羽的全面被動,最後失敗。

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為何劉邦殺韓信的時候,張良沒有阻止?

可以說,韓信在楚漢戰爭中為劉邦立下了不世之功,而且還是在韓信有機會自立為王的情況,仍然選擇幫助了劉邦,這一點尤為難能可貴。不過,也為以後的悲劇做了鋪墊。

在劉邦當了皇帝之後,韓信又做了什麼呢?

漢六年,韓信竟然窩藏楚國逃犯鍾離昧,被發現之後,劉邦把韓信降為了淮陰侯。

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為何劉邦殺韓信的時候,張良沒有阻止?

同樣是漢六年,在京城的韓信竟然接受了樊噲的跪拜之禮,還慨嘆自己怎麼和周勃、灌嬰、樊噲等人同列了呢?深以為恥。

漢十年,陳豨造反,劉邦帶兵平反,韓信稱病不出,然後暗中聯繫陳豨,試圖在京城起兵和陳豨裡應外合。最後事情敗露,誅三族。

從上面的總結可以發現,韓信就是一個居功自傲,政治覺悟不高,情商也不怎麼高的人,還喜歡作死,對劉邦一點尊重都沒有。最後就算沒有“造反”這個事情,劉邦也不會放心韓信吧,至少會把他給限制住,比如軟禁什麼的。

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為何劉邦殺韓信的時候,張良沒有阻止?

這樣的韓信,張良怎麼救?有救的必要嗎?張良是不可能阻止劉邦動手的,否則他就不是張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