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5飛回俄羅斯維修,軍迷表示還是國產戰機結實

在2016年最大的軍事新聞便是中國向俄羅斯進口了多達24架蘇35戰鬥機,這筆交易足足高達20億美元,雖然蘇35是俄羅斯目前現役最強戰機,但很多人依然對購買蘇35表示不理解,因為中國已經有了更加先進的殲20隱形戰機,並且國產戰機殲16也已經批量生產,那麼為何中國卻依然沒有擺脫對俄製戰機的進口依賴呢?

蘇35飛回俄羅斯維修,軍迷表示還是國產戰機結實

俄製蘇35戰鬥機

關於中國是否真的需要蘇35,首先一點必須弄清的是“國產最強”的殲20並沒有實現真正的大批量生產,每年的產量依然十分有限,暫時根本無法替代上一代戰機殲10的生產線,這也自然可以得出中國需要一款過渡戰機,彌補殲20大批量生產前的空缺。第二雖然中國現在已經可以自主生產或設計蘇27戰機系列的國產化發展型,列如當代的主力殲11和殲16等等,但是與師出同門的蘇35相比依然還是技不如人,這樣一來蘇35也可以給中國戰機的設計提供經驗。

蘇35飛回俄羅斯維修,軍迷表示還是國產戰機結實

飛回俄羅斯的蘇35戰鬥機

但是蘇35在中國也並不是無敵的,就在前不久一架先前在中國廣東的蘇35戰機又飛回了俄羅斯,外界普遍可以感覺到這架來到中國的蘇35又重新返場必然存在著較大的故障,導致了在中國國產化的部件並不適合於俄製生產的蘇35,必須麻煩得飛回俄羅斯進行返場大修。

蘇35飛回俄羅斯維修,軍迷表示還是國產戰機結實

在未來自主發展國產戰機才是關鍵

顯然可見得是蘇35來華這段路走得十分坎坷,中俄之間光是否購買磋商就花了三年時間,這一次好不容易買進來就出了故障,而且還要千里迢迢飛回去大修,可見與俄製戰機相比明顯還是國產戰機更加成熟耐用,哪怕就算出了故障也可以方便維修,所以說中國在未來不可能過多地再像過去那樣依賴俄製戰機,發展自己得戰鬥機並積累技術才是未來決勝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