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四知,道盡做人做事的精髓!(四)知仁

為人之道在於四知:知命、知禮、知言、知仁。

——《曾國藩日記》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是說:不懂天命,就無法成為君子;不懂禮,就無法立足於社會;不懂分析辨別他人的言論,就無法瞭解認識他人。

曾國藩的四知,道盡做人做事的精髓!(四)知仁

曾國藩把知命、知禮、知言,後面加了一條,知仁

他把這四條奉為人生的準則,終生踐行,由此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成為近代立功、立德、立言的第一人。

之前已經給大家介紹了“知命、知禮、知言”,今天給大家介紹最後一條,看看曾國藩為何要加這最後一條“知禮”。

04、知仁

知仁,曾國藩自己解釋:仁者,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道也。立者足以自立也,達者四達不悖,遠近信之,人心歸之。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勿施諸人”,孟子所云“取人為善,與人為善”皆恕也、仁也。知此,則識大量大;不知此,則識小量小。故吾於三知之外,更加“知仁”。

曾國藩的四知,道盡做人做事的精髓!(四)知仁

仁愛的人往往給人帶來快樂,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是天地所生,同出一源頭。如果只知道滿足自己的私心而不知道愛護他人,那麼就違背了天地大道。

戴震說:仁者,生生之德。

什麼叫仁,使得生命得以生長,得以發展,這就叫仁

中國諺語有云:不打三月鳥,不吃四月魚。因為三月雛鳥剛剛孵化,四月魚馬上要產籽,此時打鳥吃魚,等於讓它們滅絕。它們滅絕,人類的結局也不會太好。

仁,就是讓彼此的生命可以延續下去,可以生長下去。

曾國藩的四知,道盡做人做事的精髓!(四)知仁

人與人也是如此。論語裡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意思是,想成就自己首先就要成就他人,要想富貴自己首先就要富貴他人。大家都得到發展,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自己成功別人也成功。

曾國藩一生致力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國歷史上規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幾乎聚集了全國的人才精華。

為招攬人才,留住人才,他捨出老臉,屢屢上書舉薦部下,為他們爭謀職位。曾國藩一生舉薦過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官至總督巡撫者就有四十多人,其中既有李鴻章、左宗棠、郭嵩燾、彭玉麟、李瀚章這樣的謀略作戰軍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蘭、華蘅芳、徐壽等第一流的學者和科學家。

曾國藩的四知,道盡做人做事的精髓!(四)知仁

正是曾國藩不遺餘力的舉薦,換來了他們的真心擁戴。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別人好,別人自然對你好。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個“仁”字,那我們的社會也一定可以成為一個互利互助,彼此共贏的社會。

如果您對曾國藩的故事感興趣,建議您看看下面這本書,更全面的瞭解曾國藩一生與他的處事觀。

曾國藩的四知,道盡做人做事的精髓!(四)知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