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茶不能隨便喝!醫生說:增加患癌風險

無論多麼優雅美麗的人,

也有可能被一些小麻煩所困擾,

比如腸道不通暢。

尤其是便秘,

既讓人煩躁不安,

又無可奈何。

這種茶不能隨便喝!醫生說:增加患癌風險

這種茶不能隨便喝!醫生說:增加患癌風險

便秘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問題。不少人便秘後習慣於自行購買通便茶飲用,有的甚至當普通茶品長期飲用。殊不知,這種隨意使用市售通便茶的做法往往給便秘患者帶來直接和潛在的危害,有的甚至產生不可逆性的傷害。

近年來,打著潤腸、通便、清潔腸道旗號的各種排毒減肥產品層出不窮。在各種潤腸通便產品氾濫的背後是我國逐漸升高的便秘患病率。

這種茶不能隨便喝!醫生說:增加患癌風險

有數據顯示,中國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為4%~6%,並隨年齡增長而升高,60歲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達22%,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更是男性的兩倍。便秘已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健康,成為許多女性的難言之隱。

如此之高的便秘患病率導致很多人為了“一解”難言之隱,頻繁選用各種減肥通便產品,有的人甚至把這些產品全試了一遍,但結果卻是“越瀉越堵”。

這種茶不能隨便喝!醫生說:增加患癌風險

每個人的排便習慣不同,排便的頻次也有差異,因此,無法確定糞便停留在體內多久才能被稱為“宿便”。于濤指出,“宿便”既不是醫學上的定義、臨床表現,更不是一種疾病,更像是偷換了“便秘”的概念,或者將“便秘”概念過度擴大,目的可能是為了市場宣傳的需要。

這種茶不能隨便喝!醫生說:增加患癌風險

在林愛珍看來,老年人便秘是非常危險的,在用力排便時極容易造成腦溢血和心梗等危險,因此,為了讓老人家排便通暢,可適當改變飲食,適當喝些排骨蓮藕湯。

市場通便茶有待監管

“通便茶針對一類人群,的確有一定的通便作用,但是治標不治本,”林愛珍介紹說: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通便茶產品很多,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是食品類,主要是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或食物中的膳食纖維製成產品,如果蔬酵素粉、菊粉等;另一類則是保健茶類,番瀉葉、決明子或者大黃等中藥和植物性瀉藥蘆薈等。此外,也有少數“衛食健字號”保健食品。

這種茶不能隨便喝!醫生說:增加患癌風險

既然這些通便茶存在一些危害,為什麼市場還有售賣?馮桂建覺得要從兩個方面看,一是,這些通便茶並不是作為藥品在市場出售,而是作為保健品或食品取得市場準入,相對而言的要求就不會太嚴格;第二,營銷理念。比如通便茶大多都保證沒有毒副作用,而且都號稱具有減肥作用,尤其是減肥功效特別契合很多人心理;還有就是市場本身的監管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這種茶不能隨便喝!醫生說:增加患癌風險

據知,市場上已有的通便茶品多數以食品形式出現,廠家通過食品註冊備案即可生產。茶品的質量標準由企業自行擬定,質量標準相對低下,而且不同企業生產的類似茶品內控質量標準往往存在較大差異。此外,市售茶品生產企業的生產條件差異也較大,不同廠家的產品在質量上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專家呼籲,監管力度還需加強。

喝水是解決便秘第一要務

林愛珍提醒:“藥物選擇還要看體質,比如氣虛血弱的人不宜選用刺激型藥物,應選用調補結合類潤腸通便藥物為宜。”

這種茶不能隨便喝!醫生說:增加患癌風險

首先,不要挑食偏食,要吃些粗糙多渣的雜糧,像薯類、玉米、大麥、蜂蜜和油脂類食物,還要適當吃些含高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如土豆、韭菜、西紅柿、梨、西瓜、草莓、桃子等水果,需要注意的是,香蕉必須是成熟的,生香蕉反而會加重便秘。

這種茶不能隨便喝!醫生說:增加患癌風險

另外,有些人為了緩解便秘,狂吃各種各樣富含纖維的食物,卻偏偏忘了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補水。要知道,充足的水分對腸道通暢十分重要,腸道內水多了,就不易造成大便板結。因此,喝水才是解決便秘問題的第一要務。水分補充不足,不論使用何種方法,都是事倍功半。

這種茶不能隨便喝!醫生說:增加患癌風險

其次,要注意工作生活勞逸結合。俗話說:“活動活動,大便自通”,對於久坐族來講,應該多散步、跑步,轉腰抬腿,做做深呼吸,多參加文體活動,這些可使胃腸活動加強,食慾增加,膈肌、腹肌、肛門肌都能得到鍛鍊,從而提高排便動力。

最後,專家均表示,如廁時不宜看書、玩手機、吸菸等,消除一切分散注意力、延長排便時間的不良習慣。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絡

科技日報 李穎

審核:王小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