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家長溝通時,只有這種情況,兒科醫生會直言不諱

和孩子家長溝通時,只有這種情況,兒科醫生會直言不諱

大家都知道,今天是兒童節;一部分人還知道,昨天是“世界無煙日”;而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世界無煙日”的日期被改過——從4月7日改到兒童節的前一天,“希望下一代免受菸草危害”。

而在現實中,菸草,或者說兒童最主要面臨的二手菸暴露,到底有什麼危害?

如果拿著“臨床上是否見過因二手菸致病的患兒”這個問題去問兒科醫生,十有八九,得到的答案是:沒有吧,很少啊,這不好說,這三種答案中的某一種。

那麼,二手菸導致兒童疾病,到底是不是一個偽命題?

和孩子家長溝通時,只有這種情況,兒科醫生會直言不諱

菸草致病,為啥少見?

如果把時間線設置成從建國到現在,我們很容易發現,兒童疾病譜的變化:從近70年前缺吃少穿、疾病肆虐的傳染病高居榜首,到現在不論是新疆還是北京,呼吸系統疾病盤踞大半壁江山。

其中,尤其是小兒慢性咳嗽和小兒哮喘,更是逐年高發。

跟據一份基於27.8萬哮喘患者數據的《中國哮喘管理現狀白皮書》中,我國兒童哮喘患者,在10年間人數增長了2倍。而這一增長,也跟世界範圍內兒童哮喘發病率逐年上升的趨勢相符。

現代醫學認為,哮喘是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引起的複雜疾病,其中,二手菸暴露與兒童哮喘發生的關係備受關注。

那麼,為什麼身處一線的兒科醫生們,又都表示,很少見到因二手菸暴露導致兒童疾病的病例呢?

“你很難或根本找不到特別明確的病因。比如小兒支氣管哮喘,誘發因素非常多。”郭素梅進一步說明,“從這個角度而言,如果問醫生,某種疾病是否是由二手菸這個單一因素引起的,醫生當然不認為是。”

又比如小兒過敏性哮喘需要做的過敏原測試,菸草並不在過敏原之列。

在郭素梅看來,這一方面是因為,菸草燃燒的煙霧中含有3800多種已知的化學物質,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都過於複雜,不利於測試;另一方面是因為,“這是生活常識,不吸菸的成人對煙味尚且覺得難以忍受,對有哮喘的兒童更是如此。如果你明知道這是一個明確的過敏因素,為什麼還要特意再測試?”

醫生也不能因為過敏原測試中沒有菸草,不會出現菸草過敏陽性的測試結果,就得出菸草對過敏性哮喘沒有影響的結論。

和孩子家長溝通時,只有這種情況,兒科醫生會直言不諱

菸草絕不是無罪的。

“吸菸對自身和對兒童的危害,其實是顯而易見、毋庸置疑的。”郭素梅檢索了近5年關於兒童疾病與二手菸暴露的國內文獻,僅找到6篇,而且基本都來自公共衛生領域或醫學院校。

這種觀點也得到了其他兒科醫生的認可。

醫生應該怎麼做?

“我接診過一個孩子,好好壞壞地持續性咳嗽,已經四五週了,”孩子不發燒,精神狀態也不錯,郭素梅給他聽診肺部,沒發現什麼問題,血常規也正常,屬於很常見的慢性咳嗽。

在給這個孩子找過敏原的過程中,郭素梅問來問去,最後問出,原來孩子父親的煙齡已有十多年,平時在家抽菸很兇。

其實,兒科醫生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患兒家屬,有時甚至是三代人一起陪著孩子看病,如果見到家長有一些不良的衛生習慣,導致孩子跟著效仿,或者導致孩子生病,一般來說,兒科醫生在溝通的時候,會特別謹慎,注意把握分寸。

“不能因為自己心直口快的一句話,給人家家庭製造矛盾,說話要有技巧,要委婉,要旁敲側擊,”郭素梅說,但有一種情況是例外,“如果家長有吸菸的習慣,與孩子的疾病有聯繫,我會毫不猶豫地直接說。同事也都會直言不諱。”

行醫多年,郭素梅接診了很多孩子。有的孩子一進診室,撲面而來的就是一股菸草味兒,從孩子家長甚至孩子身上一陣陣傳來。“我就總覺得,這類孩子看上去就不水靈,發育得不太好。”她看著心疼。

其實,呼吸系統疾病與很多因素相關,單是空氣,就既包括空氣質量等自然因素,也包括二手菸暴露等人為因素。比如霧霾,是一個家庭的力量很難扭轉或改變的,但吸菸這種人為因素,是一個家庭可以且應該努力解決的問題。“醫生就是應該反對菸草。”郭素梅再次強調。

文獻到底怎麼說?

其實,原衛生部曾於2012年就發佈過《中國吸菸危害健康報告》。這份報告彙集了中外百餘位專家的意見和已有文獻研究,其中不惜反覆使用絕對化詞語來強調:

二手菸暴露對孕婦及兒童健康造成的危害尤為嚴重;

二手菸暴露沒有所謂安全水平,唯一能夠有效避免非吸菸者遭受二手菸危害的方法就是室內環境完全禁菸。

具體到二手菸到底是否會導致兒童疾病的問題,該報告也按疾病種類給出了詳細解答。丁香園(dingxiangwang)按證據強度,整理如下:

有充分證據:

孕婦暴露於二手煙,可以導致嬰兒猝死綜合徵和胎兒出生體重降低;

母親在妊娠期吸菸以及產後二手菸暴露,可以導致兒童發生肺功能下降;

兒童暴露於二手煙,可以導致呼吸道感染、支氣管哮喘、急性中耳炎、複發性中耳炎及慢性中耳積液等疾病。

有證據提示:

孕婦暴露於二手煙,可以導致早產、新生兒神經管畸形和唇顎裂;

兒童在出生前和出生後遭受二手菸暴露,可以導致白血病、淋巴瘤和腦部惡性腫瘤;

母親妊娠期及產後戒菸,可以降低兒童發生呼吸道疾病的風險。

待進一步證據明確:

母親在妊娠期遭受二手菸暴露,可以導致兒童發生惡性腫瘤;

兒童以及嬰幼兒暴露於二手煙,可以導致下呼吸道感染、兒童發生認知能力下降、行為障礙和體格發育不良、過敏性疾病。

最後,獻上一句話,這是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的魏莉和袁萍對被動吸菸與兒童哮喘關係做Meta分析時寫下的:

衛生專業人員,尤其是兒科醫生,在每一次醫療實踐中,都應詢問兒童被動吸菸的暴露情況,並採取適當措施予以干預。(王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