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S系统精准溯源 空气炮除霾降雨

NARS系统精准溯源 空气炮除霾降雨

贺克斌

6月14日,“2018成都科技治霾峰会”在世纪城娇子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围绕环境政策、大气污染成因、治理措施等专题,来自中国工程院的5位院士与诸多国内外环境专家齐聚成都,为治理雾霾这个“心肺之患”寻找治理良方。

治理雾霾,高新技术设备必不可少。活动现场,搭建了1400平米集中展示区,40余家相关企业带来了拿手黑科技产品,展示治理雾霾最新成果。

可发射绿色激光的3D可视激光雷达、外形如大炮筒的多功能抑尘车、能飞上百米高空检测空气质量的无人机……各类外形震撼的黑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为这场“蓝天论剑”增添了科技魅力。

发现“三七规律”NARS系统溯源大气污染

作为当前国际上唯一能够与预报同步进行的环境管控系统——“全国空气质量高分辨率预报与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简称“NARS系统”),目前已完成上百期的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高达88%。

NASR团队负责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教授黄顺祥将这项成果带到了现场。该系统通过对排放源清单实时动态反演、定点定量溯源,可准确找出污染源头,为实现精确大气治理提供关键技术。

黄顺祥说,找准导致成都70%大气污染的那30%排放源,对这些排放源实施有效减排限排措施,可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黑科技闪花眼除霾炮弹打上千米高空

本次展览,各类层出不穷的除霾测霾产品亮点纷呈,让参展观众看花了眼。

展览现场最扯眼球的莫过于一个约有成人高的炮弹发射器,它外表呈青黑色,旁边伫立着一枚空壳炮弹。

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工程师白小峰介绍,该中心与相关平台合作打造了精准人工增雨除霾系统及其测量平台,这款外形惹眼的空气炮及增雨弹发射装置是其中之一。

此外,北京某环保科技公司带来一款3D可视激光雷达,用于监测PM2.5等颗粒物数据。将监测仪器放在楼顶,打开激光扫描,就能监测水平直径10公里内的空气质量。

工作人员刘成炼表示,通过实时监测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仪器将数据反映至电脑系统,形成地图,可直观看见区域内污染排放源头位置,实时反映扩散趋势。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污染治本 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

近年来,成都空气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2017年,成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值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对比其他城市,2017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认为,虽然整体有所进步,但成都距离空气质量优的35微克/立方米标准仍有差距。“在环境治霾上,成都正进入攻坚期。”过去一些容易解决的污染问题,如扬尘、灰尘等已得到明显改善,复合型污染、二次颗粒物等污染因素是需攻坚的重点难点。

大气污染如何治标又治本?柴发合认为,政府应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能源结构优化、清洁能源占比提升等方面考虑,从上到下建立科学治霾系统工程。

柴发合说,从2016年至2017年的发展趋势看,成都已基本做到抑制臭氧污染快速增长。在治理防控上,他提出,结合成都平原整体联防联控,成都可与周边区市县联合,出台并研究减排防控方案。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科学治霾需差异化 减排与监管同样重要

6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众多环保专家学者做客“2018成都科技治霾峰会”,为雾霾治理寻找良方。

峰会现场,张远航、贺克斌、王金南、贺泓、刘文清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进行了主题演讲。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做了《成都平原空气质量改善——主要挑战与技术选择》的演讲,分享了他对成都空气污染治理的研究成果。

如何科学治霾?贺克斌表示,治霾需要“三化”,分别是差异化、精细化和动态化。他举例说,部分城市在早期污染治理时喜欢模仿其他城市的治理方案。而到后期,每个城市的差异化特征就会显现,此时再模仿其他城市,效果会大打折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