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资金博弈背后估值之争再起:代工厂还是工业互联网?

没有太多惊喜,仅仅3个涨停板,工业富联(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就开板了。

截至13日午盘,工业富联上涨3.75%,报收24.89元,换手率高达42%。盘中股价最高位为25.50元,总市值一度超过5000亿元大关。

不过午后,工业富联股价突然发力,一度冲击涨停,最高价报26.36元。

工业富联吸金效应明显,仅仅半天时间成交额就超过116亿元,占到沪市成交额896.1亿元的八分之一左右。

巨量资金博弈背后估值之争再起:代工厂还是工业互联网?

五大要点

1、3个涨停板,在2018年已开板66只新股中排名倒数第五;

2、上午交易量达到116亿元,占去上证综指超过八分之一的交易量;

3、从今日最高点卖出,投资者每签盈利只有1.26万元;

4、截至午盘工业富联总市值达4902.16亿元,市值位列中国人寿之后,暂列两市总市值排行榜第11位;

5、工业富联所在板块平均市盈率为40倍,工业富联当前滚动市盈率为30倍。

仅仅收获三个涨停板

每签最高浮盈1.1万元

统计发现,在2018年已经上市开板的66只新股中,以未开板涨停天数排名,工业富联与今年上市的华西证券、嘉友国际一起,凭借3个涨停板并列倒数第五名。

巨量资金博弈背后估值之争再起:代工厂还是工业互联网?

以13日盘中最高价计算,如果打新成功的小伙伴们在最高点位卖出,每签盈利1.26万元。

总市值暂列A股第11位

想要跻身前十大有难度

6月8日,工业富联以13.77元的发行价上市,公司总股本约为197亿股,初始发行市值约为2700亿元。经过上市后的连续上涨后,截至6月13日午盘,工业富联市值达到4902.16亿元。

从A股上市公司当前市值排名来看,工业富联近5000亿元的市值在当前A股公司中仅次于中国人寿,位列第11位。

作为电子制造服务业体量最大的企业,富士康无论在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上均保持领先。在工业云联网背景下,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将向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的方向发展,逐渐成为工业云联网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基础性环节。

依托富士康在制造服务业的强大经验积累,有望成为“先进制造+工业云联网”新生态的典范企业。预计公司2018-2020年的归母净利分别是178.73/201.72/227.36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91/1.02/1.15元,对应的PE分别为22/19/17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如果工业富联想要跻身A股前十大市值股,需要在上午收盘价基础上继续上涨40%。

巨量资金博弈背后估值之争再起:代工厂还是工业互联网?

半天交易量破110亿元

巨量资金博弈 吸金效应明显

随着今天上午工业富联3连板结束,截至上午盘结束,工业富联半天盘中成交额逼近115亿元的天量成交额。对比当日上证综指的表现,工业富联的成交额可谓一骑绝尘。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上午盘结束,上证综指成交总额为896亿元。也就是说,工业富联一只股票的交易量占到了整个沪市股票成交额的八分之一以上。

市盈率尚未达到行业平均值

第四个交易日,以午盘价格为准,则工业富联上市后滚动市盈率为30倍。

此前,多家机构在测算工业富联估值时,认为工业富联上市后总市值有望达到6000多亿。工业富联2017年营业收入3545.43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58.67亿元,每股收益约0.90元,发行新股摊博后约0.81元。目前A股市场电子设备及服务行业加权平均市盈率约40倍,如果按此估值,工业富联总市值将达6000多亿。

业内人士认为,按工业富联的估值,就是在代工厂与工业互联网转型之间寻找平衡。照传统代工厂估值,可能只有10倍pe,如工业富联母公司鸿海精密当前市盈率仅10倍。但工业富联此次上市的业务板块主要是工业互联网,如果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转型成功,则市场估值有望上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