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袁紹手下六大謀士田豐、沮授、許攸、審配、逢紀、郭圖誰最有智謀?

桅子花香

袁紹此人憑藉家世背景,在東漢末年群雄爭霸中,率先進級。先後擁有了冀並青幽四州,帶甲兵士幾十萬。起先袁紹是有機會迎天子的,但聽從手下幾個垃圾謀士的建議拒絕。說是怕迎天子後事事都需請示彙報,增加麻煩。故而放棄了迎天子令不臣的機會。實在是可惜。

這幾個垃圾謀士便是審配、逢紀等輩。

袁紹手下的謀士只有田豐和沮授就具有戰略眼光,可進級為三國頂級謀士之位。

其它的如審配、郭圖、逢紀、許攸、辛評等輩都是爭權奪利,內鬥牛逼,外鬥渣渣。只會給袁紹出餿主意,又挑撥袁紹廢長立幼,讓袁譚和袁尚相互攻伐,給曹操長驅直入掃北方的大業提供了幫助。在曹操都打到家門口了,兩兄弟還不消停,還在鬥,最終全被斬殺。媳婦兒女全為他人之婦。袁紹家族敗亡,審配等人是要負很大責任的。

田豐在官渡之戰未開始前,就提出了可不戰而勝的完美戰略。只要袁紹坐鎮鄴城,再派兩股兵馬長年累月的騷擾曹操,就能使曹操疲於應付,可不戰而勝。因當時曹操遠沒有袁紹強大,糧秣又不足, 是經不起這樣的消耗的。無奈袁紹自以為是,不聽從,反而把田豐關進監獄,官渡失敗後,羞於見田豐,又有逢紀等小人陷害,田豐被殺。田豐死前嘆息說:為愚人謀劃,應當一死。

沮授更是提了諸多有建設性,能幫助他打贏官渡之戰的建議,可袁紹一個也沒有聽從。審配等人還幾番陷害沮授,使袁紹奪了沮授軍權。

袁紹不敗,天理難容。

只可惜了田豐、沮授而已。


啟民先鋒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袁紹曾擔任十八路諸侯盟主,率軍討伐董卓。接著從韓馥手中奪取冀州,後又滅掉北方公孫瓚,最終佔據北方青、幽、並、冀四州之地,成為東漢末年最大的諸侯。袁紹兵多將廣,人才濟濟是有可能統一天下的,但他剛愎自用,內嫉外寬,更重要不善用人,不能對手下做到物盡其才,造成了不能準確採納謀士提出的正確意見,還使的文臣武將爭寵獻媚,各自之間明爭暗鬥,作為一個爭奪天下的諸侯,個人與內部是這樣的,失敗也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官渡之戰慘敗後,袁紹從此一蹶不振,退出爭奪天下的舞臺。

袁紹手下謀士眾多,其中田豐和沮授是前期聞名三國的謀士,也是三國迷們熱愛的謀士,他們許多政見相同、許多正確建議不被被袁紹採納、最後結局也很讓人可惜。

田豐,字元皓。起初在韓敷處,不受重用,袁紹聽聞親自招攬,任為別駕,極為重用。在與公孫瓚對戰中,袁紹採用田豐獻計,方才消滅公孫瓚,平定河北,佔據四州。但是官渡之戰時,田豐建議袁紹帥軍襲其後,但袁紹以幼子有病為辭拒絕採納,田豐大罵袁紹庸主,袁紹開始懷恨他。後來田豐和沮授又獻計袁紹說曹操多謀,不宜正面交鋒,發揮自己兵多糧多的長處,主張打持久戰,襲擾戰,用時間拖垮曹操。這無疑是一個正確的意見,結果袁紹不聽,田豐力勸,並且一勸再勸,最終徹底激怒袁紹,收監了田豐,後來袁紹因逢紀進讒言而殺了田豐。一代名士遇到這樣的庸主實為不幸,為田豐感到不值。



沮授,廣平人,少有大志,擅於謀略。早事韓馥,被韓馥表為騎都尉。袁紹佔據冀州後任用沮授為從事。經常對袁紹提出良策,有的是戰略性決策,很多都被袁紹拒絕。比如說漢獻帝從長安逃回洛陽時,窮困潦倒,要各地諸侯來勤王救駕,沮授提出迎天子,以令諸侯,袁紹不聽,結果被曹操入住洛陽,迎的天子,遷都許昌,開創建安時代,當袁紹明白過來時後悔只拍大腿。沮授勸袁紹,顏良性急不可單獨任用,袁紹不聽,顏良兵敗被斬,白馬之圍功虧一簣。袁紹讓三子統兵各據一州,沮授勸諫,袁紹不聽,後來他死後,三個兒子窩裡鬥。官渡之戰,沮授主張持久戰,袁紹不聽,後來官渡之戰袁紹大敗,沮授未及逃走,被曹操所獲,因拒降被曹操處死。惜哉!




許攸,字子遠,南陽人。袁紹帳下重要謀士,許攸是主張袁紹起兵伐曹操的,官渡之戰時,許攸截獲曹操督辦軍餉的書信,知道曹操營中無糧,持信來見袁紹。請袁紹兵分兩路襲取曹軍,一路攻擊曹操營寨,一路襲取許都。袁紹認為曹操詭計多端,此乃是誘敵之策,不聽許攸之言。後因為許攸家人在鄴城犯錯,留守鄴城的審配將他們逮捕,許攸知道後為求自保投奔曹操。曹操光腳相迎,許攸獻計火燒烏巢,幫助曹操打贏官渡之戰。因為許攸自恃功高,不分場合輕慢曹操,終被曹操懷恨殺死。許攸雖有才,過於輕傲,不識時務。



審配,字正南,魏郡陰安人,剛正但少謀,曹操攻破冀州後,審配所擒,曹操有心勸降,但審配忠義,甘願受戮。官渡之戰,審配留守鄴城,許攸家人犯了罪,他卻不講方法,抓了治罪,須知自己的主公和許攸正在前線大戰,竟如此不顧全大局,最後逼的許攸轉投曹操,間接導致官渡之戰的失敗。過於表現自己,迂腐。



逢紀,字元圖,南陽人,有謀略。袁紹是很器重他的,逢紀也是獻計奪取冀州的謀士之一;官渡之戰,袁紹讓逢紀統領軍事,袁紹是很信任他的。但是他是因私費公的小人,善權謀,不像田豐沮授他們正直,最可恨的是他為了私利向袁紹進讒言,害死了田豐。



郭圖,字公則,潁川人,買主求榮之徒,不為主公謀功,只為自己謀利。郭圖事韓馥時,曾勸其讓冀州與袁紹,不為主謀事。到了袁紹那裡,爭寵進讒言,使袁紹遠離田豐沮授。曹操烏巢燒糧時,郭圖建議袁紹派張郃和高覽襲擊曹操營寨,不料中了曹軍埋伏,紹軍大敗。郭圖恐袁紹怪罪,便對袁紹說張郃、高覽有降曹之意,又怕二人回來對峙,就派人告知張郃、高覽袁紹要殺他們,導致張郃、高覽二人投了曹操,小人之舉。袁譚和曹操決戰時,郭圖在亂軍中被射死。有這樣臣下,袁紹豈能不敗。


袁紹手下的謀士很多,都各有所長,只是袁紹不會知人善用。

相比之下認為田豐、沮授的智謀略勝一籌,個人見解,不足之處希望大家多多評論與糾正


好奇獵天下

我覺得,袁紹手下的六大謀士中,沮授最有智謀,他的才能不在諸葛亮之下,可惜袁紹不能重用,最後被曹操所擒,不降而死。

第一,沮授在歸降袁紹後,提出了沮授版的“隆中對”,這個戰略規劃非常好,按照這個戰略規劃,可以取得北方四州之地,然後迎接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與天下群雄爭奪天下,按袁紹的實力,是很有希望的,比曹操還有把握。當然,假如袁紹是雄才大略之主的話。

第二,沮授第一個建議袁紹迎接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惜袁紹卻聽信了淳于瓊的意見,沒有采納沮授的意見,最後讓曹操佔了先機,挾天子以令諸侯了。這是袁紹的一大敗筆。

第三,袁紹讓三子各據一州,沮授反對袁紹這樣做,認為這是取禍之道。但袁紹未聽從沮授的建議,後來果然三子爭權,引起窩裡鬥。這是袁紹的第二大敗筆。

第四,沮授認為袁紹的兵力和糧草在曹操以上,打持久戰對袁紹有力,而袁紹這次又沒有聽從沮授的建議,而採取了與曹操決戰的官渡之戰。最後敗北。

第五,沮授建議不要顏良單獨領軍,認為顏良的性格偏狹,但袁紹沒有聽從沮授的建議,結果導致白馬失敗,顏良被斬。

第六,沮授認為應該分兵進取官渡,但袁紹仍然沒有采取沮授的意見,而是全兵集聚官渡,結果被曹操幾乎全遷。

第七,沮授建議派蔣奇駐守烏巢,保護糧草,而袁紹不聽,偏偏派了淳于瓊。結果導致糧草被燒。

總之,沮授的建議幾乎步步料敵於先,如果聽從了沮授的建議,曹操幾乎沒有勝利的可能。但袁紹不是明主,沮授的建議對他來說等於對牛彈琴。

春秋史社,專注於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請關注“春秋史社”,有問題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