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一元钱看病缘何坚持十年

【温馨提示:还没关注广东卫生在线的小伙伴们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一元钱在大城市能用来做什么?

买一份报纸,一包纸巾

或者半根油条……

拿着一元钱去看病

在看病贵、看病难已让

共同感到困扰的今天

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

但在离广州市中心

不到三十公里的一个地方

却为实现这个朴素的愿望

坚持了十年……

从2008年开始,这里的村民一旦生病,首选到村卫生站求治,事后只需支付一元钱即可。当然,如果问题比较严重需要肌肉注射,费用就要翻倍了,需支付两元钱。

这个极具桃花源意味的地方也有个好听的名字——花都

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里在近代曾风起云涌,当地农民用勇敢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一百多年过去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花都人民用另一种勇敢和智慧为新时代献礼。

一元钱看病的逻辑……

它用看起来很低廉的一个价格,来满足农民对健康生活的期许,“村里医生用一元钱就可以治好我的病”,这种对健康保障的自信,恐怕是对美好生活最实在的注脚。

特约评论:一元钱看病缘何坚持十年

一元钱看病的意义……

十年坚持,不忘初心。它让政府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曾经许下了诺言就要排除万难,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导向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引擎。

特约评论:一元钱看病缘何坚持十年

一元钱看病并非只是噱头

它在村卫生站那简陋的一方天地间重塑遗失已久的医患信任,我治好你的病,并不是因为开了很贵的药;我选择你作为我的医生,只因为你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用最简易的办法帮我解除病痛。

一元钱看病的背后……

绝不只是价格和价值之间的权衡,而是无论政府、医疗卫生机构还是个人,都在努力共建共享一个长久实现美好蓝图的基础。

政府不断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努力实践“区招镇管村用”人事管理新模式,用好的制度让好的医生留下来;

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提高服务诊疗能力,让基层医生轮转活起来,让居民更信任他们;

居民则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理性的就医观念,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

特约评论:一元钱看病缘何坚持十年

“古来事业由人做”

成功从来都是奋斗出来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

花都一元钱看病的探索

必将会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中

路子越走越宽

采写|李楠楠

来源|《人之初》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欢迎分享此文,让更多人了解“一元钱”初心

特约评论:一元钱看病缘何坚持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