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白鹿倉景區火了之後,經常看到有人在網上曬所謂的“民國風情”,一條鐵軌,一輛小火車,一條仿建的街道,換上一身旗袍彷彿就回到了民國……民國風情就是這樣子嗎?只能說咱們遊客太配合景區了。(哈哈,這段發出去想來要被噴)

其實,在西安的大街小巷裡,還隱藏著一些真·民國建築,除了一些攝影師、文化人,還有玩自媒體的,一般人知道的還真不多呢。

南院門亮寶樓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準確的說,這是建於清末的建築,是慈禧太后西逃時用來存放珍寶的地方。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1914年,省圖書館遷入亮寶樓。1944年這裡成為陝西省歷史博物館,也就是碑林博物館的前身。現在似乎是一個文史單位的辦公場地,不對外開放。

蘆蕩巷姚家大院

姚家大院也在南院門一帶,清代至民國年間,這裡所住者非富即貴。姚家大院的主人是來自涇陽的一位鉅富,即赫赫有名的社樹堡姚家。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姚家大院不對參觀者開放,圖片來自網絡

姚家雖然富,但時代變遷,他們家財散盡,倖存下來的後人長居海外。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圖片來自網絡

這座院子當年在城市低窪地改造的浪潮中原是要被拆掉的,姚家後人費了很大力氣才保全下來,現在能作為私產存在,相當不容易。

建國路高桂滋公館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知道高桂滋公館是因為西安事變,一直以為高桂滋是清朝的官員,因為他的名字聽起來實在是太宮廷了。沒想到他竟是如假包換的革命黨人,1911年就參加了同盟會,後來又參加辛亥革命,歷任軍長、戰區副長官等職。參加過長城、南口、平型關、忻口、太嶽、中條山等抗日戰爭,挺牛的一個人。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公館是高桂滋在1933年為自己建的家宅,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一個給他暖房的居然是蔣介石。總之,是挺有故事的一個民國小院,可惜現在只剩下一幢小樓,陝西省作協在院子裡辦公。

書院門于右任故居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攝於去年冬,故居未對遊客開放,沒能進去

于右任就是那個寫下“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 只有痛哭”詩句的人,西安文化人對他挺崇拜的,這種骨子裡的崇拜延續到了現在。于右任先生思念家鄉的時候,一定也會想起,他在西安書院門還有一個幽靜的院子,當年,他和妻子、女兒居住在這裡,共享天倫,沒想到後來與她們卻被一條海峽隔開,至親之間只剩刻骨思念。

于右任故居就在書院門仿古街上,不過挺容易被忽略的,畢竟關中書院、西安碑林都比它要搶眼。

柏樹林高家大院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注意啦,不是回民街那個高家大院,是柏樹林的高家大院。柏樹林高家大院的主人是著名的易俗社創始人高培支先生。據說易俗社很牛,我知道當年魯迅先生來西安還特意聽易俗社的戲。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再說回高培之,網上說他是著名劇作家、教育家,不過更生動的經歷似乎都沒有。斯人已去,只有的他的房子,還活生生地存在著,彆扭地呆在一個窄仄的巷子裡,樸實無華,黑色大門緊閉,牆上泥土脫落。有人在牆上貼著紙,上書:保護單位 嚴禁泊車。

北新街七賢莊

七賢莊,很風雅的一個名字,還確實是民國時文人雅客追慕“竹林七賢”而常聚集的一個地方。它還有一個更通俗易懂的名字,叫“西安八辦”。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圖片源於網絡

最開始,據說是一些銀行家買下地皮建起10個連牆式院子,整院對外出租的,租住的多是中上層有錢人。後來,中共在這裡建了秘密聯絡處,西安事變後,在此設立了合法機構——紅軍駐西安聯絡處。盧溝橋事變後,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駐陝辦事處"。

建國路張學良公館

建國路上張學良公館,去過的人自是不少了。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一進那個小院,3棟民國風的樓很引人注目,灰色磚木結構,據說是西式的,在當時應該算是“極簡現代”了,但在現代鋼筋水泥大樓的對比下,還算得上精細雅緻呢。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這個院子原是西北通濟信託公司馮欽哉的房子,剛剛竣工,就被從漢口遷駐西安的張學良租下了,從1935年9月到1936年12月25日張學良和夫人于鳳至,秘書趙一荻小姐,以及兒子張閭琳及其其他隨從人員在這裡居住。

青年路楊虎城止園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止園是楊虎城為自己蓋的別墅,選址還挺心機的,位於青年路,在唐代時,這裡是政治中樞太極殿所在地,明代時又建有朱元璋之孫千陽郡王王府。

西安鬧市中隱藏了這麼多 真·民國小院,你去過幾個?

止園不大,一個院落,中間矗立著一棟獨棟別墅,只有兩層,樓面挺樸素的,灰磚配紅色的門窗。屋脊裝飾得很繁複,重重飛簷翹角。整個建築看起來很敦實很傳統中國風,就像楊虎城將軍的體型和為人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