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中,蔣介石的福將劉峙為什麼不在戰場?原因其實在這裡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一場大規模的戰略決戰,最終以人民解放軍的完勝而告終,同時也預示著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腐朽統治行將就木。可是熟悉淮海戰役戰史的人,就會有一個疑問,國民黨徐州剿總司令劉峙根本就沒有在戰場上出現過,實際指揮作戰的是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那麼有蔣介石福將之稱的劉峙去哪裡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淮海戰役中,蔣介石的福將劉峙為什麼不在戰場?原因其實在這裡

淮海戰役爆發前,蔣介石任命劉峙為國民黨徐州剿總司令,這一人事任命深受國民黨內部的詬病,甚至受到一些將領的冷嘲熱諷,有人說:徐州是南京的門戶,如此重要的位置,不派一員虎將鎮守,也要派一員狗將鎮守,誰知蔣介石竟然派了一員豬將。可見劉峙的軍事能力在當時國民黨內部不被認可。

後來,連蔣介石自己也覺得劉峙難堪大任,啃不下來這一仗,但臨陣換將乃兵家之忌,所以在白崇禧拒絕指揮的情況下,蔣介石為劉峙派去了一個得力助手,他就是蔣介石的嫡系干將杜聿明,由他擔任徐州剿總副司令一職,實際指揮這次戰略決戰。

淮海戰役中,蔣介石的福將劉峙為什麼不在戰場?原因其實在這裡

當淮海戰役打響之後,因為杜聿明還沒有到任(蔣介石命杜聿明在東北指揮撤軍),所以劉峙按照作戰計劃,下令讓隸屬部隊向徐州靠攏,以待下一步決定是戰還是是撤。可是在國民黨軍隊撤退的過程中,黃百韜第7兵團被解放軍重重包圍在了徐州以東的碾莊地區,形勢極為被動。

而就在此時,杜聿明才帶著拼死解救黃百韜兵團的命令,匆匆趕到徐州。得力助手杜聿明一到徐州,總司令劉峙就耍起了滑頭。劉峙知道自己雖然名義上是總司令,可是沒有任何指揮權,而且他對本次作戰的前景不太樂觀,認為自己要是還待在徐州不是戰死就是俘虜。於是總司令劉峙向蔣介石報告說:當前杜副司令已經到任,為避免我們兩個在軍事行動上產生分歧,我申請坐鎮蚌埠指揮李延年和劉汝明兩個兵團,讓杜聿明留在徐州指揮徐州剿總主力大軍,這樣對於作戰會更有利。

淮海戰役中,蔣介石的福將劉峙為什麼不在戰場?原因其實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