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明长陵陵恩殿全用金丝楠木为之,历时五百多年仍然坚固如初

朱棣明长陵陵恩殿全用金丝楠木为之,历时五百多年仍然坚固如初

明十三陵天寿山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他葬在南京孝陵。明成祖朱棣是在朱元璋的二十六子中排行第四,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经“靖难之变”从他侄子手中夺取皇位并迁都北京后,便派风水先生在北京附近寻吉地以置帝陵。

朱棣明长陵陵恩殿全用金丝楠木为之,历时五百多年仍然坚固如初

朱棣明长陵

最后选中北京昌平的天寿山为自己和子孙后代共同的陵址,于是下令圈地80里,开始建长陵,死后归葬于此。此后明朝的子孙相承,均建陵于长陵左右,形成以长陵为主体的十三座陵墓组群。

朱棣明长陵陵恩殿全用金丝楠木为之,历时五百多年仍然坚固如初

明十三陵

长陵是朱棣和他的皇后的陵寝,为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整个陵园用围墙环绕,在中轴线上有陵门,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等。

朱棣明长陵陵恩殿全用金丝楠木为之,历时五百多年仍然坚固如初

祾恩殿

祾恩殿是北京现有最古老的木结构大殿。大殿建在3米高的三层汉白玉台基上,黄瓦红墙,高大宏伟。殿内有32根金丝楠木柱子,直径1米,高14米,历时500多年,仍牢固如初。

朱棣明长陵陵恩殿全用金丝楠木为之,历时五百多年仍然坚固如初

金丝楠木柱古朴和自然的花纹

整根的金丝楠木柱,大概需两人和抱。这种木材材质细实,据说有香气,生长期长,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它产自深山老林中,密度大,重量重,采伐运输十分不易,现在已极为稀有。长陵的棱恩殿保护的很周密,楠木用有机玻璃包围,大殿地面的金砖上铺着木地板,防止游人的践踏。但也露出一小块地面周边用栏杆围上,使游人可以近距离观赏。

朱棣明长陵陵恩殿全用金丝楠木为之,历时五百多年仍然坚固如初

长陵朱棣坐像

长陵还未被发掘,所以巨大的大殿里展览了来自定陵的出土文物,有金器玉器纺织品等等,当然都是仿制的,长陵最大的看点就是这个大殿,在大殿里就是看金丝楠木,因为这样的明代楠木建筑在中国寥寥无几,它与故宫内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并称中国三大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