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還有更多危害?科學家:可能長期潛伏在大腦中攻擊人體!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免疫系統主要負責對抗入侵人體的各種微生物並抑制惡性癌症的發生,而人見人怕的艾滋病毒(HIV)卻可以肆意攻擊和破壞免疫系統細胞。而最近,研究人員發現HIV病毒的攻擊性不僅僅是針對血液中的免疫細胞,甚至會在腦部和脊髓等身體其他器官潛伏很多年!

艾滋病毒還有更多危害?科學家:可能長期潛伏在大腦中攻擊人體!

艾滋病毒還有更多危害?科學家:可能長期潛伏在大腦中攻擊人體!

在大腦中,艾滋病病毒會繼續產生病毒蛋白,進而損害大腦內部細胞,大大增加患痴呆症和其他神經系統問題的風險。

艾滋病毒還有更多危害?科學家:可能長期潛伏在大腦中攻擊人體!

研究人員使用老鼠來控制HIV病毒蛋白的水平,以探討HIV感染和神經系統疾病之間的聯繫。研究發現一種名為HIV-1 Tat的HIV蛋白能夠降低腦中產生多巴胺(一種神經遞質)所需重要蛋白質的水平。多巴胺是由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神經元和血液中的免疫細胞產生。使用共焦顯微鏡觀察發現,含有HIV-1 Tat蛋白的小鼠大腦中的多巴胺產生區的神經元是活化的,而正常小鼠無法產生如此多的多巴胺。同時發現,一些神經元中不再能夠檢測到產生多巴胺所必需的酶——酪氨酸羥化酶。

艾滋病毒還有更多危害?科學家:可能長期潛伏在大腦中攻擊人體!

科研人員認為,小神經膠質細胞分泌的HIV-1 Tat蛋白能夠進入多巴胺神經元並降低其活性,從而減少多巴胺的產生,致使與大腦中細胞交流的能力降低。腦部黑質區域多巴胺水平降低是帕金森症的一個重要特徵,易使患者患抑鬱症並對藥物成癮。

文/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

1. HIV‐1 Tat regulation of dopamine transmission and microglial reactivity is brain region specific, Glia, 07 May 2018, doi.org/10.1002/glia.23447.

2. HIV Can Lurk in The Brain And Increase Risk of Dementia, Even if You're Not Sick, THE CONVERSATION, 25 MAY 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