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這些獲獎照片背後的故事!


鏡子打碎了,兩個孩子在拾碎片,其它的孩子則默默看著,像犯了錯的大人們那樣惶恐。與此同時,另外的世界則依然各自奔忙,這是1981年出版的《觀察的方式》一書,68張系列街頭攝影中的第14張,也是作者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貓米特和狗託森正在決定誰先下嘴。金花鼠吉姆萬萬沒有想到,主人剛離開家自己就要變成這兩個“朋友”的晚餐。它們三個都是馬克家餵養的寵物。在主人面前,它們似乎是親密無間的夥伴。

在紐約105街區,一個小流氓將槍直指攝影家的鏡頭。他只有11歲,卻學會了一切猙獰。克萊因回憶說當然,他手裡是一把假槍,他正玩的也不過是美國孩子街頭巷尾慣玩的遊戲。但在我看,這一瞬間早已不再是兒童的遊戲。

這並不是一鍋小貓靚湯。8周大的貓咪呼嚕嚕太想知道主人的晚餐是什麼了,他圍者著麵湯鍋打轉,直到一頭載了進去……

這位穿戴整齊的遊行者所佩的徽章上寫著:“上帝保佑美國,支持我們在越南的孩子們。”但事實與他的期望正好相反。美國越來越深地捲入戰爭不僅未使北越軍隊退卻,反而讓更多的“孩子”命喪異國他鄉。本作品為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這張照片的題材並不重大,但卻是佈列松的一幅膾炙人口的名作。表現一個男孩:兩隻手裡,各抱一個大酒瓶,躊躇滿志的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照片中的人物,情緒十分自然真實,顯示出佈列松熟練的抓拍功夫。抓拍是佈列松一生所堅持的基本手段。他從來不去幹涉他的拍攝對象。

1985 年11月13日,哥倫比亞魯伊斯火山突然爆發,山上的積雪融化後夾雜著泥石流順坡而下,幾乎吞沒了附近的阿麥羅鎮,造成了毀滅性的災難。火山爆發後的第三天,美聯社的法籍攝影記者富蘭克福尼爾趕到現場採訪。在現場發現一個叫奧馬伊拉的12歲小姑娘被兩座房脊卡在中間不能自拔,她的脊椎已被砸傷,儘管福尼爾曾經當過外科醫生,但此時也無能為力。只有在他拍下小姑娘那美麗而堅強的面孔的同時,不時同她交談。


《旋轉的溫達》這張照片是杜瓦諾斯1953年在一條大街上拍的。這期間,他拍攝大量溫達的照片。溫達在她父母的馬戲團工作,實際上她是一個脫衣舞表演者,被稱作“激情的蝸牛”。對“溫達”的著迷來源於她的表演所帶來的強烈對比:表演場裡黑乎乎的,條件極其簡陋,連街頭苦力都可以進去看她的表演。外面則十分明亮。這明確地顯示了公共場所和隱秘場所的對比。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非洲少雨,連年乾旱,成千上萬的人民在飢餓中、在瘟疫中備受折磨而走向死亡。許多記者在那裡拍攝的鏡頭觸目驚心,令人不寒而慄。這幅作品很有代表性。記者前去採訪旱情十分嚴重的烏干達,深深地為那裡經受的苦難而感動。他沒有一般化地去拍攝面黃肌瘦的災民,也沒有去拍攝寸草不生的乾裂土地,而是拍攝了一個對比強烈的鏡頭DD豐潤的大白手和枯瘦的小黑手,從而表達出自己對於乾旱惡果的強烈感受

作者是《波士頓先驅美國人報》記者,聽到火警後,他連忙開車趕到現場。一邊朝火場跑,一邊把攜帶的兩臺相機調好光圈和快門,同時觀察著著火房屋的情況。緊張中,一名消防隊員正跨到太平梯上,想幫助已經站在太平梯上,想幫助已經站在太平梯上等待救援的兩個女孩19歲的黛安娜和3歲的蒂亞娜。 作者用鏡頭密切地注意每一個下落的東西,沒想到卻拍攝到了這樁慘劇的全過程。


1937年5月,德國“興登堡”號飛艇順利飛躍大西洋,正要在美國新澤西州萊克赫斯特基地著陸時,因撞擊建築物而爆炸起火。這一災難是人類的悲劇,更使德國國家尊嚴嚴重受損。因為在20世紀20年代,飛艇曾經是一種力量的象徵。它意味著將來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駕馭天空。30年代,由於飛艇的成功,德國人曾經認為未來的天空將是他們的舞臺,就像英國人從前稱霸海洋那樣。“興登堡”號是飛艇中最好的一隻,然而卻如此慘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