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自然是课改的“皇帝”。课改中最大的困扰,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只有“皇帝”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

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养“懒”了,养“笨”了。或者,把他逼“厌”了——厌学。课堂上,老师不讲,学生就不学,指导他们自学,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该怎么学。我曾观察过一节自习课,有的学生,漫无目标,一会儿拿这书,一会儿翻那书,下课了,没有完整地看完一页书,做完一道题!——他们不知道该学什么!近几年,我们这一些中小学强力推进“四清”(堂清、日清、周清、月清),这种确有一定效果。但实施中一些过激的方式,却导致部分学生因被逼“四清” 而“厌学”。 “厌学”的学生,让他主动投身课改,只能是幻想!

面对学生的“懒” “笨” “厌”,不主动学、不会学、不愿学,再完美的课堂模式,再优秀的教师,也只能把课堂变成“一个人的剧场”。在这个剧场中,教师的角色,无论是“出色的演员”,还是“伟大的导演”,也只能以无奈和无效收场。因为,“皇帝”不着急,“主体”不主动!这些,是所有课改都面临的最大、最难的困扰。

解决这上难题的思路有三。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具体说,就是理想教育和励志教育,要让学生明白,来学是干什么的?将来要怎么办!我是为谁而学的?这种教育是各学校常规话题。各校也名有奇招。比如,淅川一高教学楼上的标语极为朴素但却直击人心:“我来淅高干什么?淅高给予我什么?我将如何走出淅高?”学生每天都要集体诵读,以此励志。抓好了思想教育,就抓住了学生的目的和态度,也就抓住了根源。

第二,抓好“两个习惯”的培养。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应从小抓起。高中阶段,当属“亡羊补牢”阶段。高一阶段,即重视“两个习惯”的养成。从一定程度上讲,抓“习惯”比单纯抓成绩更为重要。培养学生有规律、有目标、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培养主动学,养成“我要学”“问中学”“学中问”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养成了,课改之渠也就修好了,只待“放水”了。当然,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学生、家庭共同努力,做长期细致的工作。

第三,抓好“模式”流程的培养。任何模式的课改,都要就模式流程及评价要求对师生进行培训。而对学生的培训尤为重要。要让我们的“皇帝”明白,这条“新路”该如何走,他们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班主任是这项工作的主角。除了最基本的培训外,还要根据学生的特长、个性,确定不同的角色任务,使他们在“合作探究”(小组学习)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任课教师要利用青少年爱“逞能”“显摆”的天性,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把别人教会”,而达到“自己真正的学会”——这才是我们课改的终极目标。

学生的思想态度,习惯方法决定着课改的成败。也是课改的“难中之难”。我们只能是抓“中间”促“两极”。甚至不得不放弃“一些极少数”。最优秀的学生任何模式都适应,或者说无需任何课改。他们知道目标在哪里,路该怎么走。“中间派”的学生,是课改实话的重点,他们需要推一把,拉一把,由被动走向主动,最终走向优秀。而那些无目标、无追求、无态度、无基础的学生,家长只是把学校当做托儿所,那些“寄托生”,就是把教师累得吐血,也只能徒唤耐何!就是让蔡林森老先生来,怕是也无力回天!因为,这“极少数”的一群,确实是“教不好的学生”,而我们也决不认为我们是“不会教的老师”。

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