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集合競價真的要來了?你應知道的都在這裡

新三板集合競價真的要來了?你應知道的都在這裡

近幾天,原本緊張、抑鬱、略帶寒意的新三板市場開始傳出一陣春意騷動,其主要原因是上週六4月8日的《21世紀經濟報道》刊發了一篇題為《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第一槍:大宗交易、集合競價呼之欲出》文章,稱已有券商承認其已收到了全國股轉系統的通知,新三板交易系統或將打開大宗交易、集中競價兩套接口。

此消息一出,新三板市場人士回血一半,滿眼期待。在對競價交易經歷長久的期望、等待與失望之後,新三板人士再次復活,在懷疑中盼望2017年的新一輪政策紅利。

關於新三板集合競價制度,全國股轉系統早在其發佈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轉讓細則 (試行)》就有相關規定。

根據該試行細則第六章“競價轉讓方式”對集合競價做出解釋,集合競價是指:對一段時間內接受的買賣申報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競價方式。而每個轉讓日的 9:15 至 9:25 為開盤集合競價時間,14:55 至 15:00 為收盤集合競價時間。

新三板集合競價真的要來了?你應知道的都在這裡

根據該細則條文來看,本次擬推出的集合競價應為“盤前盤後的集合競價交易”,這與A股的“盤中的連續競價交易”存在很大區別。但有理由相信,目前的盤前盤後競價交易應只是新三板競價交易制度的第一步。在監管層於創新層中實施盤前盤後競價交易,逐步積累經驗並待時機成熟後,或有可能進一步推出盤中競價交易,以逐步實現新三板與A股的競價交易制度同步。

一、新三板集合競價政策歷程

早在2014年12月12日“新三板峰會”上,股轉系統業務部總監吳疆表示,已在準備集合競價硬件系統開發,開啟競價交易將是2015年的工作重點。同月22日,股轉系統副總經理隋強透露,預計2015年中前後競價交易系統上線。

2015年1月,證監會新聞辦在例行週會上表示,新三板對合格投資者的要求過高,下一步可能要修改合格投資者的標準。此舉被市場人士解讀為就新三板的集合競價的推出作政策讓路。

2015年,據消息人士稱,全國股轉系統已進行了競價交易測試,測試結果顯示新三板推出競價交易不存在技術障礙。

然而,到2015年下半年,政策導向開始發生變化:

2015年10月,全國股轉系統原總經理現董事長謝庚表示,在具備股權的分散度、高質量的信息披露和投研三個條件之前,新三板不具備採取更高效率的,比如大家說的連續競價交易方式。

2015年11月20日,證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鑑於條件尚不成熟,現階段暫不實行連續競價交易”。

直到2016年年底,監管層政策再次峰迴路轉:

2016年10月18日,股轉公司監事長鄧映翎提出,改善創新層企業流動性有兩種思路,一是由將所有的創新層企業由現在傳統的做市商制度變成混合型的做市場商交易。另一種是採取區別於主板市場連續競價的不連續競價交易,引進集合競價,比如每半小時進行一次競價。

2016年10月21日,全國股轉系統信息研究部總監黃磊在一次新三板活動中稱,可以在具備一定條件的公司中,適當引入價格競爭機制,進一步發揮公開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

2016年10月26日,全國股轉系統副總經理隋強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新三板流動性嚴重不足,股轉系統已在進行綜合交易制度改革,其中就包括競價交易制度和大宗交易制度。

最後,直到兩天前的2017年4月8日,《21世紀經濟報道》刊文稱,已有券商收到了全國股轉系統的通知,新三板交易系統實施大宗交易、集中競價兩套交易制度。

二、當前推出集合競價的原因

就監管層為何選擇此時推出集合競價,百律投行家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在加強新三板監管同時,提升新三板交易活躍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新三板市場不斷強化市場監管,從募集資金管理、到金融類企業掛牌標準完善、再到細化掛牌准入條件,都在不斷提升市場規範程度。而就在上週五的4月7日,全國股轉公司更是對4家券商、12家新三板公司採取了自律監管措施。監管措施層層加碼,其目的應是提高掛牌公司質量,完善市場環境背後的提升新三板市場活躍度。而集中競價、大宗交易,顯然是促進新三板市場活躍度的重要制度手段。

(二)通過交易制度優化,將優秀企業留在新三板

長期以來,新三板無論從投資者看來,還是在企業家眼中,都只是A股/IPO的跟班小弟。包括早期轉板上市和當前較熱的上市公司併購,都暗示了新三板流動不足、估值不高、融資不佳這三大缺陷。該些問題如果繼續得不到解決,將會有更多的精英企業像致生聯發一樣,謀求進入主板市場。而這顯然不是股轉公司和北京所希望看到。因此引入大宗交易、集中競價等制度,滿足這些精英企業的市場需求,把優秀企業留在新三板市場,既是新三板監管層的願望,也是眾多新三板從業人士的利益所在。

(三) 近期整體市場趨穩,是推出新政策的較好窗口期

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約11330家,並以每月近100家的速度穩步遞增。同時在企業質量上,其中不乏點擊網絡、聯訊證券、成大生物、大漢三通等優秀企業。新三板從初期的追求數量,到2016年的強調質量,再到現在的2017年,重點必定要轉向成果落地。從整體市場情況來看,上證指數從一年前(2016年4月)的2800點階段性低點,目前已上升至3300點歷史關口。而經過這一年的調整,無論是國家整體經濟形勢,還是投資者的錢袋與信心,都得了較為明顯的修復。選擇在當前時間點,逐步引入和落實新的交易制度,應該來說是一個相比較好和難得的政策落地窗口期。

三、集中競價相關概念解析

(一)連續競價

連續競價,即是指對申報的每一筆買賣委託,由電腦交易系統按照以下兩種情況產生成交價: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相同,則該價格即為成交價格;買入申報高於賣出申報或者賣出申報低於買入申報時,申報在先的價格即為成交價格。上海證券交易所在上午9時30分~11時30分,下午13時00分 ~15時00分,深圳的上午9:30-11:30,下午13:00-14:57為連續競價時間。

(二)集合競價

集合競價,就是在當天開盤或者收盤之前,投資者可根據前面的收盤價和對當日股市的預測來輸入股票價格,在集合競價時間裡輸入計算機主機的所有下單,按照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計算出最大成交量的價格,這個價格就會是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格,而這個過程被稱為集合競價。上海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9:15至9:25,深圳證券交易所9:15至9:25和14:57至15:00為集合競價時間。

(三)匹配成交

匹配成交,是新三板協議轉讓在收盤時特有的交易撮合方式,每個轉讓日15:00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按照時間優先原則,將證券代碼和申報價格相同、買賣方向相反的未成交定價申報進行匹配成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