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業商業化基礎設施鳳凰雲智 開創院線智能解決方案

日前,中央出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將電影管理職責劃入中央宣傳部,中央宣傳部對外加掛國家電影局牌子。這意味著黨和國家對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並將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著力加強對中國電影發展的領導,鼓勵出現更多、更優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的好電影,創造出中國電影事業和產業的新輝煌。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影票房交出了200億元成績單,首次超越北美,成為世界第一。進入四月,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如期而至,阿里影業旗下淘票票成為北影節官方獨家售票平臺,鳳凰雲智售票系統為北影節做出了有力的票務管理保障,助力本屆北影節成為歷史上成績斐然的一屆:僅首日票房就達到1100萬,最熱影片10秒售罄。

中國電影市場票房一路持續高走的背後是中國電影市場增長動力的變化。人口紅利、好萊塢大片、互聯網流量、狂熱的資本推動這些外生因素不再是推動電影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而國產影片製作能力提升、電影項目精細化市場運作、以及產業鏈協同效應等因素成為2018中國電影市場持續增長的新動力。

在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阿里影業集團在京舉辦了阿里雲智客戶分享會。來自國家電影專資辦、北影節組委會、完美院線等影業代表,共同就中國電影產業的精細化管理、智能化解決方案,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銀幕爭奪愈發激烈,院線破局亟待精細化管理

中國電影票房總量不斷增長,但隨之增長的院線數量也加劇了銀幕爭奪。

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影院數量合計9965家,銀幕數高達54165塊,也已超越北美,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已經有了全球第一的放映市場,但影院建設熱度依然維持在高位,影院和銀幕競爭過於激烈,甚至趨於白熱化。

此外,新增購票觀影用戶增長乏力。2015年,中國觀影人數較上年新增30%,而2017年,這個數字下降為18%。再加上觀眾欣賞水平的更新迭代以及互聯網時代更多娛樂方式的分流,千變萬化的市場對影院經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難看出,中國電影市場未來持續、穩定的規模化增長空間,已經無法繼續寄希望於通過影院終端擴張及其伴隨的城鎮觀影人數持續增長獲得。如何提高觀眾人均觀影次數、建立穩定觀影群,將是電影產業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

這勢必需要電影產業各個環節整體能力的提升,以及內部協同效應的持續加強。

除了前端內容生產能力建設,後端的宣發、放映端影院,通過服務升級、技術升級,提供更智能化的管理決策,更精確的消費洞察,更多元的盈利手段,才能保證持續的增長能力。在阿里雲智客戶分享會上,國家電影專資辦李東副主任表示:國家電影專資辦將大力推行院線售票系統雲化,降低各影院和影管成本,提高規範化、科學化管理水平,也為電影市場提供健康持續的發展環境。

數據雲化,生態聯動,為電影產業多維賦能

去年6月,阿里影業宣佈定位“打造電影產業新基礎設施,賦能電影產業”的整體戰略。阿里影業希望實現電影市場的增量,是將更多的潛在消費群體引入電影院中,並將現有觀影人群的頻率進一步通過各種有計劃的“組合”,予以提高。一方面打破人口紅利走到盡頭的瓶頸,另一方面將影院的座位利用率發揮到更大。

阿里影業將通過構建用戶觸達、商業化和內容產業化三大“新基礎設施”,賦能電影產業,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優化升級。鳳凰雲智是首批落地“商業化基礎設施”。

在阿里雲智客戶分享會上,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表示:鳳凰雲智致力於打造智慧新影院的整體解決方案,通過更流程化、標準化的方式,為電影產業放映端提供專業技術維護,節省影院運營成本,提升管理便捷性,助力影城經營管理向規範化、精細化、專業化發展。

據瞭解, 從雲智票務、雲智數據以及雲智廣告三大板塊來提升傳統影院的整體運營效能。

其中,雲智票務可以讓院線真正實現總體佈局,統一部署,從根本上解決票房透漏瞞報的問題;雲智數據則是幫助影院提升客流量 和上座率的利器,大幅提高影院的運營效率,將過去兩個小時才能完成的排片工作縮短到現在的2分鐘;雲智廣告系統則是基於互聯網技術的廣告平臺,為影院和廣告公司、廣告主提供鏈接和服務,激活影院的閒置廣告資源,為影院擴展非票房收入。

以完美院線為例,互聯網售票佔比超過80%,數據實時上傳大大降低了斷網、斷電等對影院的影響;基於阿里雲技術,硬件運維全部由雲智團隊接手,運營成本降低50%;根據雲智數據可以實現智能排片,效率提升60%。

在阿里影業的生態化打法下,產業鏈內各方都能在相互合作中實現利益共享。通過影院、用戶、資源的相互連接,影院能夠向移動互聯網方向轉型,以更高效的數據化運營提升業務效率。片方也能實現更精準的營銷推廣,在阿里影業的開放生態中拓展更多收入來源。

李捷曾公開表示:阿里影業的新基礎設施建設,不是為了做“入口”,而是全力賦能電影產業的每個環節,實現從產業鏈上游到下游新基礎設施佈局的閉環。阿里影業願意與院線一起,創造中國影院基於SaaS架構、雲計算、彈性擴容、高穩定性、金融風控體系等加持的智能化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