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岩峰上风光好,见闻吉祥演教寺

一、演教寺概况

演教寺,位于五台山中台顶。

中台,又名翠岩峰,位于台怀镇西北10公里处,地形状如雄狮,海拔2894米,仅次于北台顶,为五台山五大主峰之第二高度。中台翠岩峰顶、云雾之中、有一寺院矗立,名演教寺,文殊菩萨于此演教说法。

翠岩峰上风光好,见闻吉祥演教寺

《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中,世尊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及有无量诸天龙神夜叉罗刹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围绕供养恭敬。”演教寺名,就是取意于文殊菩萨在此演教说法。演教,为演释佛教仪理之意。演教寺是五个台顶上规模最大的寺院。

翠岩峰上风光好,见闻吉祥演教寺

二、清凉山志及演教寺传说

《清凉山志》转引《古传》说:“隋文帝开皇元年,下诏。五顶各置寺一所,设文殊像,各度僧三人,令事焚修。”这是演教寺最早的开始。明弘治年间重修演教寺,皆为石建。正殿石洞五间,主供孺童文殊像。前殿石洞三间,为天王殿。寺西南有文殊说法台,中有石建祈光塔。

翠岩峰上风光好,见闻吉祥演教寺

目前的演教寺大殿,由大圆照寺与演教寺的住持海信法师及四众弟子共同发心、历经几年的艰辛努力重修完毕后,于2005年8月20日举行落成开光大典。2005年也是中国与尼泊尔建交五十周年,作为两国建交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尼泊尔对华友好民间组织“阿尼哥协会”向五台山赠送一尊文殊菩萨铜像。这尊铜像由“阿尼哥协会”特邀工匠耗时两年多制作而成,该铜像高2.8米,重1.5吨,左手执青莲花,右手执宝剑,身坐白莲台,栩栩如生。大殿的对面,是文殊殿。文殊殿里面供奉着文殊菩萨法相,以及格鲁传承的祖师、藏传佛教三大文殊之一的宗喀巴大师法相。雾中大殿 由于海拔高的原因,晴朗的时候,万里无云,一眼望去,可以是百公里以外;若无晴,这里随时都会有“云里雾里”的感觉,飘渺如仙境。

在殿前的院子内,摆放着一口巨大的铜钟:大般若钟,钟上刻有铸钟缘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文殊菩萨的无尽大愿以及四皈依、诸佛菩萨名号、心咒等文字。

翠岩峰上风光好,见闻吉祥演教寺

龙翻石传说:中台顶巨石堆积,色灰白、棱角分明,被称为龙翻石。传说是文殊菩萨从东海老龙王那里取来歇龙石,老龙王的五个儿子追到五台讨还,挥舞龙爪,在台顶上乱翻乱挖形成的。盛夏农历六、七月登上台顶,满目碧翠生辉,特别在雨过天晴之后,石面望去碧翠欲滴,仿佛是巨块的翡翠,因此中台称翠岩峰。

翠岩峰上风光好,见闻吉祥演教寺

三、翠岩峰上风光好

中台距台怀镇直线距离虽只有10公里,但环山路却有30余公里的路程。较其他一些寺庙较为偏远,于是也导致山上人迹较少,动植物都处在一个原生态的环境之中。

翠岩峰上风光好,见闻吉祥演教寺

登上翠岩峰,虽正值正午时分,但山上山风呼啸,极度寒冷。向四周远眺,天接着山,已经和山融成了一体。层层叠叠的高山消融在云雾之中,给人一种人在云中游的感觉,如中国山水写意画中笔锋间渐变的水印般美丽。向山下望去,则可以看到山中谷底的各寺庙,如低头欣赏盆景一般,真是妙趣横生。

演教寺伫立在翠岩峰上,寺前的一座覆钵式砖塔据说始建于唐代,内有唐代高僧带回的舍利子,象征着佛法的弘扬。演教寺内的五间石窑洞中供奉着“孺童文殊菩萨”,菩萨含笑而视,笑看众生,神圣而庄严。

翠岩峰上风光好,见闻吉祥演教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