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正義”兩會網絡訪談

“看得見的正義”兩會網絡訪談|檢察機關傾心呵護民生民利

全國兩會期間,最高檢新聞辦公室聯合10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組織開展“看得見的正義”兩會網絡訪談。在3月7日的訪談中,最高檢相關業務廳局負責人圍繞“傾心呵護民生民利”這一主題,就檢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傾心呵護民生民利的有關情況與大家在線交流。

“看得見的正義”兩會網絡訪談|檢察機關傾心呵護民生民利

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廳長 張志傑

利用大數據拓寬兩個"專項活動"監督案源渠道

“在拓寬監督線索發現渠道方面,專門強調要利用 ‘大數據’分析等手段,通過 ‘大數據’分析、網絡媒體等多種渠道發現線索。”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廳長張志傑接受採訪時說。自2013年起,最高檢以專項立案監督活動的形式,連續五年集中力量,重拳打擊破壞環境資源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數據顯示,2017年,在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中,經檢察機關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5015件6165人,件數、人數同比分別上升39%、40%。

“2017年初,最高檢下發的兩個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工作方案提出了六個方面的工作措施,除了要堅持過去行之有效的現場督導和掛牌督辦、充分發揮檢察一體化優勢、加強與公安機關、行政執法機關的協作配合外,還提出了三條有創新性的工作措施。”

張志傑介紹,全國檢察機關在兩個“專項活動”中突出監督重點,緊盯問題嚴重的案件、領域、區域,專門提出重點加強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空氣、水、土壤等領域的監督工作,尤其是京津冀、長三角、東三省、長江流域等重點區域的監督工作。

“在拓寬監督線索發現渠道方面,我們還專門強調要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手段,通過 ‘大數據’分析、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與公安機關的刑事案件信息共享機制、網絡媒體等多種渠道發現線索。”張志傑說,各級檢察機關主動會同公安機關、有關行政執法機關對重點區域、領域開展排查,尤其對受汙染的河流、湖泊、水庫、土壤、空氣及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損害的區域等要倒查汙染源,摸排案件線索。“我們還設立網絡媒體觀察員,關注破壞環境資源、危害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的輿情,發現監督線索。”張志傑表示。

開展兩個“專項活動”中,檢察機關堅持辦案數量與質量兩手抓,在積極爭取監督辦案規模整體穩中有升的同時保證案件質量。“處理好類案與個案、大案與小案的關係,既要辦好一個案件,又要加強對類案的監督,解決類案背後隱藏的深層次問題、系統性問題;既要重視辦理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小案,也要善於從小案入手,辦理一批有震動、有影響的大案,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張志傑說。

“看得見的正義”兩會網絡訪談|檢察機關傾心呵護民生民利

最高檢民事行政檢察廳廳長 胡衛列

加大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力度守護美麗健康中國

清新的空氣、潔淨的水體、優美的環境、安全的食品藥品等,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此,在檢察工作中,我們聚焦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建設,加大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力度,守護祖國的綠水藍天,保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最高檢民事行政檢察廳廳長鬍衛列表示。

“2017年,我們還重點參與了土壤汙染防治行動專項監督活動,督促相關行政機關依法正確履行職責,嚴厲打擊汙染土壤等環境違法行為。”胡衛列介紹,根據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實施方案的要求,部署江西、貴州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作用,確定各自辦案重點,更好服務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維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檢察機關積極履職,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為突出辦案重點,最高檢印發《關於加大食藥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力度的通知》,要求各地檢察機關重點關注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等問題以及監管方面存在的不作為、亂作為等行政違法行為。在山東、吉林等地部署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專項監督活動,吉林省檢察院辦理了全國首例食品安全領域支持起訴案件。

“河北、江蘇、河南等地檢察機關敏銳抓住熱點輿論背後的案件線索,在山東非法經營疫苗事件發生後,積極督促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監督、衛生管理等部門對本地疫苗購進渠道等進行徹底清查。”胡衛列說。

“看得見的正義”兩會網絡訪談|檢察機關傾心呵護民生民利

最高檢控告檢察廳廳長 許山松

創新便民舉措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最高檢控告檢察廳廳長許山松表示,檢察機關控告檢察部門始終把便民利民、為民辦實事作為工作主線,不斷拓展服務群眾渠道,創新服務群眾方式,提升服務群眾工作水平,陸續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新舉措,使檢察服務更加人性、快捷、便利,更加符合新時代新要求。

積極推進網上信訪信息系統建設與應用,也是檢察機關在便民服務方面推出一項新舉措。

據瞭解,全國檢察機關網上信訪信息系統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四級檢察院所有信訪渠道、信訪業務、工作流程全覆蓋,推動信訪業務標準化、處理流程透明化、統計分析智能化、過程監督社會化、工作管理信息化,實現了網上受理、網上流轉、網上答覆、網上管理,推動法治信訪、責任信訪、陽光信訪。

2017年3月11日,全國檢察機關網上信訪系統子模塊“人民檢察院網上信訪大廳”完成建設,並率先在最高檢投入試運行。目前,網上信訪呈逐步上升趨勢,方便了群眾。對此,許山松表示,開通網上接訪,目的就是要減輕群眾奔波勞累之苦,減少群眾訴累;做到真正“敞開門”接訪,構築群眾訴求不出門的“陽光道”。

“一些地方已實現應用常態化,有條件的檢察院還將觸角延伸到派駐檢察室、流動檢察室,實現檢察監督和法律服務全覆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許山松說。

“看得見的正義”兩會網絡訪談|檢察機關傾心呵護民生民利

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廳長 尹伊君

努力實現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常態化

“2014年至2017年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國家司法救助申請41009件,實際救助36876人,發放救助金3.5億餘元。”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廳長尹伊君介紹了檢察機關落實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工作情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健全國家司法救助制度。2016年8月,《人民檢察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細則(試行)》出臺。該細則明確規定了檢察機關進行國家司法救助的對象和範圍、救助的方式和標準、救助工作的具體程序、救助資金保障和管理,以及救助工作中違法責任追究等,涵蓋了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的主要方面。

“細則規定滿足了救助工作的客觀需要,對檢察機關做好今後一個時期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發揮了承前啟後、理念引領、規範指導的重要作用。”尹伊君介紹, 全國檢察機關積極順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權益保障新期待,努力實現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常態化。2014年至2017年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國家司法救助申請41009件,實際救助36876人,發放救助金3.5億餘元。檢察機關開展的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得到了有關方面的充分肯定。

“為推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我們進一步細化了救助條件,增強細則可操作性,同時進一步健全救助程序。”尹伊君介紹,地方檢察院成立了以檢察長或分管院領導為組長,控申、偵監、公訴、未檢、執檢、民行等業務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國家司法救助小組,將司法救助工作貫穿到各個辦案環節,對符合救助條件的當事人,及時告知權利,及時受理救助申請,實現了檢察機關內部救助工作的無縫對接。

此外,各地檢察機關還注重加強與法院、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門銜接,充分發揮各單位扶貧解困的作用,初步形成了司法救助、政府救助、社會救助整體聯動的工作格局,進一步提升了救助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