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年来最强房改,满足这些就能6折购房,看看是怎么回事?

20年前,中国开启住房改革,正式有了“商品房”。20年后,深圳推出了“第二次住房改革”。这么大一个名头,究竟能给我们老百姓带来多少实惠呢?今天小司给大家来分析一下。

户籍属性、收入水平、专业人才,是这次深圳居民住房需求的三个关键词。

文件名字比较长,《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这个意见稿,将住房分为市场商品住房、政策性支持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型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三大类,计划到2035年,深圳新增建设筹集各类住房共170万套。

这三大类各自的占比分别是:

深圳20年来最强房改,满足这些就能6折购房,看看是怎么回事?

从上图可以看出,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总量不少于100万套。

总结来说:

1、到了2035年,只要符合一般购房条件,能买的商品房只有40%了。

而其余60%的房子专门提供给本科毕业生、本地贫困户、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人员。

2、深圳现有的限购限贷政策不变。

01

核心看点

从计划趋势上来看:

到2035年,带有补贴人才和贫困户的福利性的房子占60%。

从计划住房的供给形式来看:

除了公共租赁住房只租不售,计划住房中大都有“可租可售、租售同步”的属性。

深圳20年来最强房改,满足这些就能6折购房,看看是怎么回事?

02

解读:房改计划三步走

1、实际上,深圳的“人地矛盾”已经越来越明显,计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新增170万套住房,值得重视!这相当于安置680万“新深圳人”。

这个房改计划分三步实施,

第一阶段,2018年到2020年,筹建42万套房子,人才房安居房和公租房不少于25万。

第二阶段,2021年到2025年,再建45万套,保障类房子还是不少于25万套。

最后一个阶段,2026年到2035年盖83万套,各类保障房不少于50万套。

深圳20年来最强房改,满足这些就能6折购房,看看是怎么回事?

当地的住房和建设局是怎样解决的呢?

以核心市区为中心,以城铁为纽带,向惠州、东莞逐渐扩张建设,以租为主、以售为辅的福利住房改善计划。

2、但是,“租售同权”上,深圳这次改革没有任何突破。

只解决了住的问题,但在“新深圳人”的户籍权、教育权、产权等问题上,还在探索之中。

深圳20年来最强房改,满足这些就能6折购房,看看是怎么回事?

趋势:租房时代来了

非市场化的住房多了,市场化的需求自然就少了。

通过“租售并举”再到“租售同权”,这次深圳的“二次房改”计划会间接推动空置房产的购置速度和使用效率的提升;

达到房产租赁、销售与供应的平衡;

摆脱北上深等核心城市因购房摇号、户籍审批制度,导致买房、售房成交量持续缩小而房价徘徊的局面。

所以,小司认为,租房时代的正式来临了!

拥有“租金”收益权的证券化资产将会兴起!

各大城市“租售并举”,“租房”政策的目标首先要解决各种人群“住”的问题,而附加在房子上的“权”则成为调节供需、平衡人才结构的一个有效抓手。

在资本市场体现出来的就是“租售同权”属性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如图:2018年开始新增租金收益权的证券化理财产品

深圳20年来最强房改,满足这些就能6折购房,看看是怎么回事?

因为,租赁地产拥有两大特性:

第一、租金收益低,但现金流稳定,并且可期;

第二、核心城市的房地产保值的预期。

但现阶段,债券违约可能比较多,建议大家不要直接去投房地产债券,最好选择一些有公信力的小额分散标产品适度投资。

比如:

部分优质P2P平台推出的“小额分散标的”,相对来说,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和预期收益。

为什么?因为有三大限制:

1、利率市场化——只有让金融机构差异化竞争,才能有各种理财产品的活跃。

2、人民币国际化——以美国的经验为例,美元出海回流,大多购买本国的证券化产品长期来看,海外人民币资产的回流应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3、租售同权,尚未迈出真正步伐,以户籍制度为区分的各项城乡差别必须从经济上解决。

以今年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来看,不同房屋产权和身份户籍差别正在慢慢缩小......

致读者:

此外,由于精力有限,只能选择部分留言早或者比较典型的问题予以回答,敬请读者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