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殺了“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的理由是什麼?為什麼非殺不可呢?

曾傳新

《馬邑之戰失敗,必須有人承擔責任,王恢難逃其責!》

“馬邑之戰”,是漢武帝對匈奴戰略的轉折點,對匈奴的防守戰略,改變為對匈奴進攻戰略。漢朝以邊塞重鎮“馬邑”為誘餌,聚集漢軍主力30萬,試圖殲滅匈奴單于10萬騎兵。但是由於大行令王恢和間諜鉅商聶壹的“百密一疏”,造成“馬邑之戰”行動洩密,導致包圍殲滅匈奴主力的戰役“功虧一簣”。

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了,漢武帝全面掌控軍政大權,開始著手改變對匈奴的“防守戰略”。一個經常出入匈奴的漢族大商人聶壹,找到了當時的大行令王恢,出了一個天大的主意。以囚犯的頭顱假冒“馬邑令”的頭顱,由聶壹向匈奴單于詐稱“馬邑反叛”,誘使單于率匈奴主力前往接受“馬邑”,漢朝埋伏重兵聚殲匈奴主力。

王恢和聶壹將計劃上報給漢武帝,漢武帝覺得計劃可行,著令王恢具體實施該計劃。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派出五位將軍連同車騎步共三十萬在馬邑設伏。這五位將軍是衛尉李廣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輕車將軍,大行令王恢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將軍,御史大夫韓安國護軍將軍。各位領軍都隸屬韓安國,約定在單于進入馬邑時縱兵出擊。

當匈奴單于率領10萬騎兵,殺氣騰騰的奔向馬邑時,在馬邑城的外圍“只見牛羊不見人”,單于遂命人攻佔一個哨所,經過審訊後得知30萬漢軍埋伏在馬邑附近,準備聚殲匈奴主力。單于隨即命令大軍後退,逃出了漢軍的包圍圈,“馬邑戰役”功敗垂成,原因是保密工作出了問題,漢朝馬邑方面“上自將軍、下到士兵”,全都知道這件事。

馬邑之戰失敗後,漢朝軍民上下沸騰,必須有人為這次巨大軍事行動失敗承擔責任。那麼,承擔責任的人選有三個,漢武帝、王恢、韓安國。漢武帝是漢朝的最高統帥,是“馬邑戰役”的決定組織者;王恢是這次戰役的具體策劃實施者;韓安國將軍是這次戰役的指揮者。

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講,都不能讓最高統帥漢武帝承擔責任。做為戰役的軍事總指揮韓安國,沒有明確的失誤和責任。

作為策劃人和具體實施者王恢,沒有做好保密工作是有責任的,在組織馬邑設伏的時候,除個別高級將領外,不應該讓普通士兵和百姓知道,結果馬邑城的老百姓全跑了,導致馬邑假兵變出現反常現象,被匈奴人識破戰役意圖。王恢被漢武帝“正法”,聶壹下落不明。後來,張遼自稱是聶壹的後裔,為躲避“馬邑之戰”的罪責,不得不改姓為張。


冷清先生

漢武帝16歲登基,一改文景帝求和的主張,積極備戰。公元前133年,馬邑(今山西朔州)有個與匈奴做貿易的大商聶壹,找到大行令王恢,建議由自己出面聯繫匈奴高層,借死囚頭顱代替馬邑縣令頭顱懸掛於城頭,假稱自己殺了馬邑縣令投誠,要把馬邑獻給匈奴。匈奴人貪婪,一定會來。漢軍只需埋伏四周,等匈奴大軍一到,就可關門打狗。

所以漢武帝朝會之上鮮明的表明了自己要主動攻打匈奴的態度。以御史大夫韓安國為首的主和派堅決不同意,說匈奴不好打,打不得,打無用。因為匈奴是個遊牧民族,善於騎射,搶了物資就跑。我們是農耕文化,打他們找不著他們大本營;就算找到了我們也是疲憊之師;找到打贏了我們也不會去放牧。況且,頭年我們還剛和匈奴和了親,當初高祖劉邦也是這麼做的。

以王恢為首的主戰派堅持匈奴不守盟約,侵犯邊境,當年太祖劉邦之所以不打他們,是因為百姓經受常年征戰,不忍百姓再受苦,現在時機成熟,必須給匈奴迎頭一擊!

最後漢武帝採用了王恢的建議。派了韓安國,李廣,公孫賀等將軍帥30萬兵馬埋伏於馬邑四周,王恢帥3萬兵馬襲擊匈奴輜重,靜等匈奴大軍進漢軍包圍圈。


匈奴的軍臣單于得了聶壹的信,率領10萬大軍來搶掠馬邑。半路俘虜了漢雁門尉史,魏史怕死,將計劃和盤托出。軍臣單于大驚後大喜,下令馬上撤退。最早得到單于撤退消息的是王恢,但他考慮自己的3萬人打匈奴10萬人,肯定要戰敗,所以畏戰不出。

漢武帝知道後大怒,把王恢收監。王恢花重金找了當時的丞相,也是漢武帝的親舅舅田蚡來說情。田蚡找了自己姐姐王太后,王太后找漢武帝說情,大意是殺了王恢正讓匈奴人看了笑話。

當時漢武帝登基也不久,先有竇太后把持朝堂,現在又有自己的母親王太后的掣肘,本來心裡就對王太后逆反。而且對於一個22歲的年輕皇帝來說,推翻前幾代皇帝的對外政策和多數大臣的建議,堅持來打這場戰,一無所獲,心中怒氣可想而知,所以拒絕了王太后的請求。王恢在獄中聽說此事,自盡而亡。


“馬邑之圍”的計謀如果能成功,確實是一場所費人力物力極少,但效果很好的戰役。可惜大事不秘,敗於一小小魏史之手。但是也是從這裡開始,漢匈再無和親的可能,正式拉開了漢匈大戰的序幕。


如是說歷史

中國人常說“人命關天”,“上天有好生之德”,成康之時更是刑措不用凡40餘年,所以中國古代以“親親”、“親賢”治國,就此形成了人情社會,都是炎黃一系,名號不同而已,即使是改朝換代也沒有對前朝貴族斬盡殺絕。

在統治集團內部,權力是話語權的保障,對權力的分化和爭奪,會使得事情遠沒有是非黑白這麼簡單明顯,一些人稀裡糊塗的被捲進政治鬥爭的漩渦,然後稀裡糊塗地死了。漢武帝時的大行令王恢就是如此,只是他要好一些,因為他的政治覺悟,使得在他臨死前悟到了他被判罪的真正原因,可算是死的明白了。

(沒錯,你就是王恢)

王恢究竟有沒有可能免於一死?是有可能的。然而王恢卻自己堵死了生路,可謂是不作不死。如果王恢在獄中兩耳不聞窗外事,沒有積極走動關係,興許還有生機。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是因為對匈作戰背後,是漢王朝的權力的再分配,裡面涉及到複雜的權力鬥爭。王恢的大行令職務,只是一個“外交部長”,平時只負責處與四周蠻夷的交往事物,昧於漢武帝時期的西漢朝廷的政治態勢。

漢高祖劉邦開國,是誅除暴秦,底定天下,以不世之功被眾多諸侯王共同推舉為帝的。這種推舉意味著漢朝在高祖時代不具備實現封建專制帝制的可能,漢朝與其他諸侯國處於賓客之禮的關係。所以劉邦據關守河,守內虛外,把關中平原經營成自己的大本營,並在誅滅異姓諸侯王后,分封同姓諸侯王往各地鎮守。在朝廷裡,漢高祖劉邦設計了三權制衡的權力方案:外戚(皇權扶持起來)、功臣集團互相制衡,雙方誰都難以做大,都必須依靠皇權來扳倒對方;為避免鬥爭失衡,形成權臣架空皇權的局面,再設置外藩宗室使之投鼠忌器。功臣集團與外藩沒有利益關係,只能依託於皇權與外藩再形成權力制衡。

(漢代分封圖)

這一體系運轉了60多年,在漢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然而,漢朝中央政府並沒有借平亂勝利改弦更張,走中央集權的道路,依然在權力制衡的道路上亦步亦趨。直到公元前141年,漢武帝登基,這樣的權力局面依然沒有改觀。

這種“三權制衡”的政治局面,使得漢朝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也使得皇權被限制,形成了類似後世“小政府、大社會”的治國思想路線,即是崇黃老之道,與民休息。這種治國策略使得漢朝初年經濟得到快速的恢復和發展,民間日漸富庶。然而,中央政府的乏力,使得社會資源的組織和調度的效率很低,不利於政府進行重大的決策,比如對外戰爭。

漢朝皇帝的權利被限制,使得漢武帝在登基後的7年時間裡,只能在上林苑打獵,做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虛君”。中央權力集中在竇太后為首的外戚集團手中,有過一段時間,漢武帝的太子位都不穩固,在梁王去世後才得到了竇氏的支持。竇太后去世後,原有的外戚集團一時群龍無首,漢武帝趁機讓自己的孃舅田蚡上位,壓制原竇氏勢力,初步收回了部分皇權。然而,讓漢武帝始料不及的是竇氏的權勢被遏制,王太后周圍又再次形成了新的外戚集團。

兩個集團都掌握著財富和勢力,都能對當時的漢武帝的皇權造成威脅。那麼,在什麼情況下,中央最容易把分散的權力集中起來?

答案是:以大義的名義發動戰爭。

(佔領道義制高點)

大義所在,是為權力基礎。皇帝是戰爭的總負責人,在大義面前,外戚都要服從皇帝的意志,不然就會被設計為叛國罪、貽誤軍機等罪名削除職爵;戰爭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到財政、吏治、軍事、糧草等各個方面,只要皇帝不假手於人,這些物資和人員調度的權力就都會集中在皇帝手裡,皇帝也就達到了借發動戰爭以實權的目的。

(漢武帝即位時疆域)

所以,漢武帝一開始先大造輿論,拿出半個世紀前匈奴單于寫給呂太后的侮辱信入手,在民族大義上把阻撓戰爭的言論壓下去,佔住了道德制高點。然後令大行令王恢設伏於馬邑,調大兵30萬雲集前線。相應的,不管是丞相、太尉還是朝廷其他官員,都要直接向皇帝彙報。在戰爭結束後,這些因為戰爭而設置的機構和彙報關係不會立刻解除,國家政治體制就會在無聲無息中轉向到中央集權。

如果馬邑之謀一戰成功,漢武帝就將取得前線軍事、後方政治兩個戰場的勝利,作為一個想有所作為的君主,漢武帝不想做“虛君”,因此對此事十分重視。

雖然有漢朝前期60多年的隱忍蟄伏,還做了很多誘敵之計,但畢竟是30萬人馬,難免百密一疏,在最後關頭,匈奴單于察覺異樣,即刻退軍,倉皇撤退。在伏擊戰中王恢負責軍事部分是攻擊匈奴人的輜重,可是匈奴全軍未損,10多萬騎兵大隊整建制通過王恢防區,已有戒備。從伏擊戰的角度看,已經失去了突然襲擊的意義。

(馬邑之謀)

後世的李定國在磨盤山設伏,也遇到過同樣的情況,在最後關頭洩密,吳三桂大隊人馬即刻撤出埋伏圈,並掃蕩明軍埋伏地域。李定國左右沒有等到吳三桂清軍,見到前方火起,情知不妙,只好就地發起攻擊,把一場伏擊戰打成了攻堅戰,吳軍和明軍都傷亡慘重。

如果王恢此時率軍襲擊匈奴,也會面臨與李定國磨盤山之戰同樣的局面。王恢為穩妥起見,擔心一下子折損太多兵士,會影響皇帝對匈奴作戰的意志,因此在猶豫中錯過了戰機。前前後後籌備了經年之久,30萬大軍勞而無功。回師後,王恢被下獄。

此時,之前因皇帝發動戰爭被削除權力的外戚集團就此擁有了反對戰爭的理由,所謂“與匈奴打仗就是跟自己的影子作戰”之類,其真實目的,是將皇帝借戰爭收去的權力再奪回來,他們甚至因此形成了龐大的同盟軍,向皇帝施加壓力。

漢武帝十分清楚他們的意圖,他們反對戰爭是假,反對漢武帝集權是真。他們否定戰爭決策的正確性,是要在發動戰爭的權力上要挾漢武帝,使之不能再借戰爭之名行削權之實。漢武帝沒有跟著這些權臣們的思路走,他攬下戰爭決策的責任,併力保發動戰爭的道義不失,與權臣做針鋒相對的鬥爭。漢武帝自己為馬邑之謀代言,已經到了赤膊上陣的地步,群臣要是再敢反對,就等同於與漢武帝攤牌。也即是說,馬邑之謀失敗的那一刻,朝堂上政治鬥爭就開始了。

(漢武帝在政治戰場上縱橫捭闔)

在王恢被羈押期間,漢武帝連行改錢法、疏通河道法等三項決議都在廷議中被否決了,漢王朝在權力鬥爭中再次朝向黃老之道轉向了。黃老之道的意思是,漢武帝就要再回上林苑打獵,將國政悉數委託給這些朝臣。

如果此時王恢在獄中與漢武帝同聲連氣,堅定對匈作戰的正義性、必要性,寫奏摺申明自己的貽誤戰機的罪過,深刻檢討自己不敢放手一搏的心理(給那些反戰爭的群臣上課),幫著漢武帝把想說而不能說的話都給遞出去,如此會讓漢武帝赤膊上陣時,不至於這些孤單。如此,漢武帝出於保存政治盟友的考量,會將他樹立起一個漢朝人畏戰、怯戰,卻知恥而後勇的榜樣,容他戴罪立功。

可是,王恢卻行賄于田蚡等人,使得外戚集團有充足的口實來攻擊漢武帝的對匈戰爭的決策。如果王恢在此時被釋放,那麼今後漢武帝就再難有發動戰爭的合法理由。因為權臣會說:當年馬邑之謀,空費大兵30萬毫無所得,聖上不知兵,自取敗之道也。這等於是絕了今後漢武帝再借戰爭之名集權的路,怎麼能夠容忍?在政治角度上,王恢這種做法,等同於投敵叛變,性質相當惡劣。可以說,王恢先輸在了戰場沒有亮劍,又輸在政治上立場不夠堅定。所以,當他想明白這一層後,自語說:自己花錢買了個死。是夜,王恢自盡於獄中。

(廷議輿論紛紛)

王恢之死,確立了漢武帝對維護髮動戰爭權力的堅強意志,此後漢武帝行借力打力之法,最終得以集權。漢武帝后期的丞相的權力已經被限制到很小,朝政權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在藩國問題上,漢武帝再“推恩令”,打擊地方豪強,使得中央的能量遠遠大於地方。經濟上,重用桑弘羊實行國進民退的經濟措施,大行搜刮之法,充實國庫。執政理念實為法家,然而法家的稜角過於鮮明,外以儒家飾之。此後,漢朝貫徹的“外儒內法”的政治道路為歷代所模仿。


而知而行

簡單來說因為王恢的畏戰導致漢武帝精心計劃的馬邑之圍無功而返,為了殺一儆百,王恢不得不被迫自殺。

具體來說就是漢朝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時期,已經有了和匈奴相抗衡的條件,而漢武帝當時正是年輕氣盛,渴望一掃屈辱,建立不休功業的年紀,這時王恢建議漢武帝趁著匈奴派遣使者前來求和親的時機,給予匈奴打擊。最終漢武帝聽從了王恢的建議,在馬邑城伏兵30萬靜待匈奴的到來。結果消息走漏,匈奴沒有進入伏擊圈,便撤退了。

而王恢作為進攻匈奴輜重的主力部隊,在聽聞匈奴撤退後,考慮到自己的3萬兵力也不是匈奴的對手,於是也自作主張的撤退了回來,最終一場精心策劃的伏擊戰,以夭折告終。

漢武帝得知後氣的要命,認為是王恢的臨陣脫逃才導致這場伏擊戰的無疾而終,於是讓人審判王恢的罪行,審議結果王恢畏敵觀望,應判處死刑。王恢則辯稱是為了給漢朝保存3萬精兵,另外他還賄賂田蚡以求漢武帝的寬恕,可惜漢武帝依舊不肯饒恕他。

在漢武帝看來,自己方準備那麼多錙銖,那麼多兵力,本以為可以揚眉吐氣,結果到好一點成果都沒有取得,為了防止再出現這種臨陣脫逃的情況,漢武帝決定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王恢必須死。

王恢作為這場戰役的發起者,最後又因他之過,導致馬邑之圍伏擊戰失敗,因此不論怎麼說他都有罪過,認清事實的王恢為了不被漢武帝處死只能選擇自殺。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謝頭條!馬邑之圍是漢朝放棄懷柔政策、主動對匈奴採取軍事行動的第一仗,是役漢朝調動幾十萬大軍,採取誘敵深入戰術,意圖對來犯馬邑的匈奴十多萬軍隊進行合圍全殲,不料作戰意圖被匈奴單于識破,在沒有進入伏擊圈的情況下,匈奴軍隊便向北撤去,被在此役主要負責襲擊匈奴軍隊的淄重給養分隊,並負責紮上口袋,切斷匈奴軍隊敗逃退路的大行令王恢遇到,王恢以匈奴軍隊沒有進入伏擊圈、自己三萬人馬難以抵擋匈十多萬軍隊為由,沒有對匈奴軍隊進行阻擊,被漢武帝以怯戰畏敵斬首示眾。

作為皇帝,當然有斬殺大行令王恢的諸多理由,我想主要是為了告誡全軍將士,在遇到人數上多於自己的匈奴軍隊時,怯戰畏戰甚至不戰或逃跑,其結果只有死路一條。

在事關軍隊打勝仗問題上,是沒有任何迴旋餘地可講的,漢武帝斬殺王恢無疑是正確的。如果大家都象王恢一樣,遇到匈奴軍隊都不戰和放過的話,今後漢朝軍隊怎麼才能戰勝強悍的匈奴軍隊?又有誰象李廣那樣面對數十倍於自己的敵人敢拔刀亮劍?

治軍必嚴,治將更要嚴。王恢雖然在執行馬邑之圍任務時沒有違反任何規定和紀律,但他面對逃跑之敵放而不打,本身就是一個領軍之人最大的恥辱,漢武帝就是漢武帝,如果他在治軍治將問題上心慈手軟,和一般人一樣見識,那他就不是千古一帝漢武帝了。

事實證明,慈不掌兵。放掉了一個王恢,漢朝很有可能就有一百個王恢站出來,到那時,恐怕我們大家又在怪罪漢武帝治軍不嚴了。所以,為了治軍,有時不需要太多的理由。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