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獻陵前面為何有座“遮羞山”

明十三陵——獻陵位於長陵西側一華里的黃泉寺山下,埋葬的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和其皇后張氏。獻陵規模較小,規格寒酸,建築佈局也與其他各陵有很大的不同:恩殿和明樓兩進院落被一座小山隔開,切割成了兩塊,互不連屬。

明十三陵——獻陵前面為何有座“遮羞山”

獻陵

山前的以恩殿為主,山後的以寶城、明樓為主。民間傳言,隔開兩院的這座小山叫作“遮羞山”。堂堂皇帝為何需要遮羞呢?

原來民間傳說,明仁宗朱高熾為太子時,每日在宮中游蕩。當時,宮中規矩是凡夜晚宮中妃子門口掛紅燈,太子可以進入;若是掛綠燈,則表明長輩在內,太子不得進入。

一天晚上,朱高熾遊宮,看見一樓內窗欞上掛著紅燈,便喝退侍從,徑直入樓。等他寬衣上床後,卻見床上竟是姨娘!此事在皇宮裡譁然,有的說太子對其姨娘早有此意,當夜是太子事先將姨娘房中的綠燈摘下換成紅燈的;有的說姨娘對太子早已有情,是她親自摘下綠燈,換上紅燈的。

明仁宗登基後,為了保持天子尊嚴,對天起誓,矢口否認,說如果有此事,就讓龍把自己吃掉。不料此話一出,金鑾殿上真的有一巨龍飛騰而下,一口將明仁宗吞下,大臣們急忙救駕,卻只搶下了一隻靴子。

嗣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只好將父親的靴子葬入陵中為了遮掩此事,明宣宗朱瞻基特意把真正的陵體安排在這座小山之後,使石碑殿堂與明樓寶頂互不能見,意在以小山將父皇仁宗與其姨娘之醜行遮掩。所以這座小山叫作“遮羞山”。

事實上,據文獻記載,這座小山的真名叫作“玉案山”,這座陵墓的建造形制實則也與風水相關。皇家園陵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選擇“龍脈”,這起伏的山丘就是“龍脈”的象徵。獻陵建造時,因這座小山從左延伸而來,是獻陵的龍砂,因屈曲環抱陵前,又是獻陵的近案,當論內明堂格局。在風水信條中,龍砂是不可損傷的。所以這座小山便作為“龍脈”而完好地保存下來,史書上稱為“玉案山”。

但正因為這龍脈風水,這座小山,反而給這位仁宗皇帝蒙上了一層不白之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