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寶貝:你同孩子說話的腔調和語氣合適嗎?

你同孩子說話的腔調和語氣合適嗎?

孩子興沖沖地跑回家:"媽媽,我想把在學校發生的所有事告訴你!"

媽媽:"你說,你說,媽媽聽著呢!"

孩子:"我們班的小帥又把新來的女老師氣哭了。"

媽媽:"噢!"

孩子:"小明和強子打架被老師罰站了。"

媽媽:"噢!"一邊說,一邊還在廚房裡不停地忙碌著。

孩子繼續:"我們要發新書了!"

媽媽:"知道了!"

孩子有點不耐煩:"媽媽,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講啊!"

媽媽:"聽著呢,都聽見了。"

孩子:"那就給我複述一下。

媽媽:"我現在忙著呢!"

孩子:"算了,我也不跟你說了,你好像一點也不關心,我回屋了!

關愛寶貝:你同孩子說話的腔調和語氣合適嗎?

很多父母由於沒有學會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用一些孩子不喜歡的聲調,說一些違反自己本意的話,結果和孩子產生了不必要的衝突。沒有哪一位父母想要讓孩子傷心,也沒不有哪一位父母會對自己說今天只要有可能,我就要讓孩子下不來臺",只不過有的時候沒有注意罷了。

有很多父母,在動怒的時候往往口無遮攔。因為他們覺得,對自已的孩子,他們完全有資格罵,所以多難聽的話都能說出來。有時覺得說得越難聽,越能提醒孩子注意。哪裡想到,許多話是會造成嚴重後果的,絕對不能說出口。例如:

"給我滾!就當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

"你以為你是誰,你可是我養大的!"

"你簡直一無是處!"

"你很討厭!"

"養個你這樣的孩子,我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了!"

諸如此類的話對孩子都是一種"威脅"。孩子聽到,心裡會怎麼想?也許這話會讓他感到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是個累贅,可又無力改變這個現實。這種矛盾的心理會讓孩子惶恐和無所適從。這樣的情緒壓抑得太久,必定會化為憤怒,總有一天會爆發出來。那時,很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作為父母,要想讓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見,使教育達到一定的效果,必須學會與孩子對話,必須注意和孩子對話的口氣。

關愛寶貝:你同孩子說話的腔調和語氣合適嗎?

女父母與孩子交談可以採用以下方式:

誘導式:通過循循善誘,使孩子增知增智,獲得樂趣,加深感情。

協商式:對孩子採取平等的態度,尊重孩子的人格,通過協商和討論,啟發孩子動腦筋想辦法使孩子積極參與交談。

說理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當不贊成孩子做什麼的時候,應解釋原因,說明道理,並使孩子理解。當孩子做錯事時,幫助核子分析原因,指出可能造成的危害,使孩子心服口服。

在與孩子交談時,父母應注意自己的態度,注意與孩子說話的

調和語氣。

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平等對待孩子

要從平等的地位出發,不擺父母的架子。在心情好的時候要這樣,在心情不佳或被頂撞的時候更要注意態度。

2要以孩子為中心

要以孩子關心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談,當然,有父母和孩子都感興趣的話題更好。父母與孩子以這類話題交談最容易溝通,也便於父母掌握孩子的思想動向。

3要有足夠的耐心

有些問題孩子不一定能很快理解,父母要耐心幫助孩子慢慢認識。

關愛寶貝:你同孩子說話的腔調和語氣合適嗎?

總之,只要父母掌握了與孩子交談的藝術,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