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年间的一场抗日援朝战争,换来东亚地区300年的和平局面!

万历朝鲜战争(1592年—1598年),又称万历朝鲜之役、万历援朝战争(朝鲜称:壬辰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の役),指明朝万历年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因在农历壬辰年(1592年)爆发而得名,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之一。这场战争由日本关白(官称,类似首辅的称呼)丰臣秀吉在1592年派兵侵略李氏朝鲜为开始。而日本出兵朝鲜的原因,其主要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分封不均的不满并为削弱各个诸侯势力,决定对朝鲜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土地。再以朝鲜为跳板,最后占领并统治中国,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针对中国的领土扩张战争,也是日本“虎视大陆野心”的第一次军事实践。

丰臣秀吉(1536—1598年),原在战国大名织田信长(日本“战国”时代势力强大的封建领主)部下为将,因屡建战功,渐受重用。本能寺之变后,在织田信长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 。1585年任关白,1586年任太政大臣(相当于清朝的摄政王),1590年完成日本统一。1591年将职位让给其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阁”(相当于“国老”),改而专事“海事征讨”谋略及计划实施。

万历年间的一场抗日援朝战争,换来东亚地区300年的和平局面!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治国有方,多年战乱的日本一时间国泰民安。他见日本已经安定,遂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遂迫不及待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早在战国纷争阶段,他奉命征伐时,就说过“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1585年时更是说:“如今为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晋升,邻国在握,财富充裕,已无他求。唯望自己的名声和权势遗留后世。待日本诸事稳定后,将让日本于兄弟,自己为征服朝鲜和中华,决意渡海”。1587年他在给爱妾浅野氏的信中说:“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明)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1590年,丰臣秀吉致信朝鲜宣祖李昖,表示他有意于1592年春天假道朝鲜进攻明朝,并请予以协助。但朝鲜因久事明朝而拒绝。此时的朝鲜处于李氏王朝时期,是明朝的翻版,国内承平日久,武备松弛,而朝堂上又党争不断,互相倾轧,政治和军队日趋腐败。这恰好给日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侵略机会。

万历年间的一场抗日援朝战争,换来东亚地区300年的和平局面!

出兵朝鲜后,丰臣秀吉坐镇名护屋为统帅,宇喜多秀家担任前线总指挥,黑田长政、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兵分三路进击,并迅速攻占朝鲜京城和大片国土。

1592年5月8日朝鲜宣祖李昖仓皇出奔平壤,随后日军第一、第二、第三军团追击而至,突破临津守备攻陷开城,李昖离开平壤,再继续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并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

万历年间的一场抗日援朝战争,换来东亚地区300年的和平局面!

当时朝鲜全国八道已失,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辽东半岛义州一带尚未为日军所陷,李昖认识到若没有明朝的帮助,根本不可能光复朝鲜,因此便派几批使臣去明朝求救。朝鲜的使臣们除了向万历帝递交正式的国书外,分别去游说明朝的阁臣、尚书、侍郎、御史、宦官,甚至表示愿意内附于明朝,力图促使明朝尽快出兵援朝。

然而对于明朝而言,朝鲜的告急难以让人相信,不断地询问朝鲜战事如何,此举让朝鲜国王与诸臣一时惊惧,担心明朝怀疑朝鲜与日本同谋,想要假借向明朝求援引诱明军进入朝鲜来歼灭之。

当时也有福建海商,以到朝鲜经商时听闻的消息,回报朝廷说,朝鲜与日本同谋。李昖在得知此消息后,为了让明朝释疑,除了反复派出使臣外,也将日本威胁朝鲜的书信转呈给明朝,以表示朝鲜无二心。与此同时兵部尚书石星也秘密派遣曾经出访过朝鲜,看过朝鲜国王者,来辨别朝鲜国王的真假,辽东也遣画师前来,秘密画下国王的相貌以资辨别。

万历年间的一场抗日援朝战争,换来东亚地区300年的和平局面!

最后明朝朝廷亦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因此,不久后便答应李昖渡过鸭绿江,居住在大明领土辽东半岛的宽奠堡,正式受到明廷的保护,同时出兵援助朝鲜。明朝政府派遣的援军李如松部近5万人与朝鲜军队配合,相继收复失地,日军退缩,丰臣秀吉提出议和,第一次战争暂告结束。

4年后(1597年),不甘心失败的丰臣秀吉再次增兵犯朝,侵朝兵力达60余万,战舰近3000艘,在中朝联军全力反击下,日方损兵折将,被压缩于朝鲜南部一隅。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遗命撤军。完全掌握制海权的中朝联军水师,遂在朝鲜半岛以西海域露梁海峡设伏,予日军以沉重打击。七年战争遂以日本全败而结束。

万历年间的一场抗日援朝战争,换来东亚地区300年的和平局面!

战后不久,丰臣家族失去对日本的控制。日本真正地结束了“战国时代”,直到19世纪,经过明治维新,日本的实力才得以恢复。朝鲜从亡国到复国,付出了数十万军民伤亡的沉重代价。因此,从长远来看,万历朝鲜之役实际上起到了重新整合东亚各国政治军事力量的作用,奠定了之后三百年的东亚的和平局面。

这场战争前后打打停停7年(大多时间在和谈)。明朝方面虽胜,但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削弱了辽镇的军事实力。此战后辽镇的战斗力开始下降精锐损失殆尽。短时间无法恢复。据户科都给事中李应策统计,辽东原有兵额95000,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只有40000,也就是说减少了60%。战争后,辽东兵力之不足、防御之单薄可见一斑。这恰恰成为一些有野心的少数民族首领提供了扩展势力的良机,蛰伏已久的插汉部蒙古开始猖獗骚扰和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便是明证 。已陷入全面政治经济危机之中的明王朝,在战后不到50年便灭亡。

万历年间的一场抗日援朝战争,换来东亚地区300年的和平局面!

丰臣秀吉时代的日本,无论经济、军事、科技,皆落后于明朝,然最后竟以一人之志而图灭一数千年文明大国,并于战争之始即宣布“迁都北京”,既可见倭人之狂妄,又可见其图华野心由来已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